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階段,A股的長期、中期、短期分別有哪些機會?

之前的文章中,我們明確了我們現在處於歷史的“左側”:

找到了“位置”,我們再來說“方向”。

週六,我給挖礦小組的同學分享了一個觀點:

就像佛教徒信仰釋迦摩尼,基督徒信仰耶穌一樣。不同流派的投資者往往會有不同的信仰。

簡單來說就是:短期看預期,中期看(行業)趨勢,長期看價值。

現階段,A股的長期、中期、短期分別有哪些機會?

詳細的就不多說了,未來,在說機會的時候,我會明確給大家說一說究竟是短期、中期還是長期機會。

1,長期:

主要是指1年以上的投資,方法很簡單,逢低買入消費白馬(茅臺,五糧液,恆瑞醫藥等等)耐心持有就行了。

2,中期:

主要是指1個月-1年的投資。主要尋找行業趨勢向上,板塊走勢向上的方向。

比如目前,最確定的中期機會是“基建”和“消費”。

詳細的邏輯在之前的夜報中我都分析過,簡單來說就是:

無論是為了“穩增長”,還是為了“穩就業”,基建和消費將會是政策的發力重點。

1)消費

市場預計,未來將會增加9500億財政赤字;特別國債也將主要用於刺激消費。

如果未來政府加強對汽車和家電消費的減稅和補貼,那麼可促進2季度以後的消費增速回升到10%左右的水平,從而有效彌補1季度消費的大幅跳水,實現全年5%左右的消費增長。

週末的催化劑不少:

截至3月27日,約有16個省(直轄市)發放了總數超過42.73億元的消費券。二季度的消費數據有望得到恢復。

現階段,A股的長期、中期、短期分別有哪些機會?

週末有媒體報道:杭州2983萬消費補貼已帶動消費4.53億,拉動效應達15倍。

可見,發消費券對於消費的拉動作用是立竿見影的。

2)基建:

如果地方政府專項債的規模能增加1.05萬億到3.2萬億,同時把投向基建投資的比例從30%提升到50%,再考慮一倍的社會資金參與,就可以新增2萬億的基建投資資金,2020年就可以實現10%左右的基建投資增速。

週末關於基建也有一些催化劑。

比如:

廣東省工提出,廣東全面提速5G網絡建設,確保2020年三季度末提前完成4.8萬座5G基站建設計劃,力爭2020年全省建設6萬座5G基站。

所以,從現在開始,一直到年底之前,新老基建和新舊消費都將處於向上的景氣週期。

對於中期的大機會,投資的方法只有一個:每次回眸都令人心動;每次調整都值得上車。

3,短期

主要是指1個月以內的投資,短的可能也就兩三天。投資方法主要就是“買預期,賣現實”。

比如,未來兩週的一個短線機會,是埋伏一季報預告超預期的股票

4月10日之前,創業板強制披露一季報預告。

4月15日之前,中小板、深圳主板有條件(業績同比上升或下降50%以上)披露一季報預告。

現階段,A股的長期、中期、短期分別有哪些機會?

由於,受新冠疫情全球爆發影響,A股一季報整體低迷在所難免,那麼那些業績亮眼公司將會具有稀缺性。

從現在已披露出來的板塊,正增長的公司主要兩類,一類是疫情受益板塊;另一類是疫情影響傳導較慢的板塊,如消費電子、光伏、半導體等。

我覺得最好的機會應該是:既在中期趨勢上,同時短期業績預告可能超預期的。

比如:

基建板塊的鋼結構,5G,雲計算等相關股票一季報超預期的可能性很高;在家消費的食品飲料大概率也不錯;疫情受益的遊戲,雲辦公,醫藥等也會不錯。

對於疫情影響傳導較慢導致一季報正增長,但實際受海外疫情影響較嚴重的板塊,要注意迴避,如消費電子、光伏等。

現階段,A股的長期、中期、短期分別有哪些機會?

其他消息簡單關注下:

1,證監會核發4家企業IPO批文。利空指數和次新股。

2,國際油價繼續下挫,利空石油產業鏈。

3,法國向中國採購10億口罩。利好口罩股,但不建議參與。

4,3月31日,3月官方製造業PMI將公佈。相比2月份,應該會好一點。

5,領導在浙江考察調研。先後來到寧波舟山港穿山港區碼頭、北侖大碶高端汽配模具園區,瞭解港口和園區企業復工復產情況。應該會刺激浙江本地股漲一下,但只是短線機會。

今天就說這麼多,接下來留言區見。


投資私募內刊,解讀最新消息,分析板塊投資邏輯,提示機會提醒風險,歡迎加入私募內刊圈子

投資思維1剖析牛市熊市轉換規律,揭秘股價漲跌影響因素,更多內容歡迎點擊左下角《投資思維入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