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州融媒人馬凱下沉一線 申請入黨踐初心 90後小夥“疫”線成長

  疫情發生以來,副中心融媒人奔赴疫情防控最前沿,奏響抗疫宣傳“最強音”。在抗擊疫情的戰場上,全區數百名下沉幹部挺身而出,奮戰在最艱苦的防疫一線。在這支鋼鐵隊伍中,也活躍著融媒人的身影。


通州融媒人馬凱下沉一線 申請入黨踐初心 90後小夥“疫”線成長


  馬凱是融媒體中心下沉幹部中唯一的90後,負責財務工作的他勤勉可靠,是同事們心中踏實穩重的大男孩。下沉潞源街道後,馬凱面臨的第一個難關也是打電話。“有時會遇到居民的反問、抱怨,一時間我都不知道怎麼回答,我打電話習慣用免提,這種情況被同事聽到,心裡還有點不好意思。”馬凱撓撓頭說道。

  尷尬過後,馬凱總會第一時間進行反思,我是不是語氣有些硬?再親切一點會不會好一些?這個階段居民有情緒可以理解,解釋的時候態度柔和一點應該更好。這樣想著,馬凱又繼續撥通下一個電話,再遇到類似問題,他會主動為居民做心理輔導,耐心解釋,如果居民有實際困難,他還會了解情況反映給相關部門,幫助解決。

  3月10日這天,是馬凱28歲的生日,父母打來電話,說備好一桌飯菜為他慶祝,但是恰好當天下午5點至7點小區門口站崗值勤是他的班。“能不能和其他同事商量商量,換個班?”父母在電話那頭問道。馬凱搖了搖頭,“大家這段時間都很辛苦,不忍心麻煩他們。”

  下午5點,馬凱準時來到小區站崗值勤,測溫、登記信息,動作嫻熟。身旁一位小區志願者聊天中得知今天是他生日,便拿過體溫槍讓他先回家:“生日一年就一個,這裡我幫你盯著。”“聽到這話的時候我心裡真的很感動,這麼多天值勤下來,和小區的志願者大叔阿姨們已經很熟悉了,但是這就是我的工作,不到最後,我絕對不會走的。”婉拒了志願者的好意,值勤到7點過後,馬凱才踏上回家的路,到家已經8點多,熱騰騰的飯菜旁是父母期待已久的眼神,這個生日終於過上了。

  馬凱已經參加工作六七年,工作表現突出,但遲遲沒有入黨,同事朋友有時會關切地問起。“入黨這個事情對我來說很重要,始終覺得自己還不夠資格,需要更多的學習和鍛鍊。”但就在上週,馬凱向組織提交了厚厚一沓的入黨申請書,清秀的字體寫滿了他對黨的理解和此次疫情的感受。“這次下沉中,我看到了太多太多優秀的黨員,深受感動,希望可以做像他們一樣的黨員,所以提交了入黨申請書。”馬凱說。一個個細節,一份份責任與擔當,深深打動了馬凱,他決定要入黨,一刻也不能等。提交入黨申請書後,他和平常一樣繼續投入到緊張的下沉工作中,但不一樣的是,內心裡有了別樣的希冀。

  白天在潞源街道上班,午休時間或輪休時,馬凱便插空回到融媒體中心處理財務工作。“我手上可是掌握著‘財政大權’,不能讓大家沒飯吃啊!”面對繁忙的工作和三點一線的固定模式,馬凱始終微笑著,“雖然辛苦,但我所做的,與前往武漢的醫護工作人員相比,真的沒什麼。

  通州區融媒體中心記者 陳施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