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記侵略中國,只看御馬姿態:美國人的馳名“雙標”

文|蕭西之水

1932年洛杉磯奧運會對於日本來說有著非比尋常的意義。這一時期日本軍隊的侵略鐵蹄剛剛踏入中國東北,政府急需給國民打一劑強心針,讓日本人認為“我們能贏”。正因如此,日本政府不再像20年前那樣對奧運會愛搭不理,而是出資10萬日元 (相當於如今1.5億日元,約合1000萬人民幣),再加上民間募集的10萬多日元,一併補助給運動員。

靠著充足的資金支持,日本派遣131名選手參加洛杉磯奧運會,最終獲得7金7銀4銅的成績,令人大喜過望。而在洛杉磯最為大放異彩的,便是日本貴族軍人西竹一男爵騎著愛馬“天王星”一舉斬獲馬術場地障礙比賽的金牌。其優雅的御馬姿態甚至讓在場美國人一度忘記日本正在侵略他國,而紛紛喊著“Baron Nishi”(西男爵),之後甚至獲得洛杉磯榮譽市民稱號。

奧運會讓日本充分展現國家形象,也讓日本政府進一步明確了申辦1940年奧運會的決心。不過他們的對手除去芬蘭首都赫爾辛基之外,還有同樣急需奧運會的意大利首都羅馬。當然,羅馬的背後就站著意大利獨裁者本尼託·墨索里尼。

忘記侵略中國,只看御馬姿態:美國人的馳名“雙標”

1932 年洛杉磯奧運會,日本貴族軍人西竹一男爵騎著愛馬“天王星”一舉斬獲馬術場地障礙比賽的金牌

墨索里尼是記者出身,非常看重體育運動對於凝聚國民意志,鞏固法西斯獨裁統治的重要性。事實上1930年代前後,墨索里尼就把當時還不受關注的男足世界盃引入意大利,斥巨資招募烏拉圭、阿根廷等地的優秀足球運動員,打造強大的意大利足球隊並接連奪得1934年、1938年兩次世界盃冠軍,當時引發的狂熱情緒讓意大利人迄今都對足球運動情有獨鍾。一個廣為人知的故事最能說明墨索里尼的重視:1934年世界盃決賽時,意大利隊曾0:1落後於東歐強隊捷克斯洛伐克隊,中場休息時收到這位獨裁者發來的“勝或死”三字箴言,於是下半場發力逆轉為2:1取勝。

為爭取1940年奧運會主辦權,意大利獨裁政府迅速在羅馬推動基礎設施建設,大量體育場的新建與改建工作持續推進。比起東京,羅馬距離歐美人更近,運動員不需要跨越半個地球,而且地中海氣候也顯然比夏季高溫多雨的東京要強得多,故而羅馬的出現讓日本人倍感形勢嚴峻。

日本選擇以談判方式解決。1934年12月,國際奧委會日本委員副島道正伯爵私下前往意大利與墨索里尼直接談判,希望他能夠下令羅馬退出1940年奧運會競爭之列,而且作為交換,日本願意全力支持羅馬申辦1944年奧運會。這當然不是一個容易達成的任務,畢竟納粹德國即將於1936年主辦柏林奧運會,那麼法西斯“前輩”墨索里尼自然倍感焦急,也對1940年奧運會勢在必得。雖然墨索里尼口頭上答應日本的請求,但意大利並沒有停止申奧腳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