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煙閣首,無雙謀臣

唐朝是我國曆史上非常重要的一個朝代,從唐朝建立到貞觀盛世,這其中既離不開帝王個人的勵精圖治和通達睿智,也離不開朝中某些大臣的忠心直諫和勤奮努力。長孫無忌作為唐初的一名重要朝臣活躍在這一時期的政治舞臺上,他在政治上的一系列活動對唐初的整個政治態勢產生了很大影響,這其中既有積極影響,也不乏消極影響。因此,本文在蒐集長孫無忌政治活動史實的基礎上,進行分析其對唐初政治發展的影響。

長孫無忌(597~659),字輔機,河南洛陽人,其先世源於北魏皇族拓跋氏,鮮卑貴族實行漢化政策後,因其先世曾擔任過宗室長,故改姓長孫氏。長孫無忌的祖父長孫兕,曾任北周左將軍,父親長孫晟,則為隋朝右驍衛將軍,母親是隋朝洮州刺史高勵之女,治禮郎高士廉之妹。長孫晟早卒,留下長孫無忌和妹妹,境遇非常孤單,後被舅舅高士廉所收留撫養。高氏當時是渤海著名的衣冠右性,從曾祖到父輩歷任北魏、北齊、隋朝顯官。

凌煙閣首,無雙謀臣


1輔佐李唐

高士廉對於識人非常具有慧眼,早在李淵父子起兵之前,就發現李世民具有非常人之相,當時便把長孫無忌的妹妹許配給了李世民。長孫無忌和李世民年齡相仿,兩人從小交往友善,再加上這麼一層姻親關係,兩人的交往越來越密切。後來,李淵父子於晉陽起兵,攻佔長安,長孫無忌便投到李世民麾下,開始了他的政治生涯。

從跟隨李淵父子於晉陽起兵叛隋,到建立唐朝,再到統一天下,長孫無忌一直追隨李世民東征西討,但卻沒什麼顯赫之功,直到玄武門之變,長孫無忌才開始在政治舞臺上顯露頭角。因為長孫無忌在玄武門兵變中立下了汗馬功勞,所以李世民以其為心腹大臣,稱長孫無忌為“佐命元勳”。從此以後,長孫無忌便開始輔佐李世民。

凌煙閣首,無雙謀臣


2玄武門之變

義寧二年五月,隋恭帝禪位,李淵即位,改國號唐,年號武德,定都長安,李淵遂在關中重建了地主階級的封建王朝。隨著統一戰爭的節節勝利,封建統治集團內部矛盾日益加劇,這主要體現在太子李建成和秦王李世民爭奪太子之位問題上。由於太子李建成經常在長安輔佐李淵處理軍國大事,而秦王李世民經常領兵出征,並且戰功赫赫,威望甚高,“遂有奪嫡之志,不甘心於藩王從屬”。當李建成看到李世民勢力日益強大時,心中自然產生不安,遂聯合齊王李元吉結成宮府集團,試圖以此來削弱秦王李世民的勢力而保住自己的太子之位。這樣,兄弟之間爭奪皇位繼承權的鬥爭不斷升級且矛盾日益尖銳化,最終導致了兄弟之間兵戎相見、自相殘殺的宮廷政變——玄武門之變。

長孫無忌作為玄武門政變的重要參與者,充分發揮了其籌劃謀略才能。在醞釀兵變時,長孫無忌態度堅決,竭誠勸諫,“日夜勸世民誅建成、元吉”。在準備政變時,長孫無忌日夜奔波,聯絡內外。政變之時,他更是臨危不懼,隨秦王李世民等人親至玄武門內討殺李建成、李元吉。由於精心策劃加之秦王府眾將士奮力拼殺,秦王李世民最終成為玄武門之變的大贏家。李世民之所以能夠坐上太子之位,與長孫無忌的盡心盡力、出謀劃策密不可分,可謂是立下了汗馬功勞。

凌煙閣首,無雙謀臣


3遍修《貞觀律》

唐太宗李世民剛一即位,鑑於原來的《武德律》已不能適應當時形勢的需要,便任命長孫無忌、房玄齡、杜如晦和幹志寧等十九人在《武德律》的基礎上修訂新的法典,經過前後將近10年的努力,終於於貞觀十一年(637年)修成新的法典,頒行天下,是為《貞觀律》,共12篇,500條。

在論述法律的作用和禮治的關係時,長孫無忌主張“德主刑輔”。長孫無忌闡述治國的根本不在於刑罰而在於禮治。雖然主張以禮治為本,但是並不意味著放棄刑罰,而應該是禮刑結合,兩者相輔相成。禮是刑罰的前提,而刑罰是禮的輔助工具,禮之所去,刑之所取,出禮則人刑,即所謂,“德主刑輔”。長孫無忌認為:法律作用和道德教化的作用,既不是對立的,也不是割裂的,而是互為一體,融成一團的。

凌煙閣首,無雙謀臣


4貪權戀勢

由於貞觀後期,太宗對長孫無忌特別寵信,使得長孫無忌的權勢與日俱增,而長孫無忌為了發展和鞏固自己已有的權勢和地位,必須要使自己能夠操控太宗駕崩後的皇帝人選。長孫無忌需要的是一個懦弱聽話而不是精明能幹的人來繼承帝位。因此,他從一開始就看重了生性懦弱、無所作為的晉王李治,而堅決反對精明能幹、難以駕馭的魏王李泰當選太子。後來,太宗想要改立具有文才武略的吳王李恪為太子時,長孫無忌也是百般反對。儘管太宗知道晉王李治難以守住天下,但是在長孫無忌已形成的黨羽和權勢面前,只好妥協,希望能夠通過長孫無忌的忠心輔政來守住大唐基業。

臨終之時,太宗召長孫無忌和褚遂良入宮,選中長孫無忌為首要顧命大臣,說:“朕今悉以後事付公輩,太子仁孝,公輩善輔導之!”又對李治說:“無忌、遂良在,汝勿憂天下”。唐太宗以此示意長孫無忌和褚遂良二人在李治登基後,盡力輔佐李治處理朝政事務。太宗駕崩後,李治即位,是為高宗,高宗為感謝長孫無忌的擁立之功,進封“無忌為太尉兼檢核中書令,知尚書、門下二省事”。長孫無忌集軍政大權於一身,實際上已破壞了唐初設三省長官分享權力、互相制衡的常規。長孫無忌又憑藉修律令的總領身份,獲取了立法權和司法權,從而控制了官吏的任免權,任用一些親朋黨羽,除掉一批異己勢力,進而大權獨攬,“天下畏其威”。高宗此時也只能任其擺佈,不敢也無能與其抗爭。

凌煙閣首,無雙謀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