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方方“日記”:始於謠言,終於謠言

01

歷時約兩個月,總計60篇的方方“封城日記”,今天發了最後一篇。


如何概括這麼多蕪雜、前後矛盾、滿是戾氣並且非常不通順的文字呢?


八個字:始於謠言,終於謠言。


方方的“日記”,以“殯葬館滿地無主手機”的謠言引起關注始,以造謠仍然在與死神搏鬥的梁護士已經死亡終,可謂始也謠言,終也謠言。


謠言之所以成為方方“日記”的主題詞,這是由她在深宅大院內蟄伏不出卻要冒充現場報道這一基本“創作”形式所決定的。由於“日記”是現場缺位的“現場報道”,所以就不可能不充斥著道聽途說、以訛傳訛和粗製濫造的低級謠言。


兩個月來,方方的“封城日記”經歷了從一紙風靡,到膨脹、到泡沫化、再到破滅的全過程。


方方通過這些絮絮叨叨的文字,為自己塑造了撒謊精、特權分子、民國遺民、被迫害妄想症患者、人血饅頭愛好者、以及壓制批評自由的形象,這是她自己的“創作”成就,她不能抱怨任何人。


評方方“日記”:始於謠言,終於謠言


02

方方的語言和思想都是陳腐的,為了證明自己的正當性,她給自己虛構了一個風車般的敵人——“極左”。 在她的“日記”裡,一切不贊成她的人都是“極左”。


在她的筆下,“極左”既無所不能又愚不可及,既權勢熏天又是些邊緣化的可憐蟲,既綁架了未來又已經被時代所拋棄,她不斷嘲笑“極左”的無能,又時時被“極左”嚇得渾身發抖,疑神疑鬼,杯弓蛇影。


“極左”究竟是什麼?她並不清楚,“極左”實際上就是她心底的一個幻影,是她自己在鏡子裡的形象。


梳理一下互聯網上批評方方“日記”的言論,就會發現,那些被方方稱為“極左”的人,

不過是一些樸素的愛國者、對事實真相有潔癖者、以及具有基本邏輯思維能力的人。他們一點都不“極”,最“極”的是方方本人。


評方方“日記”:始於謠言,終於謠言


03


在心理上,方方是二十世紀八十年代的一個囚徒,永遠走不出來。


八十年代對她來說是無比美好的——走向蔚藍色的、新自由主義的“藍圖”在前方徐徐展開,作為剛剛皈依的信徒,摘下紅袖標,換上簇新藍色袖標的方方們意氣風發,深信未來是屬於他們的。


但這次突如其來的疫情,卻使得這幅畫面顯得怪異和扭曲——按照這幅“藍圖”施工建造的許多東西,恰恰是混亂的根源,而戰勝疫情,主要靠那些在“藍圖”中被標明最終將取締的東西——公立醫院、共產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社會主義國家從上到下強大的動員能力,等等。


與此同時,在“藍圖”的輸出地,美國和西方,也出現了張皇失措、老年人被放棄、甚至被稱為“群體免疫”的棄療——這是向疫情的“光榮投降”。


在中國所取得的勝利的映襯下,被方方們奉為圭臬的新自由主義“藍圖”顯得陳舊、骯髒、錯誤百出,任何有基本分析問題能力的人都明白,這張“藍圖”最好的去處就是垃圾箱。


無論是出於本能還是自覺,方方在“日記”中所表現出的一切窮兇極惡,都服從於這個目的——一定要把“災難之鍋”甩出去,甩給體制和執行機構,甩給“極左”,以確保“藍圖”完美無缺的神話不至破滅,確保中國繼續走向“蔚藍色”。


這種末日瘋狂般的執念是如此極端,以至於她開始仇恨勝利本身,中國對疫情所取得的每一次勝利,都成了對她的一種傷害,讀她的“日記”,從牙縫裡滲出的陰冷,能夠讓你清晰地感受到這一點。


因此,儘管方方蓄意欺騙的意圖是如此明顯,炫耀特權的形象是如此令人厭惡,不得不道歉時如此勉強和輕描淡寫,沒有一絲一毫對人的生命與尊嚴的尊重,但她仍然擁有許多歇斯底里的擁躉——因為他們都是“藍圖”的信徒,都極度恐懼“藍圖”破產的前景。


04

方方從二十世紀八十年代承繼的另一個基礎性的理念,就是中國是有“原罪”的,所謂中國歷史就是“錯錯錯”、“瞞瞞瞞”的歷史【點擊閱讀】既然如此,在方方們看來,中國未來的歷史,就是必須是不斷贖罪的歷史,中國人在西方人面前永遠不能揚眉吐氣。


君不見,在方方最後一篇“日記”中,居然有這樣的感慨:


“在武漢疫情緊張時,華人掃空貨架上的口罩,捐贈回國,而此刻的美國醫生,卻遭遇到口罩和其他防護物資的缺乏。有華人朋友說,我心裡覺得好對不起他們。”


不偷不搶,一手交錢,一手交貨,自由交易,這不是“藍圖”最主要的許諾嗎?為什麼華人這樣做就變成了一種罪行呢?美國政府和美國醫院缺乏對疫情的預見性,沒有儲備足夠的物資,怎麼也變成了華人的罪過了呢?按照這樣的邏輯,其他非華人的美國人指責華人妨礙了美國抗擊疫情,到華人家裡去搶劫、去殺人,是不是也順利成章呢?


當年希特勒滅絕猶太人,用的也是同樣的邏輯!


方方,我真的很想問你:你究竟多麼痛恨中國、多麼痛恨中國人、多麼痛恨華人?

評方方“日記”:始於謠言,終於謠言


05


武漢就要解除封城了,這意味中國抗擊新冠疫情的鬥爭已經取得了決定性勝利! 開城之前,無疑要進行一次大清掃,醫療垃圾、生活垃圾都要被填埋、被焚燒,還要一部分要拋擲到垃圾場,在那裡慢慢腐爛、發臭。


這些垃圾當中,就有一份叫“方方封城日記”,它從一開始就是垃圾,最後也歸為垃圾,沒有比垃圾場對它更合適的去處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