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陽油田教育中心李冰:《淺談線上教學的利弊與質量提升對策》

2020年初,新冠病毒以其極強的傳染力氾濫成災,在部署防控疫情的全民戰中,教育部、省教育廳、南陽市先後下發了疫情防控期間學校延遲開學、學生在家停課不停學的相關文件。實現停課不停學的重要途徑是線上教育,教師與學生處於時空分離狀態,教的方式與學的方式一夜之間實現了變革,線上教學的理論研究目前滯後這突如其來的教育實踐。作為基層教育管理者,如何提高線上教學的質量成了我們不得不研究的課題。

一、線上教育相對於學校教育的優勢與劣勢分析

1、線上教育的優勢分析

線上教學內容的可重複性有助於學生學通學透知識。重複是學習之母。傳統教學中,幾十個學生的接受能力雖然都是不同的,但是老師在課堂上傳授知識只講一遍,聽懂的就聽懂了,聽不懂的也沒有條件再學習。線上教學的可重複性比傳統課堂更適合每一個學生,第一遍沒聽懂的學生可以聽第二遍、甚至第三遍等等。學生還可以利用資源回放進行階段性複習,以鞏固掌握知識。線上教學具有可移動性學習的特點。學生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可以根據自己的特點隨時隨地的學習。

線上教學的自主性可以給學生個性化學習提供可能。傳統教學的學習課程和時間安排整齊劃一,不利於學生根據自己的需要去分配學習時間。線上教學可以讓學生自主安排學習時間和空間,正如有學生幽默地說:吃飯時也不耽誤上課。同時,線上教學實際是一對一的教學,學生可以根據個人需要、個人特點、學習的風格的不同,有選擇性地安排學習內容和學習方式。例如在疫情防控期間,學生擁有教育部的教學平臺,省教育廳的名師課堂,還有各個學校老師的直播課堂,那麼學生就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綜合利用這些資源,有選擇性地點播。再比如每個學生優勢科目和劣勢科目都不一樣,學生可以在劣勢科目上多安排時間,可以在優勢科目上加快學習進度,有利於學生有針對性地學習。線上教學師生時空分離,學生漸漸會擺脫對教師的依賴,逐步形成自主發展的意識。線上教學讓學生有一種更寬鬆的學習氛圍,自主和快樂利於提高他們學習和成長的內動力。

線上教學交互性和協作性提升了師生溝通和合作能力。線上教學中,學生並不是獨立作戰,他們處在真實的網絡化的社會交往之中,他們有小組群、班級群、好友群等等,他們會在群裡就同一個問題發表評論,會在群裡拋出問題、集思廣益、徵集答案,每一個問題的解決都會帶他們極大的愉悅感,進一步增強學習動力。恰如一位名師興奮地談了師生互動的體會:我在線答疑時發現學生提問時話筒迴音特別大,答疑效果不好,於是就在班級群裡號召學生們研究一下,幫忙解決這個問題。第二天,老師就看到群裡有學生已經破解問題了,方法很簡單:學生提問時,老師關話筒。老師回答時,學生關話筒。老師在班級群無比興奮地表揚了該學生的問題研究與解決能力,相信這位學生也會備受鼓舞。學生之間的交流和協作內容就更豐富了,每天都會在班級群裡發現學生解題擂臺賽,出題人得意,解出題的人驕傲,群裡還有其它同學點贊,學生時時處處可以感受來自老師或者同伴的激勵。師生與生生之間的相互幫助與協作,可以大大地開闊他們的視野,拓寬他們知識的結構,有利於提升學生的溝通能力和團隊建設能力。

2、線上教學的劣勢分析

首先是線上教學對學生的自我約束能力有很高的要求。對於一些目標明確,學習方向明確的學生,他們在線上教學中會有如魚得水的感覺,他們可以在線上提供的豐富資源中進行個性化的、自主化的學習,成長很快。但是對於自控能力差的學生,在失去老師的約束和監督下,會出現生活作息不規律、學習無目標無計劃、渾渾噩噩、浪費時光。其次是線上教學資源太豐富了,良莠不齊、魚目混珠,學生學習時無所適從。這樣學生在利用資源時心猿意馬,會導致學習效率低下。第三是線上教學對硬件設備和網速的依賴性非常大,網速太慢直接影響學生的學習效率。第四是線上教學缺乏教師第一時間答疑的機會,也缺乏師生面對面交流的情感體驗。第五是線上教學對於低齡的兒童,尤其是眼睛未發展成熟的學生來講,要避免過度用眼對他們的視力的傷害。

