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考常識積累:黨史上的“第一”

今天給大家帶來的常識相關考點是:黨史上的“第一”。

  1、第一次對馬克思主義作系統完整介紹——李大釗

  在中國最早接受馬克思主義的是李大釗。1919年5月,李大釗為《新青年》主編了《馬克思主義研究專號》,並親自撰寫了《我的馬克思主義觀》一文,對馬克思主義的三個組成部分——政治經濟學、科學社會主義和唯物史觀的基本觀點作了系統介紹。這是中國人著作中第一次對馬克思主義作系統完整的介紹,它對毛澤東、周恩來等一大批先進青年瞭解並接受馬克思主義起了重要作用。

  2、第一個把《共產黨宣言》翻譯成中文——陳望道

  陳望道是第一個把《共產黨宣言》翻譯成中文,把這一著作全文傳入中國的人。他是浙江義烏縣人,1915年留學日本,1919年6月回國後,任浙江第一師範學校教師,積極從事新文化運動和宣傳馬克思主義的活動。1920年6月,他參加了陳獨秀等成立上海共產主義小組的活動。他於1919年底,完成了《共產黨宣言》的翻譯工作,1920年8月,《共產黨宣言》第一個中文全譯本公開出版。《共產黨宣言》等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的傳播對中國革命產生了重要影響。

  3、第一個共產黨組織——上海共產主義小組的成立

  1920年8月,陳獨秀、李漢俊、沈宏廬、楊明齋、李達等人經過反覆討論醞釀後,在上海發起建立了中國第一個共產主義小組(據回憶,當時不叫共產主義小組這個名稱,當時的名稱為“共產黨”,或“共產黨臨時中央”)。

  4、建黨史上的第一個宣言——《中國共產黨宣言》

  上海共產主義小組成立後,於1920年11月,制定了《中國共產黨宣言》。該宣言是為全國建黨提出的綱領性文件。在宣言中,明確提出了要為實現共產主義社會而奮鬥的理想和目的,闡明瞭無產階級革命和無產階級專政的基本思想。這是中國共產黨的第一個宣言,它曾作為當時收納黨員的標準,起過臨時黨綱的作用。

  5、第一次提出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綱領——中共二大

  中國共產黨第二次全國代表大會於1922年7月在上海舉行,大會的主要任務是要確定黨在現階段的革命綱領。中共二大的主要歷史功績就是,在中國破天荒第一次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綱領,為中國各族人民指明瞭現階段革命鬥爭的任務和方向。

  6、黨領導打響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第一槍——八一南昌起義

  1927年8月1日根據中共中央的決定,在周恩來為書記的中共前敵委員會和賀龍、葉挺、朱德、劉伯承等領導下,黨所掌握和影響的國民革命軍等武裝兩萬餘人,在南昌舉行武裝起義,佔領了南昌。這次起義打響了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第一槍,開始了中國共產黨獨立地領導革命武裝鬥爭和創建人民革命軍隊的新時期。

  7、第一次提出“槍桿子裡面出政權”

  1927年8月7日在漢口召開的“八七”會議上,毛澤東同志在發言中提出的。他指出,大革命失敗黨中央所犯的一個錯誤是不認識軍隊的極端重要性。他強調全黨“要非常注意軍事,須知政權是由槍桿子中取得的”。這是由中國國情特點決定的,即中國內部沒有民主,只能以革命武裝鬥爭為主要形式。無產階級只有掌握自已的武裝力量才能以革命的武裝反對反革命的武裝,奪取全國政權。這段話後來成為黨創建、領導和掌握人民武裝並進行鬥爭的行動口號。

  8、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地——井岡山革命根據地

  1927年10月上旬,毛澤東率領起義部隊到達湘贛邊界羅霄山脈中段的江西省寧岡縣茅坪。開始了創建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地——井岡山革命根據地。

  9、中國共產黨的第一個公開性機關刊物——《新青年》

  《新青年》月刊,五四時期和大革命時期最著名的革命刊物。1915年9月在上海創刊。在新文化運動中,以提倡民主和科學,反對專制和迷信;提倡新道德,反對舊道德;提倡新文學,反對舊文學,而對整個中國思想文化界的革命產生巨大影響。1919年以後,大量刊登介紹十月革命和宣傳馬克思列寧主義的文章。從1920年9月第八捲起,成為上海共產主義小組公開宣傳的機關刊物。中國共產黨成立後,《新青年》一度成為黨中央的機關刊物。

  1922年7月休刊。1923年6月復刊後改為季刊,成為中共中央的理論性機關刊物。1926年7月最後停刊,前後共出63期。

  10、中共誕生後創辦的第一個出版

機關——人民出版社

  1921年9月1日,中國共產黨在上海創辦了第一個出版機關——人民出版社。為了避免引起反動當局的注意,在出版社的書刊上故意印了“廣州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字樣。該社印行了《共產黨宣言》等10多種馬列主義叢書和其他革命書籍,對當時馬克思列寧主義的廣泛傳播產生了重要影響。1923 年,該社與《新青年》合併。


公考常識積累:黨史上的“第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