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確診病例已超10W+,你認為會在短時間內遏止住疫情嗎?

依然本色


不能!美國是個私有制的公共衛生防疫體制,只有局部的防疫能力。對這次新冠病毒的整國全部疫情擴散蔓延,只能眼睜睜看著。按美國人不戴口罩,喜歡聚會不願隔離和美國的防疫物資奇缺,醫院私有不願投入,財政虧空無錢投醫等綜合因素來看,美國疫情是無能力可控的。當然如果中國施救應另當別論。

目前美國確診病例每天數倍增加巳難控制。去年的所謂流感,現今已沒有見到了,全部變成了新冠肺炎。這種流感的新冠肺炎是三千多萬計算,今後的擴散蔓延只能將美國推向死亡的深淵,美國的私有化永遠也無法完成對它的控制!





雲裡深處


美國現在是世界疫情的震中,已有104007人被確診,其中1702人死亡,病死率1.7%。確診人數與昨日相比,飆升2萬多例,創下世界之最。美國疫情很嚴峻,世界人民都為美國捏把汗。


但特朗普是個“樂天派”,他說美國疫情將很快過去,四月中旬就可以復工復產了。說好聽些特朗普是無知者無畏,說難聽些就是信口雌黃,一派胡言。

美國疫情今日之所以會蔓延50州,確診人數突破10萬,位居世界第一,有人戲稱這是馬雲的功勞,正是馬雲捐贈50萬份試劑盒,使美國的檢測能力一步登天。副總統彭斯也說,截止3月26日,美國共檢測55.2萬例樣本,把很多隱藏在人群中的新冠肺炎患者挖出來。



檢查能力提高是美國確診人數激增的一個原因 ,另一個原因是美國前期隔離和防控措施相對滯後所造成的。究竟現在有多少人感染,誰也說不清楚。美國因為防疫物資緊缺和床位的不足,很難做到像中國那樣,應收盡收,應治盡治。紐約政府不得不要求那些輕症患者回家自我隔離,甚至在醫院出現了兩個患者共同一臺呼吸機的情況。


隨著美國檢測能力進一步提高,未來幾天,會有越來越多的人被確診,美國的醫療系統將會處於崩潰的邊緣。因為防疫物資的短缺,美國一些醫院的醫生不得不用垃圾袋做防護服,以病毒的超強傳染力,美國很可能重蹈意大利覆轍,將有大量醫護人員被感染,甚至死亡,這將會對美國抗疫工作造成致命的打擊。

美國當務之急,就是要效仿中國建大量方艙醫院把病人與正常人隔離,杜絕病毒傳播。而不是在此胡說八道,什麼“疫情很快結束,四月中旬就能復工復產”這些不著邊際的話。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美國疫情想在短時間內得到遏制,純屬牆上畫馬不能騎,鏡中燒餅難充飢。華盛頓大學醫學院對此做了比較客觀的分析,她認為:美國疫情高峰期會在四月中旬到來,疫情會持續到6月份甚至年底,;將有近兩萬人被病毒奪去生命。


洛水清風


這個不可能。

美國的醫療技術雖然較為先進,但在抗擊疫情方面,美國的體制確實沒中國的好。

1、美國重視人權,要求全國實行【戰時管制令】,美國可能很多人反對,就算是小日本,首相要求學校停課,同樣也有不少人反對的。

2、目前沒針對性的藥物,因而,中醫中藥具有無比的優越性,但美國的中醫中藥不可能有中國這麼效果。

3、包括哈佛校長及號稱病毒獵手的專家都中招,航母也逃避不了,而源頭卻依然不清楚。病毒在暗處,防不勝防。

4、美國的體制,總統可能調動不了軍隊來壓制病毒擴散,電視新聞中,軍人都不會給總統打傘的。

而該病毒的傳染力極強,控制不好,往往都會【幾何級數】的上升,正所謂一傳十,十傳百。10萬人如果無法控制,下一級次就是【十傳百】的了。

5、所說美國去年流感死亡的人都有數萬人,他們可能不把此死亡的人數當一回事的。


皇家師爺


這樣的國度想控制住簡直就是遙遙無期!只有我們偉大祖國和偉大的人民才有這樣的能力,不得人心,他整個國家折騰吧!只要我偉大的祖國好好的,其他的都可以不管!這些國家無情無義!活該這麼嚴重!


歐陽明月584


看到疫情,原本有點幸災樂禍的我覺得有點恐怖!看來全世界各國只有中國政府是最清醒和成熟的,想到了擱置爭議全球共同全對,但很多國家像小孩,被利益和意識形態束縛,總是這不爽那不行。難道中國如傳說中那樣真是世界未來的救世主?

如果沒有全國共同攜手,沒有哪個國家能單獨應對,大家不是活在真空中,這次的全球災情後果無法預料!


中華達人心


就算現在開始立馬零增長,也辦不到短時間內控制,十萬人啊,又不是十萬頭豬,埋了就了事。更何況根據中國之前的經驗,在疫情拐點到來之前確診的如果有十萬的話,實際感染的人數只會遠遠超過這個數字,恐怕二十萬,三十萬都有了。早知道,美國這才是剛剛開始大規模檢測,之前一直任由病毒在國內流通。


乾坤52


美國將會達到每天新增十萬,這只是個開始。因為特沒譜總統關心的是股市,而不是有多少人感染病毒,他只把利益放在第一位,而把國民交給了上帝!


阿竹107584892


資本國家就是這樣,為了賺錢什麼時都能幹得出來,什麼時候都要搞好經濟,美國的疫情已經開爆發了,想要短時間內遏制住估計是不可能的,


小土豆吉蒙


時間長短沒辦法下定義,不過不可能像中國這樣一兩個月能完全控制下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