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大贏家》:懂得分解目標的人,都是大贏家

最近有部電影特別好看,那就是大鵬主演的《大贏家》。

這是我2020年看過的第二部電影,講述的是:在一次銀行和公安的演習中,由大鵬扮演的“劫匪”與警察對峙的故事。

你可能當喜劇看,笑笑就過了。但我卻看到了主人公,通過周詳的計劃,有效的目標分解,一步一步地實現“搶劫銀行”這個目標。

  • A計劃:從家出發——進入銀行——5分鐘內搶錢後逃跑......
  • B計劃:如被警察包圍——返回銀行、封鎖大門——控制人質......

故事的結局,“劫匪”成功完成“搶劫銀行”目標,跑了,成了大贏家。

反觀我們每個人,2020年,我們心中是不是也有一個目標呢?今年的進度條已經走過了四分之一,目標完成了多少呢?

我們的年度目標常常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而荒廢,我們怪自己懶,怪自己不夠自律。

在我看來這都不是主要原因,今天我們就一起來聊聊,有什麼辦法能讓我們順利完成年度目標,成為今年的大贏家。


1. 你的目標靠譜嗎?

很多人的年度目標沒完成,很大的原因是目標的制定從一開始就是有問題的,就像一段旅程,如果從一開始目的地就是錯的,你怎麼能期待有好的結果呢?

我們可以用以下3個方法讓我們的目標變得更靠譜。


電影《大贏家》:懂得分解目標的人,都是大贏家

一、增強目標的畫面感

如何讓目標具有畫面感,我覺得最有用的方法就是博多·費舍爾在《小狗錢錢》這本書中提到的方法,製作夢想畫冊——用照片或者用畫畫的形式把夢想和計劃記錄下來。

當然,你如果覺得畫畫和製作照片太麻煩的話,你也可以文字來描述。

比如你的目標是:去南極。

這個目標聽起來就沒有畫面感,可以這麼改:

在南極,我和企鵝一起拍照,結果冰面太滑,摔倒在地上,把褲子弄溼了,屁股涼涼的。

這就非常有畫面了。

又比如:帶父母去歐洲旅遊。

那你的目標可以這麼寫:

那天,我和母親在布拉格廣場上散步,這裡的街道打掃得非常乾淨,突然母親轉過身問我:“晚上可以來這裡跳廣場舞嗎?

通過這樣的方式,你的目標瞬間就“活”過來了,變得栩栩如生了。


電影《大贏家》:懂得分解目標的人,都是大贏家

二、讓目標在自己的“學習區”

美國密歇根大學商學院教授諾爾·迪奇提出舒適區、學習區和恐慌區的概念,這對我們制定目標有著很好的參考意義:

①舒適區:我們非常熟悉的區域,通常沒什麼難度,比如做自己有經驗的事情。

②學習區:對我們來說有一定的挑戰性,但有辦法克服困難,完成任務。

③恐慌區:超出自己的能力範圍,讓自己手足無措的事情,我們的第一反應是恐慌,然後逃避。

通常我們很少把目標定在自己的“舒適區”內,因為太舒適了,以至於不能讓我們足夠興奮。

很多人目標完不成的原因是因為把目標定在了自己的“恐慌區”,於是你開始恐慌、焦慮,最後導致各種拖延。


電影《大贏家》:懂得分解目標的人,都是大贏家

三、讓目標符合Smart原則

Smart這個5個字母分別代表對目標的5個要求,我們不如參照這5點來制定目標:

  • S(Specific):具體的
  • M(Measurable):可衡量的
  • A(Attainable):可實現的
  • R(Relevant):相關的
  • T(Time-based):有時間限制的

比如你的目標是:學會寫作。

這就不符合Smart 原則:沒時間限制,不可量化。

如果改成:“3個月內寫15篇文章,每篇文章超過1500字”,這樣的目標就符合Smart原則。


2. 你會分解你的目標嗎?

很多人覺得目標很大,很難完成,那是因為不懂得分解目標,目標分解是一門技術活。

我們先來看看埃隆·馬斯克是如何分解目標的:


電影《大贏家》:懂得分解目標的人,都是大贏家

一、埃隆·馬斯克的火星計劃

埃隆·馬斯克有個計劃——移民火星,一開始你會覺得這不可能,但當埃隆·馬斯克把目標分解後,你會發現好像是可以實現的。

首先他分析得出,火星移民計劃中最核心的問題是錢,他估算過,一個人去一趟火星要100萬美金,他覺得太貴了,必須把費用降低5倍才行,不然即使能實現,想去的人也會因為太貴而放棄,導致計劃失敗。

針對“成本降低5倍”這個目標,埃隆·馬斯克提出了4方法:

