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賣菜月入30萬,單靠一部手機、一臺電腦、一個支架?

“歡迎大家來看我的直播,今天給大家直播的是我們家的番茄,看這番茄品相水亮水亮的,顏色也很豔麗,絕對新鮮,有需要的朋友可以聯繫我哦……”

一部手機、一臺電腦、一個手機支架,就是那麼簡單的三樣東西,可以讓一對賣菜的夫妻檔順利轉型自媒體人,在疫情期間成功躲避了疫情黑天鵝的轟炸,日進斗金。

夫妻賣菜月入30萬,單靠一部手機、一臺電腦、一個支架?

不知道大家在疫情嚴重期間都是怎麼買的菜,想哥當時住的小區完全是封閉式管理,外出買菜不方便,而且為了自身安全也很少出門,大多數都是選擇在超市線上下單買菜,拿到手的貨良莠不齊,在當時那種情況下,想想大家都不容易,就沒有過多的糾結。

但是後來看到小區社群裡有人在發“抖音賣菜直播鏈接”,我就點進去看了下,現場給大家展示的菜品看起來十分新鮮,我也就下了個單試一下,拿到手的菜質量如下圖,優秀!

夫妻賣菜月入30萬,單靠一部手機、一臺電腦、一個支架?

真的能賺那麼多嗎?

想哥慢慢和店家熟悉了起來,交談中瞭解到他們的“直播+菜品外賣”模式也很簡單:

老婆在家裡直播展示菜品,然後在微信上接單、結賬、標註送貨地址。

他老公選菜、送貨,並且每次把收貨的人拍一下,最後確單,免得產生誤會。

就這麼簡單的事,後來包攬了附近幾個小區的生活剛需,這裡給大家做一個簡單的計算:

如果每家下單平均100元左右甚至是更多,每天單量最低50單,一天下來最低都有5000元。

夫妻賣菜月入30萬,單靠一部手機、一臺電腦、一個支架?

他們是如何引流的?

  • 熟人:

在各個小區社群裡發送直播鏈接,搞定平時開店累計起來的人脈,在朋友圈每天更新菜品信息。並加上這樣一句話“疫情時期冒險賺點辛苦錢,我家菜保質保量,朋友們下單,我老公送到小區,全面消毒,保大家安心放心,轉發免配送費哦~”

單是一句“免配送費”就可以促進顧客轉發,並二次轉化客流。

夫妻賣菜月入30萬,單靠一部手機、一臺電腦、一個支架?

  • 抖音視頻“Dou+”

每天在抖音上發佈發佈2到3條短視頻,展示自己的菜品種類和新鮮度,並充100元的“Dou+”讓方圓5km內的潛在顧客隔天就能看見你一次,一週充3到4次,吸引更多精準客流。

對於帶貨賬號來說,抖音dou+利用得好,快速曝光自己的視頻、品質、賬號( 俗稱花錢買流量 ),盈利效果十分可觀。

具體操作可以參考想哥的抖音教程!

  • 直播

最開始直播間裡人可能不多,可能都是周邊的熟人,但是通過粉絲積累,從零到一,打造出了一個本區域的自媒體人+自己的小店,直播大量賣貨。

僅僅一個小區的人群就可以裂變,不用多,1000人很輕鬆實現,大家可以給這個夫妻果蔬店預測一下,他們的未來會賺哪些錢?可能賺多少錢?

夫妻賣菜月入30萬,單靠一部手機、一臺電腦、一個支架?

為什麼短視頻直播能大熱?

在消費決策中,貨物本身的價值正在降低,用戶對商品背後的心理滿足越來越重視。而直播則能跨越冷冰冰的商品,極大滿足用戶的心理需求。

於是,品牌方、渠道商、MCN、網紅、直播平臺、短視頻平臺等等,它們共同開啟了一個屬於全民的帶貨時代,並倒逼供應鏈不斷升級。

直播帶貨之所以能夠崛起,原因有多個。顯而易見的是用戶與流量的天花板,在全網流量焦慮中,直播帶貨是一塊窪地。

帶貨的本質屬性還是直播,所有內容型、大流量內容都在尋找更高的變現模式,而直播是所有變現方式裡效率最高的。

同時,直播帶貨也解決了圖文的信息差和購物體驗尚未被完全線上化的困擾,是搜索式向體驗式購物的跨越。

我是想哥,一個希望通過新媒體運營的方式,助力餐飲品牌跑贏時代,永遠屹立於風口的創業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