二、提高線上教學質量的對策。

線上教學的任務很明確,在保證高效學習學科內容的同時,保證學生的身心健康和快樂生活。通過對線上教學的利弊分析,為了進一步提高線上教學質量,提出以下對策:

1、細化線上教學流程的標準,讓學生明確學習目標。

線上教學與在校教學相比,突出的優勢就是學生可以自主選擇學習的時間、空間和內容。學生的學習習慣和學習方式都是有差異的,他們可以按照自己的喜好去安排自己的學習,他們終於可以成為學習的主人了,很多學生很享受這種自主的感覺,為了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他們成長的動力,老師需要尊重這種個性化的學習方式。

另一個方面線上教學不是整齊劃一的,每一個學生的學習進度,學習時間都會有差異,如何保證在規定的時間內學生能夠完成學習任務呢?這就需要我們要加強教學的目標管理。老師根據學科教學要求制定本學科的教學計劃,將計劃發給學生,讓學生清楚在哪一個時間段,要掌握哪些內容,達到什麼目標。教師要控制的是教學目標的達成,而不是學生達成這個目標的方式。這就好比學生都在爬一座山,有的學生喜歡晚上爬,有的學生喜歡早上爬,有的學生喜歡通過未開墾的山路爬上山,有的學生喜歡從蜿蜒的公路爬上山。他們如何爬上山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們都在爬,並且最後都能爬到山頂。

有的老師在線上教學就顯得極為智慧。他會用好“導學案”,引導學生在聽課前做好預習,知道自己要聽什麼、學什麼、記什麼、思考什麼,讓學生隨時都有學習的目標感,培養學生主動學習,深度思考,善於提問的能力。導學案也要給學生留足做練習、記筆記、提問題的空間,培養學生自主學習、思考和整理知識點的習慣。導學案的設計要有層次性,對於學習強度程度弱的學生,在學習單上設計一些簡單的題目,對於學習程度中等的學習任務單上可以增加鞏固的題目,對於學習能力強的學生,學習任務單上可以增加一些有深度的問題或者拔高的練習題。教師可以利用線上優勢根據學生學習情況創辦虛擬班級,分層給優等生和學困生設置學習目標、推送學習視頻、佈置練習題目和在線答疑,讓不同程度的學生學有所獲。

這種充分信任學生、依靠學生、發展學生的目標管理理念極大地提高了學生線上教育的質量。這就是生本教育理念中指出的:老師是學生生命中的牧者,把他們帶到水草豐美的地方,讓他們自由自在的享受知識的營養,而不是強按著他們的頭叫他們吃草或者是喝水。因為我們相信學生知道什麼時候喝水,什麼時候吃草,他們也清楚的知道在哪裡可以找到水,在哪裡可以吃到草。他們更清楚以什麼方式喝水,以什麼方式吃草。

加強線上教學的目標管理,就是讓學生知道目的地在哪。老師的任務,一是讓學生清晰的知道學習目標與達到這個目標所需要的時間。二是老師安排合適的時間在線答疑解惑,為學生學習路上掃清障礙。

2、做好學生培訓工作,讓學生學會自主學習。

不會游泳的人並不是推進河裡就會游泳。同樣,在學校課堂裡被老師“抱”習慣的學生也不是一下子就會自主學習。紮實的學生培訓工作可以解決學生願意學習和學會學習的問題,也就是學生的學習動機和學習方法問題。學生培訓的方式可以多樣化,但是內容一定要瞄準有助於提升學生線上學習的效率設計。比如提升線上學習的效果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學生的自律性,有教師給學生推薦自律性訓練的方法--IDR策略,就收到了很好的效果。這個策略是美國著名心理學家菲爾圖在《意志力是訓練出來的》一書中所提出來的。“I”指的是幻想自己imagine yourself,想象自己正在做這件事的美好樣子,並努力做到那個樣子,比如讓學生想象一下自己學習的精神高度,集中進入一種無所不能的狀態。“D”是指描繪願景describe the future偷懶的時候,拿幾分鐘冥想,在心中描繪出習慣養成後的願景,比如學生可以想象自己拿到高分時自己的成就感和家長的喜悅。“R”是及時獎勵自己reward in time,當戰勝懶惰時就給自己頒發一種獎勵,比如今天全部完成了目標,獎勵自己一點零食吧。教師不斷激勵學生:每個人都在成長,有人進步快,有人進步慢,自律從來就不是一件輕鬆的事情,但只要找到自己願意主動去做的方式,你就會發現自律這個東西每個人都可以做到。培訓的核心內容包括:時間管理與學習方法。比如如何規劃和利用時間?如何利用二八定律提高學習效率?如何用思維導圖總結學習內容?如何激勵自己?如何整理錯題?如何記筆記?如何預習?如何做到聽課之前有目標、聽課之中有記錄、聽課之後有質疑?如何參與線上討論等等。

