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培養對藝術的敏感?

緣靜居


這個問題我覺得有這麼幾點,

第一多用眼觀察,觀察生活中常見的東西,事和物的細節,就會發現你沒有發現的東西

第二是用心去感受,學會了觀察我們要用心去體會事物的感覺,比如說物體的質感,你高興時觀察它是怎樣的感覺,你生氣傷心時候又是什麼樣的感覺。

第三就是多看好的藝術作品,大師的畫呀,雕塑呀,各個領域都汲取一些你感興趣的點就可以。

第四多看好書,內容不限,但必須是好書,比如文學著作,詩詞,一定要靜心閱讀,仔細體會,不但會提升修養,連你看待藝術的角度都會不一樣,會很輕易地發現美。

藝術其實一直都在身邊,只是看你怎麼發現它。

藝術的敏感就是發現美!





619藝術社


1、 藝術作品分析

藝術給人的感覺是感性的,但實際上背後是有邏輯的,沒有邏輯的創作一定不會是好藝術作品。就像是我們學生時代語文課上老師帶著我們分析課文一樣,作者說實用的每一個“意象”,每一個比喻都是服務主旨、表達情緒的。並非胡來。分析這些可以有助於我們理解作者的創作邏輯和表達的感情色彩。

藝術分析也是一樣的。很多藝術生,尤其是國內的藝術生非常不注重“藝術批評”,缺乏對藝術作品鑑賞的能力。這其中一部分原因是理論知識的匱乏,這一點我稍後會提,另外一部分從心裡缺少這方面訓練的意識。這裡有一個非常常見的偏見,就是認為藝術就是技術和一些非常淺顯的情緒、非常自我的表達。其實,藝術、尤其是當代藝術,如果永遠沉浸在“自我”,而不去考慮“觀眾”的話,很難稱的上是好的藝術品。同理,藝術生或者藝術家在觀看其他藝術作品的時候,也不能只停留在感性層面的研究,即“這個作品我喜歡/不喜歡”,而是應該去縱向的去調研藝術家的創作背景、創作動機、靈感來源,橫向的調研同社會時期的其他藝術作品、同題材的其他藝術作品,同藝術家的其他藝術作品,全面、立體、批判性的去評估、解讀和分析作品,才能有所收穫。

2、 大量泛讀雜誌、小說、雜文,摘抄名句(視覺經驗的豐富、視覺素材積累)

中學時代的語文課堂上,總有很多的參考書籍,老師也會要求我們訂閱一些雜誌、報刊、作文選,還要求我們寫讀書筆記摘抄“好詞好句”。其實在藝術感覺培養上,這種方法同樣適用。在國外的很多藝術院校裡,visual material的積累是對學生評估的一部分,這就意味著學生必須大量的去看展、看藝術家的作品,閱讀、分析作品之後從中找出對你有幫助有影響的視覺素材。這種“泛讀 + 積累”的過程對於視覺經驗的豐富是非常有幫助的。

3、 經常練筆,記日記、寫小雜文等(視覺素材輸出練習)

前兩條都集中在輸入階段,這裡我們講一講輸出的練習。如這一點的小標題所言,這種輸出的感覺就像是我們學生時代寫小練筆一樣,不需要是一個完整的作品,可能只是一個視覺小樣、一種媒介或者效果的嘗試、一種創作理念的落地。這是非常重要的,現在很多純藝術的學生會天馬行空的想很多很多的創作方法或者藝術活動,但卻從不把這一切落地實施,總會覺得“這不好、那兒有問題”,但很多時候,只有做出來才能知道哪些地方真的有問題。所以,及時、勤奮的輸出你的想法也是累積藝術感覺的重要方式

一句老生常談的話就是“藝術來源於生活”。本人在教學過程中經常遇到學生表示自己非常空洞,感覺沒有什麼想說的,沒有什麼想做的話題。針對這個問題,我們建議從兩個方面來處理:經歷和思考。

首先是,積極的去經歷生活。去談戀愛、去交朋友、去參加社會實踐、去打工、去學習新的技能,甚至於去受騙、去受傷……所有的經歷對於藝術家而言都是寶貴的,都是成就你成為“你自己”的重要部分。這些生活經歷可以讓你在實踐中去接觸現實世界、從感性層面去觸碰一些問題,切身體會到不同立場、不同情況下的不同心境。因此,在豐富的生活體驗裡,能讓你遇見一個你不曾知道的自己,在經歷中找到自己的熱情所在。此外,除了用心體會,還有悉心的觀察,在生活中,注意觀察各種現象和問題,積極和不同的人溝通和交流,有目的、有規劃地去收集各類的信息。

然後是積極的思考。在生活中你所經歷的所有強烈的情緒都是創作的原動力,你收集的各種信息都是創作的資料庫。但是,僅僅是情緒和信息還遠遠不夠。透過你的情緒、透過你獲得的信息去思考現象背後的本質問題,去探尋類似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問題?這些問題影響到了什麼人群?這些人群對此作出了什麼反應?這些問題的影響緯度是多少?有沒有什麼方法和途徑可以改變現狀?…之類的問題。

當生活與思考結合,才能達到在“藝術來源於生活”的境界。要知道,有些人每天都抱怨想不到什麼創作思路,有些人光微信這個媒介就做了一本作品集。

然後是具體的渠道。

1、 看展!看展!看展!

