穩定汽車消費 光靠鬆綁還不夠

章聞 財經專欄作家

歷經了汽車銷量連續兩年下滑的挑戰,中國汽車行業本還指望能在2020年打一場翻身仗。

但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打亂了行業正常運行的節奏,中國汽車行業迎來了前所未有的“至暗時刻”。

據中國乘聯會3月29日發佈的最新汽車銷量數據,2020年2月全國狹義乘用車市場零售25.2萬輛,同比下降78.5%,環比下降85.4%,整個汽車消費市場已跌至近年來的最低點,月度銷量數據直接回到14年前,僅和2006年2月持平!

3月27日,佔據中國汽車玻璃市場六成的福耀玻璃發佈年度業績報告。報告顯示,2019年,福耀玻璃營收為211億元,同比增長4.4%;稅前淨利潤為32.3億元,同比下跌34.9%,9年以來遭遇首次下跌。

如果說金融業是國民經濟的血液,那麼以汽車業為典型代表的先進製造業,可以稱得上是國民經濟的骨架。再加上汽車消費在國民消費市場中的“頂樑柱”作用,所以各個方面都開始關注相關部門會否出臺強有力的措施來穩定和提振汽車消費市場。

當下,監管部門和市場各方基本共識是,擴大消費是對沖疫情影響的重要著力點之一。要積極穩定汽車等傳統大宗消費,鼓勵汽車限購地區適當增加汽車號牌配額,帶動汽車及相關產品消費。

3月29日,商務部和工信部相繼表示,將會同相關部門研究出臺進一步穩定汽車消費的政策,並優先支持汽車等產業鏈長、帶動能力強的產業復工復產。

從目前來看,各個部門和各地已經出臺的穩定汽車消費的政策大致可以總結為以下幾個方面:放鬆汽車限購,加大牌照投放力度、支持購置使用新能源汽車、全面取消二手車限遷、鼓勵汽車以舊換新、推動農村汽車消費升級、加快更新城市公共領域用車、推動取消皮卡進城限制、加強停車場、充電樁等配套設施建設、直接發放汽車更新和消費補貼等。

現有的這些政策以及疫情結束後民眾購車需求的明顯提升,都有望促使國內的汽車消費市場快速走出陰霾,走出觸底反彈的行情。但要想推動國內汽車消費市場長期穩定發展,我們還需要更長遠的目標和規劃。

可以看到,已經出臺的政策主要還是從放鬆“限制”等層面著手,要想避免汽車消費在疫情結束後的“小高潮”後再次進入前兩年跌跌不休的狀態,主要還是要建立消費信心,激發消費需求,尤其是消費者在有用車需求時鼓勵支持他們直接購買車輛,而不應因為限購、搖號等政策抑制消費者的購買力。

另外一方面,也應該積極考慮降低消費者購車、用車、交易車輛的顯性和隱性成本。顯性成本包括各種稅收和金融費用,隱性成本則包括從排放、年限、改裝等角度對私家車的不應有的歧視和限制。

如此,就要求各地需要有更智能的交通體系規劃和建設能力,以及更精細化的城市管理和服務水平。

如果還是那種需要拉動消費的時候鼓勵引導,遇到問題阻力了以後又多方限制的做法,那麼我們的汽車消費市場很難真正進入“可持續發展”的狀態。

本網站上的內容(包括但不限於文字、圖片及音視頻),除轉載外,均為時代在線版權所有,未經書面協議授權,禁止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請聯繫本網站丁先生:[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