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工小街,你怎麼這麼火!

西工小街,你怎麼這麼火!

人間煙火味,最撫凡人心。

最近一段時間,西工小街挺“火”的:“火”在新貌,因為,提升改造後的小街,有成為“吃播網紅”的潛質;“火”在回憶,因為,這條街承載著幾代人的美好記憶;“火”在情愫,因為,這裡的煙火氣息是生活最真實的展現。

西工小街,你怎么这么火!
西工小街,你怎么这么火!

(資料圖)

看!小街新貌

白牆紅招牌,路燈很古典。

從凱旋路的南入口進入,之前一些散亂的建築和商鋪、攤位已不復存在,清爽了許多。

西工小街,你怎么这么火!

小街的定位是新中式風格,路面是乾淨整齊的石板,走上去平整、舒適。兩側,是統一規劃的店鋪:白色的牆面當“衣裳”,紅色的招牌作“腰帶”,紅白分明,簡約時尚。

西工小街,你怎么这么火!西工小街,你怎么这么火!

街上原本顯得礙眼的電線杆、變壓器被古風路燈取代,沿中線排開,各家店鋪窗明几淨。雖多數尚未恢復營業,有些店鋪正在裝修,但看得出,這裡保持了原有佈局和動線的小街,更符合現代人的審美——小街,真的乾淨漂亮多了。

西工小街,你怎么这么火!

吃!小街招牌

美食配情懷,吃出好味道。

西工小街上,店鋪規模大、就餐人數多的就數小街鍋貼和小街天府了。有人說,這兩家飯店撐起了目前小街餐飲的“半壁江山”。

這個說法不算誇張。

西工小街,你怎么这么火!

小街鍋貼配稀飯,小街天府擔擔麵配龍眼包,已經是多年來很多西工居民就餐的“標準”搭配;其他城區的居民到西工辦事,也常拐到小街去解解饞。

3月10日,小街鍋貼及西工飯莊復工營業,儘管只能外賣,但許多附近的食客無不感到高興;早在2月29日,小街天府已經復工營業,不過目前只賣擔擔麵、涼拌三絲、龍眼包等幾個簡單的品種。

西工小街,你怎么这么火!

憶!風水寶地

百年商業史,店鋪多又全。

西工小街的商業歷史已逾百年。

西工小街,你怎么这么火!

(資料圖)

《洛陽市西工區志》記載,小街的前身名曰“營市街”,與“公館街”(今市政府家屬院一帶)相鄰。營市街見證了吳佩孚與洛陽西工兵營的一段歷史。但“營市街”何時更名為西工小街不得而知,有資料顯示,1946年7月,已經有(西工)小街之稱。

西工小街,你怎么这么火!

(資料圖)

1978年,我來到小街時,這兒還不叫西工飯莊,那時這一片的飯店都屬於市紅衛飯店,是洛陽有名的飯店,老一代人都知道。

到了20世紀80年代中期,紅衛飯店劃歸西工區,保留了回民食堂、餃子館,剩下的三湯部、麵條部、炒菜部、酒菜部等改成了西工飯莊和豫香樓。

那時,還沒有建洛陽商場(即新亞洲商場),小街就在百貨樓正後方,還是十字形的,加之距火車站不遠,巨大的客流讓這裡成為風水寶地,店鋪林立。

西工小街,你怎么这么火!

(資料圖)

北邊那段有派出所、印染店、藥店、回民食堂等,西邊有菜市場,紅光照相館,對面是土雜店、肉鋪、糧油店等,丹珍湯圓那位置就是豫香樓的。當年豫香樓的開封包子是一絕,在河南省的美食比賽上拿過一等獎。

西工小街,你怎么这么火!

望!未來美好

夜市新景觀,遊客會喜歡

小街改造,商戶們都很關心。此次小街改造提升,原來坑窪不平的道路變得平整,整體建築也更上檔次,給大家以信心。

西工小街,你怎么这么火!

步行街提升改造項目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小街還會增加雕塑等景觀小品、果皮箱、花箱等,豐富景觀效果。除了以地方特色美食為招牌,市民期待的夜市也將開啟,吸引遊客來這裡感受洛陽夜生活。

西工小街,你怎么这么火!

(資料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