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是壓死視頻巨頭的最後一根稻草嗎,海康威視全員暫停調薪

疫情打擾了所有人的正常工作節奏。好在現在已經開始陸續復工了。於是,大家又開始擔心起另外一個問題:如果復工,企業宣佈降薪,自己該怎麼辦?接受,還是直接走人?最近的坊間也是不太平,一起來看看。


疫情是壓死視頻巨頭的最後一根稻草嗎,海康威視全員暫停調薪


在海康員工同事圈,多位實名認證海康威視的員工發帖稱:“胡總髮全員信了,暫停調薪,福利降低,內網戾氣滿滿,體面丟的一乾二淨。

以下為細則:

取消所有餐費補貼(包括午餐補貼、總部的免費早餐以及分子公司晚上8點半之後的晚餐報銷)取消小零食。

取消交通補貼,因工作需要產生的車輛費用以及晚上加班到10點後的打車報銷按原方式執行,但在執行中應加強費用合理性的審批與管控。

取消通訊補貼,由公司提供統一的話費套餐。

取消醫療補貼以及中高端醫療保障,保留補充醫療商業險,取消過節費,取消工作服。

取消生日福利,併入到工會團建費中。

延長剩餘年假清償。


疫情是壓死視頻巨頭的最後一根稻草嗎,海康威視全員暫停調薪


調整從3月份開始,4月工資發放中即已不再體現以上福利4月薪資不調整。

這樣的爆料也是瞬間引起了網友的圍觀與議論,我們先來看看網友們都是怎麼說。

有網友就說到。全員郵件已發,這只是開始,官宣100多億利潤,卻暫停全員漲薪...不漲薪,領導還好意思出來官宣,利潤不就是從員工這省出來的嗎,員工工資那都是成本啊,能省一毛是一毛。

也有網友認為。比一些降薪的良心多了。覺得不對勁的趕緊跑吧,攜程都在降薪工資打六折了。危機時刻不是應該高管先降薪麼,減少不必要的開支,最後還是扛不住再減基層福利和薪資麼?

也有網友說到。內部公司漲薪一次能漲多少?對100億利潤來說,都是毛毛雨,利潤100多億,不漲薪這是重點好嗎。..要是沒這利潤也沒這麼多反響。打工仔都難,來報團取暖了。我司也是,領導們看不起那幾千幾萬的零頭,說砍就砍,到手越來越少。每個月到手比深圳的互聯網月均招聘工資還低。

也有網友爆料到。好多同事表示不想幹了,只對股東負責,不對員工負責,財報上又可以增加收入了。沒啥幹頭了,加班不用加了,本來薪資就低。性價比體面。海康這一年真是多事之秋,財報數據下滑明顯,貿易戰打打停停,員工跳樓,b站存儲事件,現在還鬧這出……

也有網友解釋到。其實公司郵件還沒發,看到的是部分HR透露出來的初稿,但是也不會空穴來風。至於海康值不值得來看你對未來職業的選擇,以及有沒有更好的offer,不要聽一群憤青在那唧唧歪歪而左右自己的規劃。

看了網友這麼多吐槽,筆者最後也總結幾句。

復工降薪,是很多人可能預料到的一件事,疫情的影響太大了。現在這環境,很多企業自身難保。尤其是小企業。就筆者所知,很多公司發出了高管暫時降半薪,員工按照最低工資度日的通知了。在恢復正常生產之前,降薪是一種必然。所以,我們每個人要做好必要的覺悟,做好縮衣節食,共度困難日子的準備。

對於降薪,很多職場人都表示不能接受,甚至做出一些極端的做法。在這,筆者就要提醒各位職場人一句,企業降薪,一定會有合理的理由,而這些理由,是判斷大家要不要接受或離職的前提。像海康這樣普通員工不降薪,真的算好的了。作為公司一員,也沒有多少需要抱怨的。如果覺得無所謂,那就接受,熬過這段時間。如果覺得不行,那就直接離職拉倒。

多數企業是選擇性的降薪。比如核心員工保持原工資不變,其他員工按照原工資一定比率降薪。像這種情況,如果自己是被降薪的,就值得考慮了。公司這種意圖已經很明顯,你不是公司關注的人。如果公司運營還會惡劣,直接裁員都有可能。所以,不要聽到降薪就開始牴觸,就開始抱怨,作為一個成年人,自己也要學會判斷,究竟接下來,公司未來的情況將會如何。企業將走高,可以忍耐暫時的薪酬降低,公司恢復了,工資也就正常了。繼續下滑,就要考慮別的出路,不要等到最後完全被動。

同時,筆者建議大家也要了解一下外邊市場究竟是什麼情況。當自己企業在降薪度日的時候,其他企業究竟如何,這也是要考慮的。整個大環境都不好,都在降薪,自己辭職,真的能找到合適的工作?鬧不好,找一份工作都成為了難題。比起降薪度日,沒工資只會更可怕。內外兩廂一對比,該不該走,自己自然就有個數了。把上面的問題都分析清楚了,就知道該走還是該留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