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徐坤的“突圍”戰

蔡徐坤的“突圍”戰


《青春有你2》在本週迎來位置測評公演舞臺。真藝驚四座。

淡黃的長裙,蓬鬆的頭髮,rapper當場變reader。

就當是一場夢吧,醒了很久還是很感動。(凌晨三點還在糾結她們在唱什麼)


蔡徐坤的“突圍”戰


也不乏少數幾個閃閃發光的女生。


總之,女生們的業務能力處於什麼水平暫且不能蓋棺定論,但肯定都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


從開播到現在不過短短几期節目的時間,整個《青你2》就引得輿論一片譁然,看客們集體疑惑:到底是重新定義女團還是製造噱頭?


蔡徐坤的“突圍”戰


蔡徐坤的“突圍”戰


但與此形成明顯對比的是,比起節目本身,曾經的學長,現在的製作人蔡徐坤好像更圈粉。

節目播出僅四天微博漲粉27萬,開播至今ins漲粉超10萬,甚至還讓很多曾經對他頗有微詞的人改觀。

而虎撲上,曾經diss蔡徐坤的人也與暫時握手言和,對他黑轉路的人逐漸增多。

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蔡徐坤究竟做了什麼?


蔡徐坤的“突圍”戰


蔡徐坤的“突圍”戰

1、黑紅都是選秀給的

《偶練》之後,蔡徐坤C位出道,一路迅猛發展。雖然躋身頂流的隊伍,但並沒有解決以前的歷史遺留問題。

溯源到《偶練》這檔節目,他一出場就被網友們diss的不輕。漁網裝、大濃妝、標準男團甜笑······這些都無關痛癢,最致命的來自於籃球梗。

在節目特長展示MV的環節時,他表演的是打籃球,經過網絡一段時間的發酵後迅速出圈,結果當然是被群嘲。

蔡徐坤的“突圍”戰


出道後NBA又宣佈蔡徐坤成為其新春賀歲形象大使,這直接點燃了直男們,他們的怒氣值達到了頂點。

虎撲、B站等平臺輪番形成了一股嘲蔡徐坤的潮流,並且一浪高過一浪,出現了各種形式的嘲法。

不難發現,所謂蔡徐坤個人被群嘲的黑點並沒有涉及原則跟底線問題,只是針對一些大家都能看到的表面現象進行調侃,或許也可以說他太想做好某件事,太想證明自己,而導致的用力過猛。


蔡徐坤的“突圍”戰


在《青你2》中,蔡徐坤開始“控制”,整體引起舒適。

如果說《偶練》裡他還是一個想努力證明自己的練習生,那麼在《青你2》裡他就是一個溫和謙遜、進退有度的溫柔學長。總體來說,清清朗朗、教養良好,也可以在適當的時候有輸出,很快就會得到觀眾的好感。

或者,也可以理解為蔡徐坤開始褪去男團標準之下的相似性,逐漸展現出真實的自己和個性。而當一個有血有肉的人出現在觀眾面前時,肯定不乏圈粉的地方。

蔡徐坤的“突圍”戰


蔡徐坤的“突圍”戰

同理心

在完成迎新進入到導師表演的環節時,蔡徐坤唱了一首自己的原創歌曲《young》。如果瞭解這首歌的背後一些象徵意義,也就不難理解他在這個節目選擇這首歌的原因。這裡面有他20歲的態度,希望能感染身邊正值年輕所有在奮鬥打拼的朋友一起繼續往前闖。

