甩掉“乙肝大國”的“帽子”

在接種乙肝疫苗以前,全國有6.9億人曾感染過乙肝病毒,每年因乙肝病毒感染引起的相關疾病死亡人數約有27萬。


接種疫苗後,乙肝感染率和死亡率逐年下降。2012年5月,世衛組織證實我國實現了將5歲以下兒童慢性乙肝病毒感染率降至2%以下的目標。“乙肝大國”的帽子甩掉了,但要徹底消除乙肝,還有待時日。


乙肝血源疫苗:第一個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


20世紀七八十年代,我國乙肝感染比較嚴重。人民迫切需要乙肝疫苗,中國迫切需要摘掉“乙肝大國”的“帽子”。“六五”(1981—1985)期間,鑑於北京生研所試製的血源疫苗曙光初現,乙肝血源疫苗的研製被列為國家科技重點攻關項目。

甩掉“乙肝大國”的“帽子”

乙型肝炎是乙型肝炎病毒(HBV)引起的一種在全球肆虐的疾病


這個項目分為兩大課題:一是乙肝血源疫苗的研製和中試,由北京所的鞏志立、趙景傑和中檢所的李河民、胡宗漢共同承擔;第二個課題是乙肝母嬰傳播阻斷方法的研究,由中國預防醫學科學院病毒所劉崇柏主持,中檢所胡宗漢和北京所的有關人員參加。

中國工程院院士趙鎧是我國著名的醫學病毒學家和疫苗科學家,是我國生物製品行業第二代疫苗科學家的傑出代表。他是我國血源乙肝疫苗的牽頭人和主要研製者之一,是基因重組痘苗乙肝疫苗的主要研製者之一。


因乙肝疫苗的需求迫切,1985年衛生部採取了一個超常措施,指示在中試期間即開展生產技術的推廣應用,讓長春、蘭州、上海三個生研所也參加協作組,分享技術資料。


這三家於1986年開始生產疫苗。北京所在獲得新藥證書後,又採取技術轉讓方式推廣生產技術,這樣全國就有7個單位生產乙肝血源疫苗,年產量可達2000萬人份,能基本滿足全國新生兒、學齡前兒童及其他高危人群的免疫需要。

乙肝血源疫苗經十多年的廣泛使用,證明安全有效,但是這種疫苗有一個天生的隱憂:因為製作疫苗的起始原料是乙肝表面抗原攜帶者的血液,這就帶來一些問題。


因此,雖然乙肝血源疫苗獲得了全國科技進步一等獎,但血源疫苗終非長久之計,必須研究出一種新型疫苗來代替它。

甩掉“乙肝大國”的“帽子”

中國工程院院士趙鎧


趙鎧回憶說:“開始做血苗的時候,要做大家的思想工作,因為當時疫苗還沒有做出來,工作人員就沒有疫苗打,做這項工作就得冒點風險。當時建血站很困難,它不像採健康人的血,採血者和供血者都是健康人,不存在感染的問題,而採乙肝表面抗原陽性者的血,你控制不好,管理不好,人之間可能有交叉感染。血站都在外地,生產在北京,運輸也是大問題。因此,我們就想用基因工程疫苗來代替血苗。”


基因工程乙肝疫苗:第二個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


基因重組乙肝疫苗被列入“七五”(1986—1990)國家科技重點攻關項目。基因工程又叫DNA重組技術,或叫基因拼接技術,就是將不同來源的基因按人的設計在體外構建雜種DNA分子,而後導入活細胞,以改變生物原有的遺傳特性,獲得新品種、新產品。


基因重組乙肝疫苗是指將乙肝表面抗原的基因重新組合到載體細胞內進行無性繁殖,並使乙肝表面抗原基因在載體中表達,從而達到免疫的目的。

甩掉“乙肝大國”的“帽子”


說起中科院上海生化所與北京所合作研製痘苗乙肝疫苗,趙鎧回憶說:

當時北京所主要是生產血源乙肝疫苗,開始沒有參加這項工作。在科技部召開的全國科技獎的頒獎大會上,我碰到了上海生化所叫李賽民的,他跟我講他在做(乙肝)基因工程疫苗研究,用痘苗病毒表達。他說要開個鑑定會,請我去參加。