現在國內的藝術展覽已經非常多了,除了少數“渾水摸魚”的“網紅展”之外,優質的展覽數量非常可觀,並且在數字化的今天,很多美術館還提供了數字展館,可以online瞭解藝術品。同時,國外像是泰特美術館、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等都有在線看展的功能,大家足不出戶就可以欣賞藝術作品。

2、 讀書!讀書!讀書!

這裡要回應我前文說到的,很多學生感覺在閱讀作品、對藝術作品進行批評的時候無話可說,無據可依,除了一點點感性的感覺之外,沒有其他的認識。藝術、尤其是當代藝術發展至今,它的解讀和欣賞無疑是有一定門檻的,這個門檻既包括了藝術史、藝術理論的相關知識,也包括了哲學、政治、經濟、社會學等方方面面的知識參照。所以,豐富的知識背景其實對於藝術批評和藝術創作而言很有必要。



土豆會成精


藝術的敏感在培養上後天的作用我個人認為是去發現和挖掘一個人的先天的稟賦。這份天賦的發現是需要伯樂的慧眼的,發現者發現後去培養其實是一個深入挖掘和喚醒的環節,讓人對藝術的敏感度由越來越有興趣到充滿樂趣到無限痴迷與熱愛,這樣的藝術的敏感會讓擁有者更加的熱愛生活,發現生活中獨特的視角,通過藝術的形式加以展現。從而給人們帶來共鳴,引起大眾的藝術審美的啟發。

所以對於藝術的敏感的培養,個人認為首要的是發現擁有對藝術熱愛的種子,無愛無以發現生活中藝術的剎那更替與變化,更無須談敏感的體察度。

所以,生活本不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





景旭


藝術家、音樂家、人道主義者和科學家對他們的環境非常敏感,並利用他們的經驗作為他們非凡創造力和同情心的磨坊。 任何領域真正的創造性思維都不過如此:一個人類生物天生異常,對他來說一次觸摸是一次打擊,一個聲音是一種噪音,一場不幸是一場悲劇,一種喜悅是一種狂喜,在這個殘酷微妙的有機體中,再加上創造的強大必要性,這樣,如果沒有音樂、詩歌、書籍、建築物或其他有意義的東西的創造,他的呼吸就會被切斷。 他必須創造,必須傾吐創造,否則他不會真正活著。 -珍珠S.巴克在1997年,伊蓮和亞瑟·阿倫引入了高度敏感的人的概念:那些傾向於加強經驗和對周圍環境的反應的人他們的結論是,大約15-20%的人群具有這種形式的感官加工敏感性,這導致他們被強烈的感官刺激過度居住,如強烈的氣味、響亮的噪音、明亮的燈光和強烈的味覺。 為了測量這種形式的感官加工敏感性(SPS),在這種程度上得分較高的人往往在各種各樣的強化經歷中得分較高,從容易哭泣到有日光敏感性到強烈的愛,再到更生動地記住夢。 自該量表編制以來,對高度敏感的人進行了一些研究。 越來越明顯的是,有不同程度的敏感性。 這包括自戀敏感性和道德敏感性,但對於這篇文章,我想關注不同程度的感官加工敏感性。 凱西·斯莫爾斯卡和他的同事確定了由高度敏感的人量表測量的三種形式的敏感性:興奮緩解、低感覺閾值和審美敏感性。 那些在易興奮程度上得分較高的人往往會在精神上被內部或外部刺激所壓倒,那些感覺閾值較低的人在面對外部刺激時往往會經歷不愉快的喚醒,而那些在審美敏感性上得分較高的人往往對美有更大的認識和欣賞。 這是測試項目,這樣你就可以看到你在這些維度上的位置。不斷的去學習,去鑽研你喜好深入瞭解,而不是一蹴而就的成為藝術家。





