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分析稱,如果“斷斷續續的”社會隔離有用,那麼特朗普政府可能採納,因為這總比全國性的長期隔離、經濟停滯來得好。
面對狡猾的新冠病毒,長期且廣泛的封鎖真的有用嗎?
對此,哈佛大學公共衛生學院3月24日上週二發表了題為《遏制COVID-19流行病的社會隔離策略》的研究,其中詳細介紹瞭如何避免長期、全國範圍的封鎖來對抗COVID-19大流行的最佳策略。這一團隊呼籲通過“間歇性”封鎖和“廣泛監控”,以減少傳播並防止醫療系統崩潰。
主持這項研究的Stephen Iissler等學者認為:
單純依靠一段時間的保持社交距離措施是不夠的。在計算機模擬的場景中,當社交距離措施暫停,感染又會再次出現。
根據這項研究,計算機通過模擬其他流行病的傳播場景,指出長期封鎖並非最佳方案,因為感染病例將仍然會一波波出現。
該研究說,按照目前的狀況,在美國一些感染病例較少的地區仍然可以繼續維持正常的生產生活,而其他遭受重創的地區則需要執行遠距離社交、甚至減少出門的公共衛生命令,以降低醫療體系崩潰的風險。
這項研究稱,這種流行病可能在今年夏天消退,但可能在今年秋天再次捲土重來:
根據數學模型,我們的評估認為,僅僅一次干預措施不足以將COVID-19的患病率維持在美國的重症監護能力之內。
該研究提議,特定區域每隔20周實行“間歇性疏遠措施”,就像水龍頭一樣開啟或關閉,直到2022年:
間歇性疏導措施可以保持對該病的控制。如果沒有其他干預措施,這些措施可能在2022年之前是必要的。增加對重症的監護能力可以減少這種病毒流行的持續時間,同時確保重症患者得到適當的護理。
至於如何確認哪些地方需要每隔20周就間歇性隔離,該研究指出,需要看當地每10萬人口中的病例數是否超過37.5例。研究人員指出,這一估算的閾值是美國醫療系統尤其是ICU床位不至於崩潰的上限。
此外,該研究還指出,需要利用大數據和“廣泛監控”來監控民眾是否遵守社會疏遠規則。這樣做的目的,也是能夠確保某些地區的重症監控能力不至於崩潰。
如果這項研究確實有助於長期控制疫情,那麼“斷斷續續的”社會隔離可能成為現實,也有分析稱,特朗普政府為了避免美國長期陷入蕭條而接受這樣的措施,因為這總比全國性的長期隔離、經濟停滯來得好。
閱讀更多 選股寶APP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