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守疫情防控“最後一米”, 有一種“溫度” 叫336小時的邗江相守

凌晨三點多,惺忪路燈下,兩位從上海浦東機場入境的留學生乘坐專車抵達邗江區集中醫學觀察隔離點。老黨員陸海豹已在門口等候多時,幫著辦理入住手續、登記健康信息、交待注意事項……等安頓好兩位留學生,天邊已經露出魚肚白,又一個不眠之夜,對於陸海豹來說已是日常。


堅守疫情防控“最後一米”, 有一種“溫度” 叫336小時的邗江相守

堅守疫情防控“最後一米”, 有一種“溫度” 叫336小時的邗江相守

堅守疫情防控“最後一米”, 有一種“溫度” 叫336小時的邗江相守

在抗擊新冠疫情的阻擊戰中,有這樣一個場所,既是抗疫的“特殊戰場”,又是需醫學觀察人員的“安全港灣”。在邗江區集中醫學觀察隔離點,來自邗江區文化體育和旅遊局的20多位黨員先鋒,協同多部門,用一個又一個的不眠之夜,對接、服務好轉運至隔離點的人員,守住“最後一米”,結好防疫閉環。

“有個小孩半夜發燒,請示要不要專人陪同去醫院”“有個留觀人員情緒不穩,試圖強行離開留觀點”……邗江區文化體育和旅遊局作為全區集中醫學觀察點總牽頭部門,一天24小時,副局長夏邦傑、戴豔的電話總是響個不停。從為住客送餐,醫護組、消殺組的先後次序怎麼安排;再到轉運隊員、街道、公安怎麼對接,客房組收集的住客信息如何報送;大到消防、公安、市場監管多部門協調,小到入住人員的矛盾糾紛,事無鉅細、一一協調解決。

令大家感觸頗深的是,“邗江所有的醫學觀察點在改建過程中,無論是徵用場所、改造籌建、運行保障等各個環節,各部門都第一時間響應,黨員同志都第一時間請纓,幾乎是需要哪方面的配合,就能得到哪方面的支持。”為了保障與醫院隔離病房同等要求的隔離環境,觀察點制定了接收觀察工作規範、留觀人員管理機制、醫廢處置流程等多項工作制度。


堅守疫情防控“最後一米”, 有一種“溫度” 叫336小時的邗江相守

堅守疫情防控“最後一米”, 有一種“溫度” 叫336小時的邗江相守

堅守疫情防控“最後一米”, 有一種“溫度” 叫336小時的邗江相守

堅守疫情防控“最後一米”, 有一種“溫度” 叫336小時的邗江相守


王遠明是最早入駐邗江區第一批醫學觀察點的“黨員先鋒”之一,至今已有兩個月沒有回家。“我是1月26日到現在,一直留在這個觀察點。最早的時候,這裡沒有工作人員,登記、消毒都是我們自己來,連吃飯都是我們自己買菜自己找人燒飯。”每天,轉運收住、消毒供餐、醫療監測、人員管理等一項項內容,匯聚成了觀察點的日常。有了第一個點的成熟經驗,新觀察點區域劃分、人員保障、物資儲備等各項工作就更順暢了。

堅守疫情防控“最後一米”, 有一種“溫度” 叫336小時的邗江相守

堅守疫情防控“最後一米”, 有一種“溫度” 叫336小時的邗江相守

每天要穿戴隔離服、多次消毒、與留觀人員近距離接觸……在觀察點的許多“第一次”早已經成為“黨員先鋒”們腦海中難以忘懷的畫面。14天,336個小時,對於時間來說只是個數字;然而對於留觀人員和“黨員先鋒”們來說,卻是溫情流淌的每一個瞬間。

“留觀人員中有糖尿病人,餐食需要另外做”“有位三個多月的小寶寶今天入駐,詢問尿不溼等物品是否夠用”……“黨員先鋒”們的細心細緻令留觀人員感動,有人在便籤上留言致謝,還有留觀人員的家人來送奶茶、送水果致謝。黨員王健林表示,雖然留觀人員們還沒看清我們的臉,但大家早已由“生人”變為“熟人”,最好的緣分是彼此相守,最好的相守就是一起努力。

堅守疫情防控“最後一米”, 有一種“溫度” 叫336小時的邗江相守

堅守疫情防控“最後一米”, 有一種“溫度” 叫336小時的邗江相守

■ ■■■■


口罩不能將黨員和群眾的距離拉遠,卻能讓一對親姐弟由“熟人”變“生人”,周華坤作為後勤保障人員,每當送物資到醫學觀察點,多餘的話來不及講,只能透過口罩看看自己同在觀察點進行駐點醫療監測的姐姐。用一個眼神,懷揣著熾烈的感情,報上最深情的平安。


堅守疫情防控“最後一米”, 有一種“溫度” 叫336小時的邗江相守


相守14天,無論是老黨員陸海豹、王遠明、王建林,還是新同志馮凱、管泓,這個溫暖的大家庭成員們都有一致的願望:就是希望通過大家一起努力,早日戰勝疫情。


來源丨揚州廣電“揚帆”手機頻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