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武是誰,為何能以皇帝的葬制下葬,死後還被曹操惦記?

三國時期是中國歷史上比較特殊的一段時期,在這段時期裡,國家處於三分之勢,戰事不斷而又豪傑輩出。曹操正是三國時期的豪傑之一,準確說曹操應該算奸雄。對漢室江山而言,曹操有“奸”的一面,但從亂世爭雄的角度來看,曹操也不失為一位雄才大略者。除了對漢室不忠,曹操還有一個被後人詬病之處,那就是盜墓。曹操盜墓是不爭的事實,陳琳在《為袁紹檄豫州文》中就明確指出曹操為了盜墓,甚至還在軍中專門設置了發丘中郎將和摸金校尉等職務。可見曹操是把盜墓當做一項事業來乾的,這也難怪會被後人所詬病。

劉武是誰,為何能以皇帝的葬制下葬,死後還被曹操惦記?

曹操盜過多少座墓,這已經難以考證,但是在曹操的盜墓生涯中,曾盜過一座很特殊的墓。據說從這座墓中所得的財物之巨,足以充當曹軍三年的軍餉。這種說法也許有所誇張,但此墓隨葬之豐應當是事實。能以墓中隨葬品養活幾十萬大軍長達三年之久,墓主人顯然不是一般人。通過查閱相關歷史資料,原來這座墓的主人正是漢景帝同母弟、漢文帝劉恆的次子梁孝王劉武。劉武這樣的身份,不可謂不尊貴,但漢文帝時已經開始提倡薄葬,劉武之所以能得以厚葬,憑藉的不僅僅是他尊貴的地位,還有他對大漢江山的突出貢獻。

劉武是誰,為何能以皇帝的葬制下葬,死後還被曹操惦記?

劉武是漢文帝劉恆的嫡次子,文帝在位時,劉武幾經易封,最終被封為梁王。漢初實行諸侯國制度,所謂的梁王就是指“梁”這個諸侯國的王,封地在今河南商丘一帶。漢景帝劉啟繼位後,採用大臣晁錯削藩以加強中央集權的策略。結果導致吳王劉濞、楚王劉戊等七個諸侯國的王起兵叛亂,也就是所謂的“七國之亂”。這場由吳楚兩位諸侯王主導的“七國之亂”並不是一場小打小鬧的軍事行動。據載,僅吳王劉濞為此次叛亂招募的兵力就有二十多萬,可想而知七國的兵力不會少於三十萬。

劉武是誰,為何能以皇帝的葬制下葬,死後還被曹操惦記?

參與叛亂的七國主要都位於東部沿海一帶,七國的軍隊一路由東向西行進,意在兵臨長安。而劉武的封地梁國正好處在七國和長安之間,可以說是長安城的一道屏障。七國的軍隊到達梁國時,梁王劉武拼死堅守,但因敵軍兵力強盛,梁國的棘壁最先失守,被斬殺的人多達數萬人。劉武擔心梁國被亂軍攻陷,於是向朝廷告急,景帝派大將軍周亞夫領兵出征平亂。周亞夫在分析了叛軍的情況後,令梁王劉武堅守封地以拖住叛軍,然後自己繞道切斷叛軍的糧草供給。為了配合朝廷的平亂策略,劉武繼續拼死抵抗幾十萬叛軍,為大將軍周亞夫爭取戰略機會。

劉武是誰,為何能以皇帝的葬制下葬,死後還被曹操惦記?

正是由於梁王劉武的頑強抵抗,周亞夫才有機會繞道南下切斷叛軍糧草供給,使得這場叛亂在短短三個月時間就被平定。可以說在平定七國之亂的過程中,劉武居功至偉,因此得到了朝廷的豐厚賞賜。另一方面,劉武的封地梁國本身也是一個很大的諸侯國,土地肥沃、城池眾多“國”力強盛。再加上劉武是竇太后非常寵愛的兒子,朝廷平日裡給劉武的賞賜就不計其數。正是因為這幾個因素,劉武死後才得以以皇帝的埋葬規格下葬,隨葬品也是特別的豐厚,這才引發曹操的極大興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