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人生就是經歷“浮華”後的重生


《人生》:人生就是經歷“浮華”後的重生

小說:《人生》

01

當我看完《人生》最後一行的文字時,在我腦中揮之不去的是高加林淚流滿面地撲倒在德順老漢腳下,雙手拽著兩把家鄉的黃土,聲聲呼喚著“我的親人啊”。曾近一切瘋狂的“輕舉妄動”都淹沒在這一聲聲包含悔恨和深情的呼喚之中,曾經縣城和大城市的花花世界都在高加林的心中漸行漸遠……

那一刻我深深地感受到:一個曾經幻想追求更高生活的寒門子弟,在經歷了不堪回首的繁華之後,選擇了自己的重生。

在無法選擇的時代背景面前,人人都想衝破時代和社會加諸我們身上的枷鎖。我們瘋狂的造夢,不斷地追求自己想要的人生,這本無可厚非。特別是像高加林這樣擁有才華的寒門子弟,我們迫切需要實現人生的逆襲,這也是這個社會評價一個寒門子弟成功與否的標杆。

因為如此,我們千千萬萬個出身寒門的平凡人,極力追求更高的人生,我們持續的艱苦的奮鬥,希望能衝破社會的桎梏。在奮力前行的過程中,有多少人漸行漸遠,直至走入了死衚衕,深陷其中無法自拔。而其中只有少部分的人能從迷失中找到來時的路,回到起點,追求真實的人生,實現自我的重生。

在《人生》一書中,高加林和巧珍是本書中濃墨重彩描寫的人物。我們之所以期待,是因為我們從他們身上看到了自己跌跌撞撞,一路攀爬的樣子。我們之所以感動,是因為我們也像他們一樣,希望在一身傷痕之後,能走回來時的路,走回真實的人生。


《人生》:人生就是經歷“浮華”後的重生

高家林和林巧珍

02

高家林和巧珍是那個本本分分的鄉村的活躍分子,他們都是不向時代低頭的激進者,他們極力掙扎著衝破現實的牢籠,試圖掙脫家庭 背景和社會資源的侷限,扭轉自身的命運。在路遙的筆下作為一個女子的巧珍,她性格剛硬敢於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同時她又時刻不敢離開這片土地,時刻不在提醒自己與高家林的區別。


《人生》:人生就是經歷“浮華”後的重生

林巧珍

巧珍讓我們欽佩的是在於她的剛強。作為一個因為家庭因素不能讀書識字的女子,她並沒有因為自己文化低下而完全屈服於現實。反而激發了大膽突破文化程度和小農視野的限制,她在心裡深深的迷戀著有高文化的農村優秀青年高家林,甚至於在高家林第一次進城趕集賣白饅頭時,她大膽地向高家林表明瞭自己的愛意,收穫了自己追求的愛情。

為了跟家林匹配,她不顧世俗的眼光,大膽的改變自己。當家林跟她說:巧珍你要學會刷牙。巧珍便不顧村頭村尾的議論,不顧父親的咒罵,當著眾人的面第一次刷牙,哪怕被嘲笑滿嘴是血,她依然是幸福的。因為她對理想的堅持和對愛情的忠貞。

巧珍讓我們感動的是在於她理性。在路遙筆下這個農村文盲女性,在追求理想的過程,明顯表現出了比主人公高家林更多的理性。當她沉浸在與高家林的愛情中時,她又時常提醒自己不能阻擋高家林的進步,她甚至鼓勵高家林要去追求城市的生活。也許在她心中已經預想過很多次高家林離她而去的場景。

所以,當高家林在追求理想過程中逐漸迷失自己,背叛了這段愛情時。這個沒有文化的女子表現出了驚人的理性,沒哭沒鬧而是忍住了心中痛苦,祝福她心中的所愛。當高家林落魄時,她沒有聽從大姐的建議:離開老實人馬栓繼續追求在高家林。而是選擇幫助高家林,但是卻是把心安放到了老實人馬栓身上。

因為在經歷了曾經的甜蜜與瘋狂之後,她比高家林更早的迴歸了理性,一個沒有文化的女子比有文化的高家林更早看清了理性與現實。當她決定走出失去高家林接受老實人馬栓的那一刻,巧珍的人生就已經重生了,她今後的生活一定是更加美好的。因為她的人生是有根基的,她沒有離開她熱愛的土地,她懂的人生需要理想更需要理性。


《人生》:人生就是經歷“浮華”後的重生

高家林與黃亞萍

03

高家林的心要比巧珍飄得更遠,他滿腹才華,他對於浮華世界的追求更加的瘋狂,近乎走火入魔。當他被高明樓用權力的手段奪走自己的工作時,他內心的自尊心被極大地激發,把對追求城裡的生活簡單的當成自己的理想,以此當成實現自己才華和抱負高明樓這些人的手段。

這就使得高家林中毒更深。當他和巧珍在一起時,他既享受著愛情的甜蜜又深深責怪自己對浮華世界追求的背叛。所以當他有一天走進他心心念唸的縣城並且成為了其中一份子時,他內心的狂熱被極大地激發。離開巧珍是理所當然,迷失自己真正的追去是必然,接受黃亞萍的愛也是意料之中。

可惜這一切美好就像泡沫一樣儘管在陽光下是那麼的美麗,耀眼,但是卻是短瞬即逝的。因為泡沫是虛空的,哪怕飄上天空也會咋陽光面迅速破滅。當高家林沉浸在縣城生活的美好之中,他越走越遠,就像飄上天空的泡沫,在現實的照耀下,迅速破滅。

因為這一切的美好都是浮華世界,都是建立在無根無本的基礎上。

作者路遙是深深紮根農村大地的作者,在《平凡的世界》中他表達了對貧寒子弟追求廣闊人生的支持,在《人生》中他則表達了對貧寒子弟追求理想的思慮,他要表達的是貧寒子弟追求廣闊的人生是需要立足現實的,需要在經歷“亂花漸欲迷人眼”的浮華世界後仍然能找到自己來時的路,實現人生的重生。高家林在泡沫破滅後,他灰溜溜的回到農村,那些樸素鄉親的關心、巧珍的關愛以及德順老漢的尊尊教誨。當高家林雙手緊握黃土淚流滿面呼喊著“我的親人啊”,他的人生得到了迴歸,得到了重生。

親人是生養我們的土地;是這片土地上的父老鄉親;是我們夢開始的地方。當我們追求廣闊的人生時,不能離開“親人”。更為重要的是哪怕“浮華的世界”包圍你,也要在迷失之後努力實現人生的重生,找回夢開始的地方,不要讓夢想成為幻想,成為無根的泡沫。


《人生》:人生就是經歷“浮華”後的重生

人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