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利用思維導圖進行高效學習?

今天小馬老師和大家分享下:如何利用思維導圖進行高效學習。

如何利用思維導圖進行高效學習?


一、什麼是思維導圖

如果可以看圖片,一定不會選擇看大段的文字描述。因為這是一個讀圖的時代。

這個結論不是憑過往的感性經驗得出的,而是有數據支撐的:

1、人腦處理圖片的速度是處理文字的60000倍。

2、人在看報紙時,99%的文字信息會被自動過濾掉,腦子裡只殘留了1%。

因此,思維導圖作為一種利用圖像式思考來輔助表達思維的工具,在近幾年已經成為了一種革命性的思維工具。因為,以往的我們都是用文字來表達思維。

思維導圖的創始人是英國教育學家託尼·巴贊,是“心智文化概念”的創始人,也是“世界記憶冠軍”的創辦人。思維導圖,看似只是一種思考的工具,但背後的學科基礎卻是嚴肅的,涉及心理學、神經生理學等。

總之,思維導圖是為我們提供一個有效思維圖形工具,運用圖文並重的技巧,開啟思維的無限可能性。

二、思維導圖在學習/工作中的應用

上週,我使用了思維導圖進行閱讀,其實主要是因為我在悉尼,無法看紙質版的書,只能讀電子書。電子書很大的一個弊端在於:回翻困難。如果我們想再次讀下作者在書本開始提及的一個知識點,我們得翻很久,然後又要翻回來。

使用思維導圖去做閱讀筆記,不僅可以幫我們站在一個宏觀的角度去理解、學習整本書的框架和佈局,還能幫我們記下讀到的核心概念,以便於後續的二次閱讀需求。

但思維導圖的應用是非常廣闊的,不僅僅只是在閱讀層面。

1、知識梳理

思維導圖很大的一個應用在於知識梳理。對於學生黨而言,在串聯、梳理知識時,效果非常好。比如作為文科生的我,曾經在高三歷史一輪複習時,做了一張中國史的框架圖。我從夏商周開始梳理,一直梳理到民國。把每一個階段在政治、經濟、文化、社會這四個層面的重大事件和發生時間都列出來了。其實,我當時的想法就是做類似於思維導圖的一個主框架。但沒有電腦、也沒有思維導圖這個工作,我只能在A4紙上手工描畫。然後把一張張的A4紙連接起來,最後連起來的A4紙足夠有3米。

如果是在現在,思維導圖這個工具就可以高效地完成這樣的一個知識梳理。而且,可以通過不同的色彩進行分類,從而加深理解和記憶。

文科的歷史、政治,理科的各種公式、概念,都可以藉助思維導圖進行梳理、歸納和總結。其實,對於學習,我一直秉承的一個理念是:

一定要跳出書本去學習,站在一個更高的思維層次去把控整本書。讀完任何一本書,或者學完一個體系的知識,最後一定要做一個整體框架的整理和總結,然後再根據框架去回憶細節概念。這,其實就是把書讀薄的理念。

2、記單詞

看到這個功能,可能大家覺得有點納悶,思維導圖還能幫助我們高效記單詞?是的,完全可以。

在語言的學習中,記單詞是很多人無法言說的苦,一是因為記不住,二是因為陌生的單詞太多了,只要我們在學習,就一定會不斷地接觸到陌生詞彙。

利用思維導圖記單詞,好處有二:

(1)將孤零零的單個詞彙串聯了起來,實現了單詞學習的梳理和塊狀記憶。

(2)將單詞用圖片化的形式展示出來,可以幫助我們提升學習的效率。

比如,我們可以利用相同主題法去將一個主題的單詞儘可能地展示在思維導圖中,從而進入放射性思維學習中。通過一次次地完善、梳理,把一個主題的單詞都一網打盡。

如何利用思維導圖進行高效學習?


(相同主題法)

除此之外,用思維導圖記單詞,還可以有:字母組合法、同詞根記憶法等。

如何利用思維導圖進行高效學習?


(同詞根記憶法)

3、創意風暴

之前在國內做營銷策劃時,幾乎每週一都是小組頭腦風暴,想新一季度品牌活動的Slogan。每一次的頭腦風暴,都是一次劫後餘生。

可能,很多人都覺得創意風暴就是靈感的一瞬間光顧,是偶然間得之。但其實並非如此,一個好的品牌創意離不開整個品牌的core spirit以及受眾的需求定位。因此,我們每次在進行創意風暴之前,都會通過四維導圖的方式去一點一點地發散、擴展、細化、深挖,然後再把深挖的細化需求結合core spirit進行巧妙結合,最後才得出一個新的Slogan。

所以,當毫無頭緒的時候,一定不能幹坐著,等待著上帝灑給你一束光,而是利用思維導圖的方式,對歷史要點進行梳理、再深挖。

4、文章寫作

劉勰在《文心雕龍》裡確立了一個重要的文化範疇:風骨。風,指的是通過文章作者傳達出來的感情以及對作者的一種藝術感染力,通俗來說就是共鳴。骨,指的是文章的骨架,

“辭之待骨,如體之樹骸”。如果說把文章比作人的話,人體要真正站立起來,骨骼的支撐是內在的核心。因此,一篇的文章的內在架構、邏輯層次比語言辭職更加考驗一個寫作者的內力。

寫文或表達一個觀點,不會用典雅、華麗的辭藻沒關係,但內在的架構一定得是自然、符合思維邏輯的。因此,思維導圖在文章寫作中的重大作用就是幫助我們去架構文章的“骨”。用以前的話來說,就是小學老師讓我們寫作之前一定要列提綱,否則就易偏題。

5、讀書筆記

前面,已經提過了思維導圖對於閱讀的幫助了。但需要注意的是,不是所有的書本都適合用思維導圖去做筆記。

根據我的閱讀經驗而言,對於知識類、時間史類、體系類以及論點演繹類的書,可以用思維導圖去演繹作者的構思框架。但對於純文學類,尤其是小說,就不太適合用思維導圖去做筆記。當然,對於《百年孤獨》、《紅樓夢》這種人物眾多且關係複雜的名著來說,思維導圖的幫助也是超級大的。

三、思維導圖APP推薦及相關學習資源

上面花了很大的精力說了什麼是思維導圖以及思維導圖的應用。那麼,這個工作可以怎麼得到呢?不會使用的話,怎麼辦呢?

1、思維導圖APP

關於思維導圖的APP還是比較多的,比較常見的有:

  • 思維導圖
  • Xmind8
  • Mindmanager
  • Imindmap
  • 百度腦圖

我目前電腦上裝的是Xmind8,手機上裝的是思維導圖。兩個都很好用,完成的思維導圖,都可以導成圖片、數據、表格或者PDF等各種格式,非常便捷。其它的沒有嘗試過,因為大多都是收費的。

2、相關學習資源推薦

如果你想利用思維導圖進行提升記憶、高效學習,想徹底掌握這門思維工具的用法,可以推薦以下學習資料給你:

  • 微博@思維導圖應用公開課
  • 學習社區:www.mindmap.com.au
  • 專業化的:世界記憶運動理事會中國委員會


據統計:思維導圖至少可以提高學習/工作效率20%,讓每一個學習者每週多出一天時間來。

於我而言,思維導圖最大的好處在於幫助我完成知識的分類輸入和輸出這兩個過程。因為閱讀或學習都是一個輸入的過程,而畫思維導圖時,大腦需要對信息進行二次加工處理,再呈現,是一個輸出的過程。而學習的本質便是輸入和輸出的有效結合。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