①重複使用火箭

把發射出去的火箭回收回來重複使用,可以有效降低成本,於是埃隆·馬斯克於2012年成立了SpaceX公司,而且目前已經實現了火箭回收再利用。

②空中補給燃料

飛船如果帶著燃料一起升空的話,就會變得很重,馬斯克決定分兩步,先把飛船送入軌道,然後讓火箭的推進器返回發射臺,帶上燃料,再回到軌道上給飛船補給燃料。

③在火星上製造燃料

這一步和第二步類似,就是減少飛船自身攜帶的燃料,最好的辦法是直接在火星上製造燃料,這樣飛船從火星返程的時候就可以直接使用了。

④使用甲烷作為燃料

埃隆·馬斯克對比了各種可用的燃料,發現甲烷是最方便從火星上製造的,決定用它作為主燃料。

通過這4個步驟,埃隆·馬斯克把一個看似非常龐大的計劃,拆解成一個個可以具體實施的方案。


電影《大贏家》:懂得分解目標的人,都是大贏家

二、工作中的任務分解

在工作中,我們常常會因為目標太大,導致工作不斷被拖延,比如你做一個PPT,你初步算了下,大概需要2個半小時,但是你一直沒騰出2個半小時的時間來做這件事,所以這個工作就一直拖著。

如果懂得目標分解,我們就可以把做PPT這件事拆成幾個小步驟來執行:

  • ①PPT大綱:0.5小時
  • ②PPT內容:1小時
  • ③PPT修改與美化:1小時

這樣,一旦在工作中出現有半個小時的時間空檔,你就可以開始把PPT的大綱完成。同樣的方法,找到合適的時間,就可以把剩下的兩個任務逐個擊破。

分解任務的核心就是讓目標變得簡單而具體,同時還可以提高我們完成目標的靈活度。

3. 你有養成良好的習慣嗎?

年度目標很難完成的最後一個原因,是因為我們根本就沒有把完成目標變成我們的一個習慣。

對於目標,你一直覺得沒時間,想著有空再做,即使做了,也經常是“一天打漁,三天曬網”。

要讓我們目標的進度不斷向前,我們要養成習慣,把完成目標變成生活的一部分。


電影《大贏家》:懂得分解目標的人,都是大贏家

一、習慣養成的4個階段

《習慣的力量》作者查爾斯·杜希格告訴我們,養成習慣要經歷4個階段,我們以“減肥”這個目標來舉例:

①新鮮感驅動:這個就是所謂“三分鐘”熱度時期。

你開始做一些幫助減肥的運動,因為以前沒做過,你覺得非常有趣。

②方法驅動:需要方法和夥伴。

你堅持鍛鍊了一週了,開始覺得無聊了,所以你開始嘗試每天練習不同動作,週六日休息,你升級了鍛鍊的方法。

與此同時,為了讓自己能堅持下去,你報了一個課程,和一群有著同樣目的的小夥伴一起練習。

③獎勵驅動:獎勵能讓你保持持續的動力。

在運動的過程中,你感覺身體越來越輕盈了,同事也說你穿衣服越來越好看了,這就是精神上的獎勵。

另外,你給自己定了一個目標,如果成功減肥10斤,就獎勵自己的一個包包(之前覺得貴,不捨得買的那款),這是物質獎勵。

精神獎勵加物質獎勵讓你信心十足。

④自然驅動:習慣已經形成。

你已經堅持了一個月了,運動開始成為了你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你享受著運動給自己帶來的改變。

電影《大贏家》:懂得分解目標的人,都是大贏家

二、場景線索法

作者還同時提到,習慣不能被消除,但是可以被替代,我結合自己的經驗,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場景線索法”。

平常,我吃完晚飯後一般會坐在沙發上休息,然後我會拿出我的IPad,玩會遊戲。

有一天晚上在和小孩講英文故事的時候,發現讀起來沒那麼流暢了,於是決定抽點時間用來做英語口語練習,利用晚飯後的時間,在陽臺進行。

我所用的方法就是“場景線索法”,一個有效的場景包含4個線索:

  • ①空間:陽臺
  • ②時間:晚飯後
  • ③視覺:有幾顆盆栽,同時視野開闊,能看到樓下人來人往
  • ④聽覺:我把陽臺門關上,這裡就成了一個相對安靜的空間

通過一週的嘗試,我在這個場景內建立了我學習英語的線索,現在晚飯後,出現我腦海中的不是坐下來玩遊戲,而是去陽臺練習英語,而當我進入陽臺,周邊的環境會形成線索,讓我快速進入學習狀態。

完成年度目標,就是把自己的年度目標融入到自己的生活中,讓習慣驅動自己去完成它。


電影《大贏家》:懂得分解目標的人,都是大贏家

寫在最後

前面說到了很多方法,我們來總結回顧下,如何提高年度目標的完成率:

  1. 讓目標靠譜:增強目標的畫面感,讓目標處在自己的學習區並符合Smart原則。
  2. 分解目標:把一個大的目標,拆解成幾個小目標,逐個擊破。
  3. 養成習慣:把目標融入到自己生活中,用習慣去驅動目標完成。

2020年還剩下四分之三的時間,讓我們一起努力,讓今年的目標 Get Things Done。


我是 ,80後知識獵人,專注知識管理與認知升級。歡迎關注我,陪你持續學習,用學習活出100種可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