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风特攻之父"另有其人?并非大西泷治郎,其惨当他人替罪羊!

太平洋战争后期,由于日本海军航空兵部队无法再对美国海军舰艇实施有效的空袭,便有人想出了"神风特攻"的法子。所谓"神风特攻"就是战机飞行员将载有炸弹的飞机,灵活的避开防空炮火的攻击,直接撞到军舰上去来攻击军舰。而大多数人都认为,发明这种战术的是二战时期日本海军将领——大西泷治郎的"杰作",然而事实真的如此吗?实际上大西泷治郎只是一只其他日本高级将领的替罪羊,本文就来详细说明这其中的缘由。

历史记录是这样写到,1944年10月20日的早晨,地处东南亚的克拉克空军基地第201航空队本部,第一航空舰队司令长官大西泷治郎对关行男(此人为第一个神风特攻的"幸运儿")大尉为首的20多名飞行员发表了演讲。表示"现在仗打到这个地步,能够拯救日本的不是大臣和长官们,而是像你们这样善战的年轻人,虽然你们不知道撞上去后的战果,但是天皇和国民们知道,就靠你们了"。随后在25日关行男和其他四名部下组成的"敷岛"特攻队,对美国航空母舰实施了神风特攻,这次特攻也是历史学家认为是日军第一次有组织的神风特攻行动。

而出问题的就在于这段历史记录的时间点上,如果查询大西泷治郎的官方履历的话,可以发现他是在10月20日当天才当上第一航空舰队司令长官的。而就算大西泷治郎在零点,接受了委任,并在第二天早上就匆忙对飞行员们下达了特攻命令。但是大西泷治郎却在零点之前就对201航空队副长,提出了零战搭载一枚250公斤炸弹去撞击军舰的作战方案。而一个等级森严的军队,不在任的大西泷治郎怎么能够对一个不是自己下属的飞行副长,下达特攻作战方案呢?

这其中的真相就是,大西泷治郎并非是神风特攻方案的提出者,也就是并非是所谓的"神风特攻队之父",实际上只是一个传话的,或者是其他海军高级军官的替罪羊。在10月13日发往南方的电报中,海军军令部一个军衔为大佐的航空参谋,就在电报中明确提到了"神风特攻队"。而在电报中还要求执行"神风特攻"的航空队,都必须命名为一些代表忠诚的队名,例如关行男为首的"敷岛队","菊水队"等等队名。

连队名都已经拟定好了,并且发出电报的还不是大西泷治郎本人,说明大西泷治郎至少不是自己独立策划"神风特攻"作战方案的,而是当时日本海军整个高层定下来的。从这名大佐所属的海军军令部这一点便可得知,大西泷治郎就这么被人们误认为是"神风特攻队之父"的。但是为什么要把锅甩到大西泷治郎身上呢?这都是为了给其他高级将领提供一个完美的替罪羊,防止战后审判判处他们死刑。

由于神风特攻这种行为本身就是一种罪行,如果一个策划战争的甲级罪行再加一个策划神风特攻这种级别的罪行,肯定是死定了。而大西泷治郎在日本接受投降后没几天就自杀了,正巧他也"凑巧"在东南亚传达过第一次作战指令,因此这个锅就让他这个死人来背了。而日本投降后,日本海军并不像陆军,其组织机构并未完全解散,组成了复员省用来负责战后事宜。而组织机构还在运行,就可以有时间将大部分历史资料销毁或者篡改,从而给其他将领洗白。一个事实就是,在战后的审判中,没有任何一名高级海军将领走上绞刑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