我就到了上海生物化學所,一聽他用的病毒是天花野病毒,不是疫苗株;另外,他的思路是想做活疫苗,重組以後跟過去預防天花種牛痘一樣來給大家接種。


這裡面有兩個問題,我跟他討論:第一個,你的毒種是野毒株,不能用於生產,生產必須要疫苗株;第二個,如果做活的,你給他接種了,表面抗原表達了,第一次可能引起免疫反應,但你要加強的時候,痘苗病毒就不繁殖,就不能有加強作用。


他一聽有道理,那麼,怎麼改變思路呢?我說應該做滅活的。痘苗病毒培養以後,表達出來表面抗原,跟血源疫苗一樣從培養液裡面提取表面抗原,之後做疫苗。


這個工作後來又做了臨床,阻斷率當時有76%—78%,不如血苗的,但是能阻斷70%就符合要求了,所以拿到新藥證書。我們和生化所合作做的是重組痘苗表達的,病毒所跟長春所合作做的是CHO細胞表達的,這兩個課題合在一起,也得了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所以乙肝疫苗得了兩個一等獎。

甩掉“乙肝大國”的“帽子”

1993年趙鎧在實驗室開啟乙型肝炎重組酵母菌種


基因重組乙肝疫苗雖然研究成功了,但在生產工藝上還必須手工作業,不能工業化大生產。


在一次國際會議上,趙鎧瞭解到美國默克(MERCK)公司的重組酵母乙肝疫苗已經工業化生產了,便向衛生部和國家計委建議引進默克公司的工業化生產線,來解決乙肝疫苗的急需,同時也能讓我國在重組CHO乙肝疫苗和重組痘苗乙肝疫苗基礎上再多一個重組酵母乙肝疫苗。他的建議獲得批准,於是開始了與默克公司談判。


美國默克公司總裁當了一回“白求恩”


1988年,北京生研所與深圳康泰公司聯合與美國默克公司商談轉讓重組酵母乙肝疫苗生產技術。

乙肝疫苗在中國是一個多大的市場啊!如果默克的疫苗能進入中國市場,等於抱到了一棵搖錢樹,所以默克公司開始只同意出口疫苗,而不同意轉讓生產線。談判因此陷入僵局。

甩掉“乙肝大國”的“帽子”

趙鎧與羅伊·瓦傑洛斯


默克公司總裁、首席執行官、董事會主席羅伊·瓦傑洛斯最終似乎被感動了,同意以700萬美元底價將這項技術轉讓給中國。

用700萬美元的價格將重組酵母乙肝疫苗生產技術轉讓給中國,意味著默克公司在這筆生意中沒有盈利。這個決定是默克公司總裁瓦傑洛斯作出的,要說服公司董事會和高管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花了幾個月的時間。


有人問他“為什麼這樣做?”瓦傑洛斯說:“因為這是一件正確的事,我認為這是默克公司在20世紀做得最好的商業決策之一,雖然沒有利潤,但它有望拯救的生命數量超過了默克曾經做過的任何事,50年後中國將根除乙肝疾病。”

甩掉“乙肝大國”的“帽子”


引進默克公司的生產線每條年產2000萬劑疫苗,中國生物工程技術人員通過對引進技術的消化吸收,使每條生產線年產量達到了3000萬劑。這樣就為淘汰血源乙肝疫苗準備了條件,保證了全國新生兒及其他高危人群的免疫需要。


據國家疾控中心的數據,1992年以來,接種乙肝疫苗使約9000萬人免受乙肝病毒的感染,5歲以下兒童乙肝病毒攜帶率從9.7%降至2014年的0.3%,兒童乙肝表面抗原攜帶者減少了3000萬人。2012年5月,世衛組織證實我國實現了將5歲以下兒童慢性乙肝病毒感染率降至2%以下的目標。

我國“乙肝大國”的帽子已經被摘掉了,但徹底消除乙肝還有待時日。

甩掉“乙肝大國”的“帽子”


【本文內容摘自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新書《中國疫苗百年紀實》,標題略有改動。該書電子版內容,已在“學習強國”、“人民讀書”、“咪咕閱讀”、“亞馬遜”、“掌閱”等多個APP上線,開放讀者免費閱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