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祕!三明的這裡有5畝“金礦”

“在你眼裡,這是5畝苗木;在我眼裡,這是5畝‘金礦’。”3月,將樂國有林場明頭山杉木綜合試驗區裡,綠芽萌動,指著我省首個杉木高世代育種園,將樂國有林場科技科科長方祿明自豪地對記者說。

中國綠都 最氧三明 | 揭秘!三明的這裡有5畝“金礦”

我省第一個杉木綜合試驗區——明頭山

這裡採用的是最優良的高世代杉木種質資源,開展生物學特性、生長、分枝習性等觀測和樹體管理試驗,為高世代果園式種子園建設提供技術儲備,所產生的經濟效益,媲美黃金。

中國綠都 最氧三明 | 揭秘!三明的這裡有5畝“金礦”

明頭山,全省第一個杉木綜合試驗區,將樂國有林場在福建省林業科學研究院的技術支撐下,建設的集杉木科研、成果示範、轉化推廣、生產開發於一體的創新綜合示範區。2017年,將樂國有林場與省林科院合作完成的《杉木速生優質高產新品種選育與應用研究》項目,獲得福建省科技進步獎一等獎。

這是全國十佳國有林場——將樂國有林場積極開展林木種苗繁育的一個縮影。近年來,將樂國有林場加強產學研合作,依託北京林業大學、省林科院、黃山學院等高校和科研院所,“借梯登高”,大力開展優質森林資源培育和林業科研推廣,把多方的智慧轉化為技術,用科技推動發展,走在了全省前列,被評為國家重點良種基地。

明頭山的示範效應

走進2706畝的明頭山,彷彿走進一個鬱鬱蔥蔥的杉木王國,各個功能區規劃清晰,設備完善。其中,682畝的杉木第3代種子園,像是一個大型的杉木盆景園,不同品種的杉木或高大筆直、或粗壯遒勁、或嬌小玲瓏,散發出的清新氣息更是沁人心脾。

我們去的時候正值驚蟄,杉木上掛滿了花蕾,“上週,我們首次運用無人機,對第3代種子園進行了輔助授粉。”將樂國有林場副場長江曉麗介紹說。

全國首個花粉調控室,去年12月落戶明頭山杉木綜合試驗區。“這個花粉室,集中、批量、離體處理雄球花散粉,可以高效調製高質量人工輔助授粉時所需要的花粉。”方祿明說。花粉調控,實現了種子園分時、定株、定向輔助授粉,有效解決以前花期不遇、陰雨揚粉受阻所致的授粉不充分問題,增強揚粉效果,提高坐果率和作業效率,是種子園高產穩產的關鍵。這個目前國內代數最高的杉木種子園之一,已逐步投產,“到盛產時可年產種子1000多公斤,可供造林4萬畝,年直接經濟收入80多萬元、間接效益可達3000多萬元。” 杉木育種專家、福建省林業科學研究院鄭仁華博士說。

明頭山試驗區,有著省林科院強有力的技術支撐,2008年起,將樂國有林場與省林科院合作,利用鄭仁華博士領銜的福建省杉木種苗科技攻關項目組和鄭仁華勞模工作室取得的重要科研成果,在這裡進行杉木科研、成果示範、轉化推廣、生產開發。“作為省林科院的種苗繁育科研與推廣示範基地,明頭山裡,可以見到杉木的一生。”江曉麗笑著說。

10畝採穗圃裡,杉木無性繁殖母株收集圃吸引了記者的注意。明頭山管護站站長尹俊通說:“這裡選用了閩杉1號、閩杉2號、11c等12個杉木速生、高紅心優良無性系組培苗為採穗母株。通過一系列促萌技術,培育根頸部的萌芽條,採穗扦插繁殖苗木。”採下的枝條生長情況如何?記者看到,育苗溫室大棚裡,成活的枝條如同一棵棵綠色的小苗,“像這種粗壯、節間長的,就是比較好的杉木苗。”方祿明介紹說,無性繁殖也是他們一直在研究的課題之一,用於杉木優良無性系推廣應用。現在,明頭山還建立了杉木無性系原種圃、杉木超級苗無性系採穗圃。

中國綠都 最氧三明 | 揭秘!三明的這裡有5畝“金礦”

中國綠都 最氧三明 | 揭秘!三明的這裡有5畝“金礦”

結合國家重點林木良種基地建設,培育杉木文化,建有鄭仁華博士勞模工作室,建成試驗林、採穗圃、良種示範區、種子園、花粉室等多個科普教育功能分區,註冊“將杉”牌良種商標,每年可為社會提供良種500公斤……將樂國有林場不斷夯實明頭山基地建設。

據不完全統計,每年到明頭山杉木綜合試驗區開展科研活動的國內外專家學者,及參加科普實踐、自然教學活動的專業院校學生達5000人次。去年5月,全國著名林木育種專家、北京林業大學沈熙環教授在明頭山調研時,給予了高度評價:“這個試驗區不僅是科研示範基地,還可以發展為科普教育基地,也是全國最具有發展潛力的良種基地之一。”

留住鄉愁 挖掘“黃金”

