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课堂教育模式的争论

数学课堂教育模式的争论


先进的教学理念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中国的应试教育、题海战术夯实了中国学生的数学基础教育,当然也有不少人质疑这种教育模式。在地球另一面的美国也存在针对数学的教育争论:一方认为应该将大量的时间放在做练习题上面;另一方则认为对于数学概念是否理解透彻要比做更多的练习题更重要、更有效。基于此,美国人对传统数学教材进行了改良,教育的纷争也就围绕着要使用那种教材展开。

不能否认一本优秀的教材对于教学的重要性,但是不能忽视课堂上对教学质量起着决定性作用的是老师的教学水平而非教材的水准。好的数学老师清楚地明白如何向学生提供有价值的数学问题,如何引导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给予学生充分的机会与空间来挑战数学问题,绝非照本宣科的复述教材去讲解那些程式化的方法。

中央教科院对三十多年以来的3300名高考状元的调查显示:全国100位科学家、100位社会活动家、100位企业家和100位艺术家,除了科学家的成就和学校教育有一定关系外,其他人所获成就与学校教育根本没有正相关关系,更没有一位成为行业领袖。

学而不思

课堂上,老师滔滔不绝的照本宣科,这种不以提问、探索的自主方式来掌握数学方法的被动学习方式,很容易剥夺学生的主动性,思考的比例就少了,记忆东西多了。如果说,学生学习数学总是需要刻意的去记忆公式、定理、方法,那么一定是数学的学习方式出现了问题。熟悉解题的套路,靠大量练习来应付考试,成效可能会不错。但是过程对很多学生来讲,会不那么愉快,甚至于成为他们的阴影。当然了,还有少部分能轻松驾驭数学的学生,他们可能会告诉你,数学的学习中,需要去记忆的东西其实很少,多数的数学问题都可以通过对数学概念的理解再结合主观能动性的推理来得到解答。

被动的学习方式会使学生缺少“提出、假设、分析、思考并解答问题”的一连串的能力,从而缺少自主动手去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总想找现成的答案。在数学的学习中,或许最为重要的就是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化表达的能力,而课堂教学在这方面正是短板、训练少之又少。数学学习或研究中最为重要的一方面就是要在推理论证环节下功夫,数学推理主要解决的是“为什么要这样来解决问题”的疑问,还有就是将命题中各环节的内在数学逻辑关系明朗化,不放弃任何疑点。学生学习数学推理以及计算论证的过程也是探寻学习数学意义何在的过程。学生在解答题目时,应该仔细思考最终结果的合理性问题,而判断的依据是客观的数学定理和准则,而不是参考教材或老师的观点。

缺乏交流

数学的学习缺乏交流。听别人讲解数学,然后再审视自己是否已将知识完全掌握,这个不只是说听老师讲,听同学讲时的效果有时会更好;另一方面是自己发挥主观能动性去学习有关知识,再通过向别人讲述自己的见解来加深对知识的认知水平;分享、交流讨论也更能体会学习中的快乐,独乐乐不如众乐乐嘛。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能够选读课外数学书籍的学生很少,适合学生阅读的该类书籍也少,也缺乏老师等人考虑到这点、做好书籍的筛选推荐工作。历史上,在17至19世纪,有不少的数学天才(比如阿贝尔)都是在少年时就阅读了大师的名著,这其中的影响也是巨大的啊。多么希望中学的图书馆里,数学书籍能丰富起来,多些适合学生学习的书籍。

总结

·学生需要优秀的教材,优秀的老师,优秀的教学理念

·学生需要“自主主动的思考学习”和“与他人相互的交流学习”

·学生需要学习、体会到数学的美,有能力鉴赏美,依此有个好的学习体验

·学生需要理论联系实际,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中学高分宝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