在唱完下臺的時候叮囑不久之後就要表演的女孩,地有點滑,表演的時候要注意。

蔡徐坤的“突圍”戰


但比起善意的關心,更能打動在場那麼多位女生的是他作為過來人的分享——“不要著急回應所有的聲音,你的舞臺就是你的作品”。

這句話擊中了來參加節目多少的心啊,全場女生就差當場落淚了。

蔡徐坤的“突圍”戰


蔡徐坤的“突圍”戰

自黑玩梗

節目節目,第一期蔡徐坤就開始主動玩梗。

“曾經我也以為打籃球時我的特長,後來我才知道,這只是我的愛好而已”,他自黑了一把,此話一出,旁邊的Ella也忍俊不禁。

本來將打籃球作為“黑點”就很站不住腳,更像是為了嘲而嘲的存在,但他沒有等到外界主動為他摘掉帽子,就自己釋然了,也與自己和解了。

蔡徐坤的“突圍”戰


有選手自嘲是“回鍋肉”時,蔡徐坤調侃自己曾經也是。

這不是簡單的自黑,而是實實在在的為選手寬心。作為PD、過來人,也作為當紅頂流,他太明白是站在上面的人需要什麼了。

蔡徐坤的“突圍”戰


蔡徐坤的“突圍”戰

專業輸出

以及作為製作人在專業上的輸出。雖然現在蔡徐坤出道的事件也不算很長,但他能根據自己的經驗為提供一些切實可行的建議。

通常他都能很快的就發現選手的問題所在,並且告訴她們解決的方法。

在新一期的節目中,他能迅速指出中心位不明顯。

蔡徐坤的“突圍”戰


只是很委婉的提出自己的看法,會讓選手易於接受。

蔡徐坤的“突圍”戰


對所有人都一視同仁,每個人的問題都能摳的很仔細。


蔡徐坤的“突圍”戰


不僅指出問題,而且親自示範。


蔡徐坤的“突圍”戰


比起這些,他在妝容上的小改變就很不明顯了。

相比2年前出道時的大濃妝,他換回了更加明朗、清新的日常妝,不少人在第一期看完之後就表示“竟然get到了蔡徐坤的顏值”。

蔡徐坤的“突圍”戰


曾經在造星體系的要求下,被同質化可能是蔡徐坤逃不掉的,他必須要化著濃妝,帶著甜笑出現在觀眾面前,必須要像一個完美偶像的樣子。


但經過兩年的淬鍊,他在嘗試逐漸走出這個怪圈,開始用更加真實的自己說話。正好綜藝選秀節目是個再合適不過的出口,任何一個小細節都會被放大,收穫如此多的路人好感也不是意料之外的事。


蔡徐坤的“突圍”戰


蔡徐坤的“突圍”戰

2、真我之下的平靜“突圍


參加《青你2》,對蔡徐坤來說是個正確且必要的決定。

早前通過選秀出來的偶像們大多選擇了全面發展,但尷尬的是,他們唯獨分給舞臺的時間少之又少,畢業即失業。一時間“舞臺空蕩蕩,偶像在片場”的說法也不絕於耳。

蔡徐坤是少之又少出道後依舊堅持用舞臺說話的偶像。

自從成團出道之後,他就選擇了一條與其他人完全不一樣的發展路線,成立個人工作室,沒有去參加影視劇的拍攝,也沒有用綜藝節目保持熱度,而是將所有的重心都放在音樂上。

且不論做出了怎樣的成績,至少他還活躍在舞臺,較為純粹的保持了歌手的身份。

蔡徐坤的“突圍”戰


蔡徐坤身上還存在著另一層象徵意義。

在經歷了《超級女生》《快樂男生》這個內地娛樂的選秀巔峰之後,其他相似的節目都注入了太多資本的力量,來參加的選手幾乎每個人背後都代表著一定的資方力量,屬於團隊作戰。

而他卻“獨身一人”,沒有經紀公司、沒有資本庇佑,出道也是被被屏幕前的觀眾們一票一票投出的。他站在舞臺上選手們會相信,這也與《青你2》此類的選秀節目要傳遞的觀念是一致的。

不管怎麼看,蔡徐坤都是整個節目PD的最佳人選。

蔡徐坤的“突圍”戰


在這個適合他的舞臺上,他又收穫了什麼呢?是逐漸上漲的路人好感度。

以虎撲為例,曾經與蔡徐坤大戰幾個回合的直男們變得“love&peace”,甚至有人還不吝讚美詞彙。

在男星喜愛值排行榜中,他的指數迅速升至39.4,這兩者之間的矛盾逐漸得到調和。

蔡徐坤的“突圍”戰


不能說蔡徐坤已經是全民公認的愛豆,但種種跡象表明,他一轉往日被群嘲的局面,開始得到有效認可。

蔡徐坤的這場“突圍”戰其實不是一蹴而就的,如果仔細觀察就會發現,一切早都埋下了種子,算是他成團躋身頂流之後的經驗積累所致。

蔡徐坤的“突圍”戰


比如與周杰倫超話打榜之爭。在經過那場全民關注的數據之爭後,蔡徐坤的粉絲們宣佈退出微博各項數據榜單競爭,把重心放在關注他的作品和舞臺。

蔡徐坤的“突圍”戰


數據對正當紅的頂流意味著什麼不言而喻,這應該也是他和他的粉絲們權衡了很久之後才作出的決定。有人說蔡徐坤的這個行為像是失敗者的黯然退場,也有人說這樣做對他沒有任何實質性的幫助,但不可否認的是他確實圈了一波路人好感。