小黃當家


這裡的“敏感”意思是人對音樂,美術等音樂的感覺敏銳,可以很快的理解藝術方面的知識,並且反應過來。

”敏感“是個多義詞有兩種解釋

1、感覺敏銳;對外界事物反應很快,皮膚或神經上比較敏感的部分。例如:有些動物對天氣的變化非常~。

2、反應很快速,對一件事或某種東西非常敏銳,察覺快速,可很快判斷或反應過來。例如:他是一個~的人,接受新事物很快。

詞語引用

1、魯迅《書信集·致徐懋庸》:“文學與社會之關係,先是它敏感的描寫社會,倘有力,便又一轉而影響社會,使有變革。”

2、柳青 《創業史》第一部第八章:“再沒比戀愛的青年人敏感了,對方一絲一毫的變化,都能感受出來。

3、史鐵生《秋天的懷念》:“對於‘跑’和‘踩’一類的字眼兒,她比我還敏感。”

擴展資料:

反義詞

1、麻木

麻木是一個很漢語詞語,讀音為má mù,意思是指身體某部分感覺發麻甚至喪失感覺,比喻對外界事物反應不靈敏。

出自宋代,黎靖德《朱子語類》卷二五:“心既不仁……如人身體麻木,都不醒了。”譯文:心既然不仁義,就如同人的身體沒有了知覺,醒不過來了。

2、遲鈍

遲鈍,漢語詞彙。拼音chí dùn,是指反應遲緩,腦子不靈敏。形容人(感官、思想、行動等)反應慢、不靈敏和動物行動緩慢。

出自南朝劉宋時的范曄《後漢書·五行志一》:“遅鈍之畜......”譯文:反應遲鈍的牲畜。











藝術小杰


天賦決定了對藝術的敏感,我個人並不同意,藝術是屬於每一個人的,每一個人對藝術的感受是不同的,最經典的一句話就是,有一千個觀眾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

說得虛一點

對藝術的敏感度來源於對生活的熱愛,是要調動五官去用心感受的。

對生活的熱愛就像這樣的經歷:有一天風和日麗,十六歲的你大清早出門去見初戀情人,感覺一花一草一木都好美,都彷彿有靈魂。

然後保持這份sense

你對美的感受力就是一流的啦

我認為,對藝術的敏感,也就是對美的認知。

說得雖然虛,但真的是實話。

什麼黃金分割構圖理論之類的我是堅決不看

那只是人對自己不能真正捉摸出規律的美的理性總結

他們是美的結果而非美的原因

美在於用心體會,在於有愛

具體操作方法

:

1.談戀愛

2.學習藝術,比如繪畫,切身去體會

3.去看美的東西,可以是好的藝術作品也可以是旅途上的風景

4.去學音樂,去學文學,去學跳舞,多方位的感受美

繪畫理論什麼看了就把它忘了,別太當回事

對藝術的敏感更多的是心的成長,非理性的

而不是理論這種理性的東西





魔韻尚品


這個問題,使我想起文學創作方面的一句話:詩的功夫在詩外。大概意思是,寫詩不是看了幾本書,或整天苦思冥想通霄達旦就寫得好的。詩歌是情理境(景)高度融合的文學樣式,詩人要到火熱的生活中去觀察體驗甚至接受生活磨勵,才能產生情,悟出理(哲學道理),並把經歷過的情境描寫出來,才使詩作情景交融情理交匯,才能沁人心扉!可見,詩歌的敏感(靈感)來源於對生活的用心觀察和深切體驗!

新聞名記者,幾乎天天有新聞報道,他靠什麼?當然是靠敏感!他的敏感從何而來?一從敬業心,二從專業水準。記者以其專業能力和素養,早已定好新聞可能發生的N多個點,並設定量變因素和變化數值,每天觀察統計,一旦某個點發生的異常巨大的變化,新聞就出現了。你說,他的敏感怎麼得來?

藝朮的敏感,其實同理。要說培養,我認為:一築牢專業基礎,掌握將支持你有所新發現新創意的必要因素。門都不入,何以出師?正如新聞,洞悉舊聞,才會發現新聞。二是掌握現狀,即藝術界的發展,同行的成果,知已知彼,才發現發展“空白”並找到自己的方向。三常把學習所得和別人和自然交流或碰撞。藝術的敏感,突出表現在發現新東西新方向。上述幾點,能提示點什麼嗎?