楓香種質資源庫,是將樂國有林場正在全力建設的另一良種基地。這,也是全國現有的三個楓香良種基地之一。

楓香,落葉喬木,樹形高大挺拔,是經濟用材、景觀綠化的優良樹種。“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中的“楓林”,指的便是楓香樹。培育楓香良種對南方林區豐富闊葉樹種、改善林地環境、調整林產品結構等具有重要意義,它還是房屋搭建、傢俱生產的優質材料,可有效促進林農增收。

“對於我們將樂人而言,楓香還是珍貴的鄉土樹種,有著特殊的感情。”方祿明介紹說,楓香自古以來就是當地人家房前屋後種植的風水樹,寄託著鄉情與鄉愁。

留住鄉愁,挖掘“黃金”。將樂國有林場佔地80畝的楓香種質資源庫,是一個集種質資源收集和保存、種子生產、育種活動功能於一體的楓香種質資源收集區兼試驗區。記者看到,種質資源庫基地裡,一邊是楓香母樹林,一行行樹幹高大筆直。從2016年起,技術人員在林場經營區內選擇種源好、立地條件適宜、遺傳品質優良的天然楓香母樹林分,通過培育、改造,最大限度選擇適宜本地區生長的優良母樹,進行母樹嫁接無性系保存、林地區劃、母樹永久性標記等技術研究。

另一邊,是漫山遍野的楓香樹苗,高度還不到1米,每一棵都掛著屬於自己的編號。從2018年起,這裡陸續收集了來自我省將樂、光澤、大田、南靖,安徽省祁門縣,江西省吉安縣等不同種源的楓香優良種質材料220份。“每一粒樹種都是專業人員精心篩選出來的。”方祿明告訴記者,他們主要從樹高、樹幹、葉色、冠幅等方面來判斷一棵樹是否適合選育,比如樹體高大、樹幹通直圓滿、秋天楓葉變紅、樹冠大且漂亮,這樣的楓香樹才會入他們的“法眼”。

中國綠都 最氧三明 | 揭秘!三明的這裡有5畝“金礦”

不同種源的楓香樹苗後是高大的楓香母樹林

目前,將樂國有林場還建立了楓香初級種子園50畝。“接下來,我們和安徽省黃山學院開展科研合作,培育楓香良種,推進良種繁育基地的可持續發展。”

“借梯登高”再蓄力

30畝林子,種植的都是杉木第3代良種,外觀卻截然不同,有的株高更高,有的葉色更深……原來,這片林子正在進行的是杉木誘變育種試驗,以便篩選出性狀更加優良的杉木新品種。

這是國家林業局重點項目。相比於其他林木育種方法,誘變育種具有速度快、效率高、所需實驗條件低等特點,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克服傳統育種不能解決的一些問題,為林木育種的發展提供更多可能。從2012年起,將樂國有林場與北京林業大學共同開展“杉木誘變育種及變異群體優良種質資源篩選研究”。依託林場杉木高世代種子園所產的良種,研究人員連續4年對101.8萬粒受試種子進行物理和化學誘變處理,篩選出9萬多株誘變苗,淘汰率達91%,分年度進行了多個地點的營造試驗林工作,總面積467畝。

方祿明介紹,經過3年誘變選育,初步構建了128株在速生、分枝、葉色、冠型等表型特徵上發生明顯變異的杉木優良種質變異庫,為創制速生、抗逆、材性好的杉木新種質探索了新途徑。

中國綠都 最氧三明 | 揭秘!三明的這裡有5畝“金礦”

工作人員對移栽進試驗林的杉樹苗進行分株檢查、登記造冊

不過,這一試驗需要至少一個杉木生長週期,也就是30年,才可能會有一些確定的結果。“林業週期性長,常常是一個項目就把研究人員的一輩子‘搭’進去了。”將樂國有林場場長林華忠說,“這,也正是林業精神的體現。”

無懼週期長,堅持科研與創新。多年來,將樂國有林場積極“借梯登高”,積蓄科技發展後勁。2009年起,他們與北京林業大學合作成立了北京林業大學南方林區(福建三明)綜合實踐基地。科技樓、綜合樓、實驗室、實驗苗圃、紫薇種質資源收集圃、梅花種質資源收集圃等相繼建立,先後有伊偉倫等11名院士、專家學者及研究生近3000人次來到基地開展調查研究和科學試驗,由北京林業大學原校長宋維明主持的《基於林改的森林資源可持續經營技術研究課題》等29個科研項目落地林場。已發表論文200多篇,申請林木化學誘變器、一種植物組織培養育苗的煉苗裝置等專利五項,多項科研成果已在基地轉化推廣。

十年磨一劍,去年,將樂國有林場獲得“現代林業國家長期科研基地”的榮譽;8月,三明市政府與北京林業大學簽訂合作框架協議,將樂國有林場長期實踐基地揭牌。林華忠說:“我們與北京林業大學走過的‘綠色十年’,也是林業科技高速發展的十年,我們要不斷創新‘產學研用’的辦場模式,建成一個集社會服務、人才培養、成果轉化、示範推廣、科學研究等為一體的現代林業多功能綜合實踐基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