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勢浩大!雲簽約引進億元以上項目40+

  3月5日,樅陽縣“雲簽約”華馳動能大電量高功率磁懸浮儲能飛輪產業化、合肥歐蒂尼定製家居、安徽力峰建材無機生態石、安徽科泰汽車MEMS壓力傳感器等4個項目,總投資超13億元;17日,全市單個最大漁光互補光伏發電項目--陽光電源股份有限公司光伏開發項目正式簽約,落戶樅陽……

  面對來勢洶洶的新冠肺炎疫情,我縣努力克服疫情帶來的暫時性困難,化消極為積極、變不利為有利,改“面對面”交流為“屏對屏”溝通,變“叩門招商”為“雲端互動”,線上對接“不斷鏈”,讓一個個好項目、大項目相繼簽約落地樅陽。

  打好“組合拳” 吸引企業搶灘

  “樅陽的光伏發電資源豐富,我公司準備在此投資建設光伏開發項目。”“經過綜合考慮,我們將項目選址在湯溝鎮陳洲圩區域,擬投資10億元。”……經過前期考察和一次次“雲上”招商服務交流,拉近了陽光電源股份有限公司與樅陽招商人的距離。據縣招商服務中心黨組副書記、副主任周立宏介紹,疫情期間,他們與客商以視頻電話、微信、QQ等方式保持聯繫和溝通,堅持隨叫隨到,有求必應。3月17日,陽光電源股份有限公司與縣政府簽訂光伏開發項目投資協議。此次簽約,陽光電源擬在湯溝鎮陳洲圩區域建設260MW漁光互補光伏電站,安裝約60萬塊435Wp單晶硅光伏組件,建設一座220kv升壓站等,年發電量預計2.6億千瓦時。該項目是繼橫埠鎮80MW漁光互補光伏發電項目之後第二個落戶樅陽的漁光互補項目,預計2020年底前併網。這是樅陽創新招商方式取得成效的一個縮影。

  近年來,樅陽招商聚焦發展方向,堅持補鏈、增鏈、強鏈,編制產業招商路線圖,細化招商路徑,製作產業招商手冊,做到“一產業一宣傳冊”“一產業一規劃藍本”;結合我縣現有的產業基礎,構建招商新格局,組建鋁基新材料、裝備製造及汽車零部件、智能家居、紡織服裝、現代服務業等五個主導產業招商組,分赴長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等重點區域開展專題招商;緊扣打造產業集群的導向,按照“產業鏈兩端延伸、價值鏈高端攀升”的思路,通過發揮龍頭企業招商的主動性,推動企業圍繞“上下游”、“左右手”,開展以商招商、以企招商工作,有效吸引上下游產業鏈企業跟進入駐。今年來,全縣新簽約億元項目5個,重點在談項目21個,投資55億元的高端醫療裝備及康養中心項目如期開工建設。

  做好“店小二” 創優營商環境

  “萬華從簽約到試生產僅用了2年零3個月時間,這份速度,與樅陽優良的營商環境是分不開的。”面對萬華項目之初的荒地、水坑,道路不通、水電問題,縣相關部門與項目建設服務專班一起主動跟進、密切對接,如期完成了徵地拆遷、場地平整、廠房修建等建設內容。銅陵樅陽萬華禾香板業有限公司負責人介紹道。“市縣領導的誠摯之心、服務專班的無微不至服務,都讓我們倍感欣慰。”萬華在樅陽的落地生根,不僅解決了秸稈“何去何從”問題,同時也為我縣秸稈綜合利用特色種養業扶貧“萬千工程”增添新動能,實現環保、增收“雙贏”。

  金盃銀盃不如客商口碑。近年來,樅陽搶抓融入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機遇,縱深推進“放管服”改革,常態開展“四送一服”,全面推行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縣經開區“承諾即開工”為項目建設再提速;完善住房、教育、社保、消費、醫療、交通等穩崗服務體系,進一步暢通水、電、氣、路,保障簽約項目及時落地;利用已盤活的壓力容器廠、宣竹科技、海盛智能測控等殭屍企業閒置資產引入的重點項目,力爭把閒置資產打造成“鳳還巢”、總部經濟、企業孵化器的樣品工程;充分發揮各產業基金的槓桿撬動作用,發揮海貝基金的引領示範,做好清泰科等項目投產,縣投發集團、擔保公司對新引進的企業或正在提升改造擴大生產的優秀企業要提供最大支持。

  修好梧桐樹,引來鳳凰棲。持續優化的營商環境,簡明有效的惠企政策,吸引了大批知名企業在樅陽落戶發展,從而形成“引進一個、建好一個、帶來一批”的產業鏈招商聯動效應。2020年全縣力爭引進億元以上項目內資80億元以上,引進外商直接投資6200萬美元以上。新引進億元以上項目40個以上。引進高層次人才40人以上。(文/吳玉婷 實習編輯/吳海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