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最古老的1座圖書館,和黃鶴樓是“鄰居”,可惜已經光榮退伍

知識和文化,乃國之根本。在歲月平和的年代裡,好好讀書、發憤圖強,成了每個人理所應當都在盡力的事情。在戰爭和硝煙紛飛的年代,在不安穩的年代,還抱有對圖書的渴望和對知識的嚮往,稱得上是一件難得的事情。

也正因此,整個民族看起來才是有希望和有未來的的民族。這座清朝建立的圖書館便見證了這一切,儘管許多建築,隨著炮火紛爭遭到惡意破壞,慶幸的是這座文化的見證建築還能留存至今。

武漢最古老的1座圖書館,和黃鶴樓是“鄰居”,可惜已經光榮退伍

湖北省立圖書館當初由張之洞主持創辦,但現在位於蛇山南麓的省立的圖書館,其實是在1934年修建的。可以算得上是武漢最古老的圖書館建築,也正是它的修建,標誌著學習文化知識之風興起。

從它所處的環境來看,圖書館的背後便是蛇山背後,黃鶴樓就在它的東邊,登高處便能看到長江。在山水之間吸取知識,無不為文人雅士之樂趣。如此好的景色與風光,若是誤闖了,也會被誤會成是哪裡的公園景觀吧。這樣與自然相融的圖書館,似乎很難在武漢看到第二家了。

武漢最古老的1座圖書館,和黃鶴樓是“鄰居”,可惜已經光榮退伍

圖書館的外部建築風格,是典型的中國近代傳統建築風格,單看外形像極了中國的宮殿設計。琉璃的屋頂瓦片,飛簷峭壁的屋簷建築風格,建築的材料大多采用泥石和木質結構,以結實程度來看可以說是格外仔細。

當然也不可缺少的運用了中國古代建築的標誌-----硃紅色的橫柱。四周的牆面與窗戶上也刻有精美的雕塑圖案。有御龍騰翔、鳳凰于飛等中國傳統雕刻動物的標誌,整棟圖書館既顯得美觀大方,但又不失古色古香。建築風格在傳統的基礎上,又吸取了一些西方的設計,中西方風格相融合的典範。

武漢最古老的1座圖書館,和黃鶴樓是“鄰居”,可惜已經光榮退伍

從圖書館東側便可走向蛇山,蛇山作為首義公園的一部分,也擁有著和記錄著很多與武昌起義有關的紀念設施、名人故居等,這些都可不容錯過。雖然如今的圖書館並不如從前一樣再發揮著它的作用,有許多各式各樣新的圖書館,也在慢慢取代它的位置。

湖北省立圖書館剛建成不久,也曾設有過去的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因此這座建築的歷史意義和背後的歷史故事,都有它值得被深深挖掘和不被忘記的意義。

但湖北省立圖書館在曾經知識稀缺的年代,給人們提供知識和文化,這樣的記憶是不可被磨滅的。在如今各種古建築被頻繁打卡之時,更不可錯過這座歷史和文化都同時見證過的建築,存在即為合理。

武漢最古老的1座圖書館,和黃鶴樓是“鄰居”,可惜已經光榮退伍

如今雖然它年久失修,也沒有了往日的輝煌,可是它的存在告訴了人們在艱難的時代依然還有人在不放棄知識,在努力學習。那麼在如今太平且安逸的年代,努力學習和進行知識儲備,更是理所當然應該做的事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