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中國科大少年班能培養出曹原

为什么中国科大少年班能培养出曹原

中國科大少年班

適合學生的,才是最好的

@文 | 本刊記者 董鐵瑩

去年年底,世界頂尖學術期刊《自然》雜誌發佈了2018年度科學人物榜單,位居榜首的是1996年出生、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少年班畢業、現在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攻讀博士的中國學生曹原。

曹原發現了讓石墨烯實現超導的方法,“當兩層平行石墨烯堆成約1.1°的微妙角度時,就會產生神奇的超導效應”。

为什么中国科大少年班能培养出曹原

曹原本人不僅成為以第一作者身份在該雜誌發表論文的最年輕的中國學者,他的發現還開創了物理學一個全新的研究領域。曹原因此被《自然》雜誌稱作“石墨烯的駕馭者”。

曹原的新聞一經報道,瞬間刷爆朋友圈,在社交媒體上也引發青年群體的熱烈討論。

“這才是我們中國青年該有的榜樣”

“大國崛起背後真正的脊樑”

“同為96年生人,而我還在為了後天的英語考試擔憂,好慚愧”

“比你優秀的人不可怕,可怕的是,比你優秀的人比你還要努力”⋯⋯

成功絕非一日之功。事實上,曹原在中國科大少年班學習期間,就已經開始跟隨導師進行石墨烯方面的研究。

而少年班“因材施教”“教學相長”“基礎與創新並重”的辦學理念和個性化培養模式,也為鼓勵和激發年輕人更多的原始創新提供了豐沃的土壤。

中國科大少年班培養出了諸多知名校友,如駱利群、莊小威、張亞勤、尹希、曹原等。截至2018年,少年班共畢業4140名本科生,90%以上考取國內外研究生。

一大批優秀畢業生在國內外著名學府、科研機構脫穎而出,成長為國際一流的科學家,其中包括5名中外科學院的院士。許多人在IT、金融、製造等行業也取得令人矚目的成就,為社會經濟發展作出了突出貢獻。

有評論稱:“這樣的人數還不如現在一所普通大學一年的畢業學生數,而僅僅這些畢業生,其中的大多數已經都成為各個領域的佼佼者,高端成材率相比於一般高校而言實在是高得驚人。”

創立40年來,中國科大少年班培養出這麼多各界精英青年絕非偶然,背後是其教學理念和培養機制在發揮關鍵作用。

為此,《中國青年》雜誌記者專訪了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少年班學院院長陳暘教授,聽他來談一談少年班是如何培養中國青年的創新精神,如何引導更多的年輕人選擇自己真正喜歡的事業,或許會給我們帶來啟發和思考。

为什么中国科大少年班能培养出曹原

少年班學生入學以後,是不分專業的,我們會要求他們首先打好數理基礎、強化科學思維的能力。

為了以後和各專業無縫銜接,我們的數學物理課程都是參照數學學院和物理學院的要求設置的,比其他學院的數理課要學得更深一些。

然後學生再基於個人愛好和特點,通過學習體驗和在與不同專業老師交流的過程中,找到對某個學科真正的興趣,進而選擇未來可能想從事的領域,也就是專業。

在這個過程中,如果學生進入一個專業後感覺不是特別合適,他也可以再轉到另一個專業,直到他確認找到真正喜歡並適合從事的領域。

我們相信,每個學生只有對他自己喜歡做的事,才能夠發揮內在的動力,從而有可能做到卓越。這其實就是少年班多年堅持的注重基礎“寬、厚、實”、專業“精、新、活”的寬口徑個性化人才培養模式。

以曹原為例,我們招生組在深圳見到他時,他正在學習化學競賽的知識,經過一番瞭解,我感覺這個學生各方面素質很不錯,便鼓勵他積極報考中國科大少年班。

我們關注一個學生,主要看他的創新能力和發展潛質。他後來以高分錄取到少年班,開始學習以後,又逐漸發現自己對物理更感興趣,於是轉到了物理這個領域。

但他在中學參加化學競賽的經歷以及在少年班學習《化學原理A》這門基礎課程的知識,對他今後的研究也是有莫大幫助的。而當曹原研究石墨烯這種很大的分子時,恰恰因為他有良好的化學知識背景,反倒可以駕輕就熟。

再比如我們有個學生哈佛大學剛畢業,現在聖地亞哥大學做教授。這個學生剛進入少年班時選擇數學系,學習半年後發現想去學化學,於是轉到了化學系。當然她轉系並非草率,她的成績在哪裡都是優異的。

學習了一年之後,她感到化學也不是她的興趣所在,又轉去學統計,現在她做了生物統計系的教授。她在少年班學習期間換了3個方向。而我們也願意給學生提供這樣一個寬鬆的成長環境,允許他們通過不斷認知,最終找到自己人生的方向,相信這樣才能激發創新。

我們有一句話叫作:“科大有37個本科專業,少年班學生可以選38個”。為什麼呢?比如說有些交叉學科,學生選幾門物理專業核心課程,再選幾門化學或其他專業核心課程交叉起來,形成新的交叉專業。

此外,學校會提供很多好的學習交流機會。曹原在學校時會很主動地去參加各類講座,出國交流的機會他也積極爭取。他是我們學校第一個在本科階段就進行兩次出國交流的學生,分別去了牛津大學和密歇根大學。

出國進行學術交流,並非立竿見影的事,而是潛移默化地拓寬了學生的認知能力和國際視野。

從2010年開始,除了少年班,學院又增加了創新試點班。因為我們認為高三階段是一個知識學習的重複階段,而很多學生實際上對重複學習不感興趣。且這種為了熟練而重複學習的過程,極容易損害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創新想法。

創新班就是希望探索中學與大學的銜接,完善和創新教學和培養模式,培養學生具備更好的創新能力。

我們在培養學生方面的做法,概括地說,就是以學生為主體,給他們提供一個平臺,進行貫穿大學全程的、將課程學習和科技創新活動有機融合的培養。

簡單地說,就是為了讓他們儘可能自由地沿著“興趣”去發展,進而避免任何可能的功利性因素。

因為一旦有了功利性因素,這些科研經驗尚淺的學生就有可能傾向於去選擇一些短平快的項目,挑一些簡單的去做,進而可能失去大膽想象的勇氣和創新精神。

我們提出過一個目標,是希望少年班培養的學生能夠成為未來中國乃至世界上學術界、產業界科技創新的領軍人物。

我們努力給學生創造最好的平臺,學校能做的事情,學校努力去做;學校不能解決的,我們可以通過國際合作、校企合作來解決。

打個比方,傳統的辦學,好比經營食堂,學生只能從所提供的菜式裡去挑選。現在我希望辦學能夠像開個沒有菜單的飯店,學生點什麼學校都能夠做出來。做不出來通過校際交流、國際交流,最終滿足學生的各項發展要求。

我們創造機會讓他們長成參天大樹。

原載於《中國青年》2019年第3期

審發:劉博文

歡迎轉發至朋友圈

为什么中国科大少年班能培养出曹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