蔡徐坤的“突圍”戰


之後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蔡徐坤也聊到了這個問題,他非常坦然的表達了自己的看法,這些都是“自然現象”。採訪一出後,很多路人也正面表示這樣的態度非常圈粉。


蔡徐坤的“突圍”戰


反觀其他頂流,蔡徐坤的這場反擊還是太溫吞了,力度可能也有所欠缺,但好歹還是迎來了。

蔡徐坤的“突圍”戰

3、綜藝節目成為反轉路人印象利器

很多頂流們幾乎都經歷過“被群嘲——洗白——黑轉路/粉”的階段,重要的是如何把握時機,在被嘲之後找到一個解決方案,一挽頹勢。

其中綜藝節目與自黑玩梗是最佳拍檔,做的最好的應該屬吳亦凡。

在繼“你看這個面它又長又寬”後,虎撲又放出了他未修音的現場,全網群嘲吳亦凡rap能力的聲浪達到了頂點,路人緣暴跌。

蔡徐坤的“突圍”戰


吳亦凡是怎麼做的呢?他發佈了《大碗寬面》來表達自己的態度,加入了調侃自己的隊伍。如果說在娛樂行業裡三流的公關方式是發律師函警告,那麼一流的肯定是用玩笑的方式融入對方,充分展現藝人的娛樂心態。

如果再配合曾經隊友、現在同為頂流們的鹿晗、黃子韜的轉發支持,那效果可能會更好。經過三位的互動,網友的注意力也被吸引至嗑兄弟情,都做到這份上了,誰還會去繼續嘲呢。


蔡徐坤的“突圍”戰


後來在《嚮往的生活》中,吳亦凡更是主動拋梗、玩梗。不僅跟著黃磊一起學做大碗寬面,而且在徵婚環節順勢說出了自己的戀愛宣言:我是你的大碗,你是我的寬面嗎?

是不是很chill?很瑞斯拜?這時候,其實吳亦凡的身份已經不再是單純的愛豆了,他更像一個rapper,再去嘲他也就沒什麼意思了。

而其他如黃子韜、易烊千璽等人也曾或多或少的通過綜藝節目反轉過網友對他們的看法。


蔡徐坤的“突圍”戰


不得不說,相比於用作品說話等長線方式,參加綜藝對愛豆來說確實是一個短期內彎道超車的好方法。

我們無從得知這次之後蔡徐坤會不會參加更多的綜藝節目,持續營業為自己加持,但可以確定的是《青你2》之後,蔡徐坤應該會收穫更多的路人好感度。

對他和他的粉絲而言,這當然是個非常好的趨勢,對他的演藝事業有百利而無一弊。

蔡徐坤的“突圍”戰

但在綜藝節目的對比之下,蔡徐坤演藝事業上的衝突點也很清晰——國內偶像事業發展的不成熟讓專心做音樂的他很難持續發力。

在過去的幾年中,他確實拿了很多和音樂有關的獎,賣出去的專輯銷量也曾突破歷史記錄,但與其他愛豆相比,不得不承認專注於音樂的他少了很多展示自己的舞臺。

同樣,一心做音樂就很難分出時間精力去參加綜藝節目,不參與影視劇的拍攝,曝光度勢必又會被減少大半。

蔡徐坤的“突圍”戰


這個矛盾如何調和?

但從現在蔡徐坤的選擇來看,他還是選擇了以歌手、製作人的身份堅定的站在舞臺上,用自己的一己之力對抗著周遭。

蔡徐坤的“突圍”戰


一檔選秀綜藝節目中讓大家看到了蔡徐坤的B面,他應該還存在著更多的其他面,下一次被大家瞭解能通過什麼渠道,可能這是大家都在尋找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