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讓瀕臨破產的企業15天后“自救成功”,萬商之家不止直播帶貨

2月1日,擁有337家線下門店、2000多名員工的孫來春給所有員工寫下了《致至暗時刻的一封信》,直言自己快到情緒崩潰的邊緣:店鋪租金和員工開支兩項大費用每個月就要近3000萬。

線下業績全部崩盤,瀕臨倒閉之際卻靠直播成功“自救”

孫來春創立的本土護膚品牌“林清軒”,是典型依賴線下門店銷售的商業模式,75%的銷售額來源於線下。春節原本是“黃金週”,今年卻受疫情影響,超過一半的門店關店,開門的門店也無人購物,線下業績全部崩盤,跌到了5%。

然而,15天后,林清軒的業績比去年同比還要高145%,平均每一天從線上增加3000多個新會員,企業2000多名員工全部線上工作。

自救的方式是全員直播“帶貨”,同時給線下門店開雲店。被困在武漢家裡的導購在直播,在營業門店工作的導購也在直播,連“打死都不會直播”的老闆孫來春自己也直播。效果斐然。以老闆為例,有6萬人觀看這位50多歲的“老男人”講化妝品,還賣出了40多萬的產品。

直播讓瀕臨破產的企業15天后“自救成功”,萬商之家不止直播帶貨

“完全超出了我的想象”!“逆襲”的孫來春說:“原來我預計兩個月到三個月現金流就沒了,但是現在可以斬釘截鐵地說,以現在的業績,我們可以自救。”

2月1日,林清軒全面復工,只不過是雲復工。如今,林清軒的90%的銷售額來源於線上,線下只有零星幾單生意。

這次“自救”,讓林清軒調整了企業發展方向,不僅未來直播要常態化,而且還在幾天內設計出了新的線下門店效果圖,把收銀臺和貨架取消,只留下展示臺,將店鋪變成直播間。

“今年線下門店開店的數量不會減,業績要求不會減,只是將店鋪模式做一個徹底的轉換,提高數字化的直播、成交、推廣、宣傳、客戶服務,多一個與顧客交流、互動、溝通的方式。”孫來春說。

企業數字化轉型,你真的做對了嗎?

對於林清軒,這種數字化轉型是倒逼的。此前,林清軒曾做過數字化嘗試,包括改變門店的POS機,在網上開店,和直播界頂流李佳琦、薇婭合作等,效果是“推一下就能做得還不錯,不推也就是一般般”。

原因在於林清軒的銷售非常依賴線下門店場景:顧客到達門店,導購會給顧客做面膜、護膚、手護等,給顧客帶來良好的體驗,從而使得顧客願意花費上千元購買產品,而線上的客單價只有五六百塊錢。那時,管理層判斷高客單價的化妝品不適合直播,導購自身也沒有動力轉型。

“本人是穿了數字化的新鞋,依然走在傳統生意的老路上。”孫來春總結當時的心態。

這一點,不止林清軒,許多想嘗試數字化轉型的中小企業都面臨同樣的問題。以為加入直播,就是找頭部主播帶貨引流,卻不想這隻能頂一時的用。而老闆和員工們紛紛下場做主播,不僅要面臨平臺的各種約束和產品的限制,還有用戶的精準吸引與留存問題,更別說自身並沒有一定名氣與粉絲積累的情況下,往往下場直播後的效果並不好,直播間沒幾個人觀看,倒是可惜了主播專業的介紹。

直播讓瀕臨破產的企業15天后“自救成功”,萬商之家不止直播帶貨

這是因為不同於個人直播的泛娛樂性,企業直播面向的更多的是企業的商務需求,比如新品發售會、爆品促銷會、主題銷售活動,以及對接各種企業的商務發佈會、沙龍、座談、講座、渠道大會、教育培訓直播等,這類直播需求量是非常大的,這就需要專業的企業直播平臺,以及更好的技術服務支撐。

企業直播做對這件事,效果事半功倍

綜上,站在企業的角度做直播,跟一個網紅或KOL開直播,是完全不同的直播形態。

企業想通過直播營銷,這就需要專業的企業直播平臺,來幫助企業做直播營銷服務,高效可觀地實現收益增長。

四川藍海銀通互聯網科技有限公司,根據中小微企業的直播營銷需求量身打造的一款全新直播服務平臺——萬商之家,致力於打造商業直播營銷服務生態平臺。

直播讓瀕臨破產的企業15天后“自救成功”,萬商之家不止直播帶貨

萬商之家直播平臺,能為商家提供集合展會直播、發佈會直播、電商直播、商機獲取、商機發布、項目展示、人脈資源拓展等服務。以發佈會、展會、發售會和電商直播等形式承載多元化商業屬性直播內容,並整合和共享全球海量項目資源、人脈資源,實現中小微企業的多元變現和流量賦能,充分滿足商家與用戶的營銷需求。幫助商家通過直播實現用戶互動與商品銷售的閉環,完成從傳統商業向互聯網快速轉型,推動品牌生意增長。

直播讓瀕臨破產的企業15天后“自救成功”,萬商之家不止直播帶貨

“直播一開,生意就來”,萬商之家,切實有效地為中小微企業解決企業直播的所有需求和難題。在萬商之家,發現新商機;在萬商之家,直播做生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