3、注重學情反饋、作業形式多樣,讓學生每天有作品、有成就感。

剛接觸線上教學,老師覺得要想讓學生學好太難了,因為老師沒有辦法見學生,以往在線下教學的辦法在線上難以進行教學,沒辦法把握學情,更沒辦法落實教學效果。但是,老師在實踐中卻用了讀、寫、畫、編、演、創、制等豐富多彩的作業形式,創新了不少學情反饋的方法。語文老師讓學生配樂朗誦,學生精美的視頻作業令人嘖嘖稱讚;英語老師讓學生比賽快速朗讀課文,學生流利的英語如潺潺流水讓人陶醉;數學作業化身成了疫情統計圖—中國各省、世界各地,還有一副副圖配文,一個個異彩紛呈的小表演……線上的作業變成了遊戲、變成了創作、變成了作品、變成了成長的信心和快樂!

當學情反饋、作業、評價、交流有機融合在一起,以學生學習目標完成為中心來設計作業,讓作業變成作品,以作品來推動交流和評價,以評價來鼓舞和激勵學生,讓學生的學習熱情高漲,變“要我學”為“我要學”。最終的線上教學狀態是學生學得開心、教師教得輕鬆。

4、構建“四群體”交流平臺,創設和諧人際關係,讓學生成長擁有強有力的社會支持系統。

四群體是指教師、家長、學生和同學,有一項教育研究表明:影響孩子學業成績最關鍵的因素是人際關係。線上教學拉開了師生、生生之間的空間距離,卻增加了親子相處的時間,學生人際關係的核心問題變為兩個方面:如何讓每一個家庭擁有和諧的親子關係?如何讓見不到面的師生和生生繼續相互激勵?

搭建班級學生自主討論的平臺。將班級分成若干學習小組,小組合作學習雖然不能面對面實現,但依然可以通過“微信群”“釘釘群”等學習平臺“隔空實現”,在延期開學遠程教學期間,學生們在家也能做到相互提醒、相互促進,充分發揮優秀學生以及班幹部的作用,減輕班主任、任課教師的工作量,保證教師批改作業、輔導答疑的效率和效果。在這個班級平臺中學生可以提問,學生也可以作答,學生可以主動發起競賽,學生還可以在課餘談論他們感興趣的話題,學生一起在平臺上相互提醒做眼保健操、做健美操。這樣可以暢所欲言的平臺,不僅讓學生感受到群體活動的樂趣,還讓學生在群中幫被人解決問題而感受到自己存在的價值,師生與生生良好的互動為學生自主發展提供了強大的動力。

開設家長和學生共同參與的“在線課堂”,親子關係課程主要指導和諧親子關係的構建。指導家長和孩子如何做家庭活動,如何進行家庭成員分工,如何進行家庭每日評價,家庭成員如何去鼓勵和欣賞對方,如何開家庭會等等。家長的言語和行為會影響學生的情緒。促家長做好學生學習保障工作。一是做好學生在家學習的監督工作,督促學生按時完成各項任務,養成良好的作息習慣。二是做好學生飲食、線上輔導硬件、鍛鍊身體等物質保障;三是對手機、電腦等線上學習平臺的管理到位,不能出現學生通過手機、電腦進行非學習類的其他活動。

5、豐富線上課程資源,讓學生全面健康發展。

開設身心健康教育課程主要指導學生了解新冠病毒、知道傳播途徑、做好個人防護。線上學習對孩子的視力保護提出了嚴峻挑戰,除了每天按時做眼保健操,還會通過小微課給孩子們介紹保護眼睛小方法,比如熱毛巾敷眼睛、掌心搓熱捂眼睛等等。還有校長或教師與學生們談“心”課,希望他們正視疫情、堅定信心;待在家裡、快樂學習;熱愛勞動、培育愛心。定期開設勵志課程。在疫情防控期間,湧現出了無數不同領域、不同工作崗位上的英雄人物,有醫生、科研人員、社區服務工作者志願者等等,這些人的精神境界、所思所想以及在社會中做出的貢獻,應該在固定的課程中推送給孩子們,讓學生在大災大難面前通過身邊的人和身邊的事去為自己的人生髮展找答案,去思考自己究竟要成為什麼樣的人。

線上教學與學校教學相比,一個是沒有圍牆的教育,另一個是有圍牆的教育。雖然在教學方式上發生了改變,但是以學生身心健康發展的教育之根並沒有變。把握教育之根,讓我們迎接新時代教育的偉大變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