下為本人幾幅塗鴉小品,請賜教:





曾銳教授


對藝術的敏感,既有先天的因素,也有後天的培養。

後天的培養其實從胎教就開始了。孕婦在懷孕期間經常聽音樂,欣賞美術作品如書畫、欣賞舞蹈視頻、多看自然美景,這對於胎兒的發展都有很好的作用。

從幼兒開始讓孩子多接觸書畫、 音樂、舞蹈等,會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使孩子對藝術產生興趣,會受益終生。

中國有句古話:三歲看大,七歲看老。七歲以前如果培養出了對讀書和藝術的興趣,以後基本上就問題不大了。

再大點就是讀萬卷書,行萬里路了。與藝術有關的書要大量的讀,提升理論素養。再就是親近大自然,發現大自然的美,大自然從來不缺少美,缺的是發現美的眼睛。

如此,藝術敏感就有了。


松雲齋主


大家好我是心墨,今天我來談談,培養藝術敏感的問題。藝術來源於生活,我認為對藝術的敏感要分開來談,對體現生活中的美的藝術,因為我們每個人心中天生就有對美的追求,所以不用刻意去訓練。但是藝術不斷髮展到抽象藝術的時候,只有通過進行一定的藝術知識教育的人才能欣賞。下面我們具體來看看:

一,體現生活中的美的藝術,人人都能感知


畫面中是個小女孩拿著奶瓶,給一隻小羊餵奶的場面,這場面太溫馨了,幾乎人人都感受得到。這個小女孩穿著白色的連衣裙好似一個白衣天使,相信沒一個看到這張畫的朋友都會喜歡,心情會好一大截。這就是來源與生活,表現平凡生活中的美的時刻的藝術作品所能帶給大家的感受。欣賞這樣的藝術作品不需要受過學院派的藝術欣賞基礎知識的教育,人人都可以欣賞,因為美在我們每一個人的心中。但欣賞下面的昇華和抽象了的藝術就不是人人都可以做到了。

二,昇華和抽象了的藝術,我們大多數普通人看不懂

這是中國國畫大師齊白石畫的花鳥畫,你看看它美在哪?好在哪?我們普通老百姓看不懂,我們會覺得這花瓣畫得七零八落,這葉子畫得破敗不堪。是這樣嗎?其實齊白石用的是一種抽象的寫意畫法,他不侷限於描摹形狀,他畫出了動態感,好似一陣微風吹過,葉子隨風飄擺,花朵也翩翩起舞。你說美不美嘛!

這張是抽象派大師梵高畫的名畫,價值5700萬美元,是不是特別貴,如果你有錢,賣給你你要嗎?他畫的是一片麥田還有田邊的柏樹,但我們很不可思議的是柏樹漲到了雲中,對此有人提出過質疑,認為柏樹能長白雲那麼高嗎?但梵高解釋樹的心長到了雲中,它有長到雲中的慾望。你看這樣的藝術家已經不受現實生活中具體物象的束縛了。

總之,我認為不同的藝術欣賞要求不同,有的不需要刻意培養藝術敏感,有的需要。以上簡代表個人觀點,如有不妥之處,請多多指正。我是心墨謝謝大家。


心墨書法


我認為對藝術敏感性的培養需要經過長期的磨鍊和積極的主觀努力才能實現,一名具有高度敏感的藝術創作者,所具備的特殊能力表現在敏銳的觀察能力、豐富的想象能力、厚實的生活經驗和多方面的文化修養等,這些對於充分發揮主觀能動作用,培養藝術創作者高度的藝術敏感度,都是不可或缺的。

藝術給人的感覺是感性的,但實際上背後是有邏輯的,沒有邏輯的創作一定不會是好的藝術作品,在藝術敏感性的培養上我們必須大量的去看展、看藝術家的作品,閱讀、分析作品之後從中找出對你有幫助有影響的視覺素材,這種泛讀+積累的過程對於豐富視覺藝術的敏感性是非常有幫助的。

經常練筆,寫日記、寫小雜文等也是一種對藝術敏感性的培養,這種輸出的感覺就像是我們學生時代寫小練筆一樣,不需要是一個完整的作品,可能只是一個視覺小樣、一種媒介或者效果的嘗試、一種創作理念的落地,所以及時、勤奮的輸出你的想法也是積累藝術敏感性的重要方式。

分析藝術作品也能提高我們的藝術敏感性,它可以有助於我們理解作者的創作邏輯和表達的感情色彩,我們在觀看其它藝術作品的時候,不能只停留在感性層面的研究,即這個作品我喜歡或者不喜歡,而是應該去從藝術家的創作背景、創作動機、靈感來源,橫向的調研同社會時期的其它藝術作品,全面、立體、批判性的去評估、解讀和分析作品才能有所收穫。

“藝術來源於生活”,我們需要在生活中培養對藝術的敏感性,去交朋友、去參加社會實踐、去打工、去學習新的技能......所有的經歷對於藝術家而言都是寶貴的,都是成就你豐富你藝術敏感性的重要部分,在生活中,注意觀察各種現象和問題,積極與不同的人溝通和交流,有目的、有規劃的去收集各類信息,當生活與思考相結合,才能達到在“藝術來源於生活”的境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