我心中的‘南朝六大名將’

南北朝是兩晉以後中國歷史上一個分裂時期,其間也是名將輩出,今天先來談談我心中‘南朝六大名將’。

六、南齊名將——陳顯達

我心中的‘南朝六大名將’

陳顯達,南彭城郡彭城縣(今江蘇省徐州市銅山區)人,南北朝時期南齊名將。

初仕劉宋,為前軍幢主,隨中領軍沈攸之北伐,拜濮陽太守。後追隨齊高帝蕭道成,平劉休範、沈攸之叛亂。南齊建立後,拜護軍將軍,先後擔任南兗州、益州、雍州、江州刺史。擁立齊明帝即位,拜太尉兼侍中,封鄱陽郡公。

永明五年(487年)正月,齊“荒人”桓天生與雍、司(今湖北、河南交界一帶)二州蠻族聯合起事,佔據南陽(今屬河南)故城,請魏發兵南攻,陳顯達率徵虜將軍戴僧靜等水軍開赴宛、葉(今河南西南部),雍、司諸軍均受陳顯達節度,共同討伐桓天生等。桓天生引魏兵萬餘人至泌陽(今河南泌陽),陳顯達遣戴僧靜等與其戰於深橋(今屬河南泌陽),大破魏軍,殺獲以萬計。桓天生退保泌陽,戴僧靜領兵圍攻,不克而還。不久,桓天生又引魏兵攻齊舞陰(今河南泌陽西北),齊武帝以陳顯達為使持節、散騎常侍、都督雍梁南北秦郢州之竟陵司州之隨郡軍事、鎮北將軍,領寧蠻校尉、雍州刺史,進據舞陽城,其後再次大破桓天生與魏南部尚書公孫邃等。

陳顯達為人謙厚有智計,其出人的軍事統帥能力,善於權變的處世哲學和政治才華,歷來為人稱道。

五、寒門儒將——陳慶之

我心中的‘南朝六大名將’

陳慶之,字子云,,義興國山(今江蘇省宜興市)人,南北朝時期南朝梁名將。

少為梁武帝蕭衍隨從,頗受信任。梁普通年間,任武威將軍、宣猛將軍等職,帶兵有方,善撫軍士。

梁大通元年(527年),與曹仲宗、韋放會攻北魏渦陽(今安徽蒙城)。陳慶之僅率麾下200騎奔襲,破其前鋒,又背渦陽城與魏軍相持。魏軍築13壘,陳慶之領兵夜襲4壘,迫渦陽城主王緯出降。梁軍乘勝攻破其餘9壘,俘斬甚多。大通二年(528年)十月,為飆勇將軍,奉命護送降梁的魏北海王元顥北還。次年四月,自銍縣(今宿州西南)至梁國(今河南商丘縣南),擊敗擁兵7萬、築壘9座的魏將丘大千。在考城(今河南民權東北)大敗魏將元暉業2萬人。五月,連拔滎陽、虎牢二城,長驅直入,護送元顥到洛陽(今洛陽東北)。至此,平三十二城,四十七戰,所向無前。後來,北魏重兵回師洛陽,元顥大軍慘敗,陳慶之也隨之而敗。最終,陳慶之隻身潛返江南。中大通二年(530年),在懸瓠(今汝南)破魏潁州刺史婁起等人,又在楚城(今信陽北)破魏行臺孫騰等人。大同元年(535年),與東魏堯雄交戰2次,皆失利而還。大同二年(536年),破東魏將領侯景,進號仁威將軍。

陳慶之出身寒門,身體文弱,難開普通弓弩,不善於騎馬和射箭,但是卻富有膽略,善籌謀,帶兵有方,是一位深得眾心的儒將。

四、南梁猛虎——韋睿

我心中的‘南朝六大名將’

韋睿 ,字懷文。京兆杜陵(今陝西西安東南)人,南北朝時期南梁名將。

出身三輔大姓,早年任上庸太守。南齊末年,韋睿隨蕭衍起兵,“多建策,皆見用”。南梁建立後,拜廷尉,封都樑子。天監四年(505年),督軍北伐,攻小峴城。繼而進軍合肥,引肥水灌城,大破魏軍。天監五年(506年),與曹景宗率軍於鍾離之戰中大破北魏,取得“南北交戰以來南朝所未有之一大捷”。因功進爵永昌侯。官至侍中、車騎將軍。普通元年(520年),韋睿去世,年七十九。獲贈車騎將軍、開府儀同三司,諡號“嚴”。

韋睿仁民愛物,“士卒營幕未立,終不肯舍。井灶未成,亦不先食”,一生廉潔,家無餘財。北魏人對其頗為畏懼,稱他為“韋虎”。元人胡三省稱:“梁之將帥,韋睿一人而已。”明人楊慎亦稱其為“六朝人才”之冠。

三、劉宋元勳——檀道濟

我心中的‘南朝六大名將’


檀道濟,高平金鄉(今山東金鄉縣)人,南北朝時期劉宋名將。

出身寒門,父母雙亡。參加謝玄創建的北府兵,投身於劉裕部下。隨劉裕率兵平定桓玄之亂,拜太尉參軍、唐縣男,從平盧循之亂。義熙十二年(416年),拜冠軍將軍,隨劉裕攻打後秦,披荊斬棘後秦、新蔡、洛陽、潼關;聯合王鎮惡攻克長安,滅亡後秦。宋武帝即位後,封護軍將軍、散騎常侍、丹陽尹,遷鎮北將軍、南兗州刺史,抵禦北魏進攻。宋文帝即位後,拜徵北將軍,封武陵郡公,平定謝晦叛亂,拜徵南大將軍、江州刺史。

元嘉十三年(436年),其因功高震主,為宋文帝所惱恨,最終全家遇害。

二、南陳武帝——陳霸先

我心中的‘南朝六大名將’

陳霸先,字興國,小字法生,吳興(今浙江長興)長城下若里人,南北朝時期陳朝開國皇帝。

早年擔任新喻侯蕭映(梁武帝侄子)傳令吏,受器重。大同十年(544年),廣州兵亂,蕭映被圍,陳霸先一戰解圍,受梁武帝矚目。次年,受任為交州司馬,前往交州討伐李賁等人。侯景之亂,陳霸先得知都城被圍,立即準備赴援。大寶三年三月,在建康摧毀侯景勢力。陳霸先奉命鎮守在京口(今江蘇鎮江),王僧辯鎮守在建康。梁承聖三年(554)九月,梁元帝被西魏所殺。陳霸先與王僧辯迎梁元帝第九子蕭方智至建康,準備稱帝。承聖四年,北齊派兵南向,護送貞陽侯蕭淵明即位。九月,陳霸先在京口舉兵,除去王僧辯,把蕭淵明趕下臺,蕭方智登基稱帝。陳霸先總攝梁朝軍國大事,分別於紹泰元年(555)底和太平元年(556)六月,先後擊潰北齊兩支武裝力量的大規模進犯。後進爵為公,拜丞相、錄尚書事、鎮衛大將軍,進封義興郡公,拜大傅;又進位相國,總百揆,加九錫,封陳公,尋進爵為王。太平二年(557)受梁禪稱帝。

陳霸先生逢亂世,儘管身經百戰,收拾的卻是百廢待興的江山,在位三年,任賢使能,政治清明,江南局勢漸趨穩定。其在抵禦落後勢力摧殘,維護社會穩定,恢復南方經濟,保護華夏傳統文化等方面,做出了歷史的貢獻,是中國古代的政治家和軍事家。 而且,就陳霸先治國、治軍、從政、為人的自身品格來講,更是中華民族優秀文化的傑出代表。

一、一代英雄——劉裕

我心中的‘南朝六大名將’

劉裕,字德輿,小名寄奴。彭城郡彭城縣綏輿里人,南北朝時期劉宋開國君主。

自幼家貧,後投身北府軍為將。自晉安帝隆安三年(399年)起,對內平定孫恩起義,消滅桓楚、西蜀及盧循、劉毅、司馬休之等割據勢力,使南方出現百年未有的統一局面;對外消滅南燕、後秦等國,降服仇池,又以卻月陣大破北魏,收復淮北、山東、河南、關中等地,光復洛陽、長安兩都。憑藉著巨大的軍功,總攬東晉軍政大權,官拜相國、揚州牧,進封宋王。

永初元年(420年),劉裕代晉自立,定都建康,國號“宋”。執政期間,吸取前朝士族豪強挾主專橫的教訓,加強集權,抑制兼併,實施土斷,整頓吏治,重用寒士,舉善旌賢,振興教育,並多次遣使訪民間疾苦[3],輕徭薄賦,廢除苛法,改善政治和社會狀況,終結了門閥專政的時代,奠定了南朝“寒人掌機要”的政治格局。同時派兵南征林邑國,使其全境歸附。他對江南經濟的發展,漢文化的保護與發揚有重大貢獻,並開創了江左六朝疆域最遼闊的時期,為“元嘉之治”打下堅實的基礎。史家譽之為“定亂代興之君”,也有“南朝第一帝”之稱。

劉裕對內消滅割據勢力,使南方出現百年未有的統一局面;對外消滅南燕、西蜀、後秦等國,降服仇池,又大破北魏,收復淮北、山東、河南、關中等地。正是劉裕的征伐,使黃河以南的大半個中國盡歸一統,就其軍事能力而言,絕對能稱的上是南朝第一名將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