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貓的報恩》:生命可以隨心所欲,但不可以隨波逐流

宮崎駿,日本動漫屆的傳奇人物,對於一個動漫愛好者來說,他的名字無人不知,無人不曉。2001年,他的作品《千與千尋》榮獲第75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動畫長片獎及第52屆柏林電影節最高榮譽“金熊獎”等9項大獎。2014年11月8日,他憑藉多部優秀作品,榮獲第87屆奧斯卡金像獎終身成就獎。他是日本第一位將動漫上升到人文高度的思想者,他給動畫世界賦予活的靈魂。《貓的報恩》是宮崎駿和他的吉卜力工作室在2002年打造的一部優秀作品。

《貓的報恩》:生命可以隨心所欲,但不可以隨波逐流

《貓的報恩》講述的是一位沒有主見,做事拖沓的17歲姑娘小春,在一次放學回家的路上,意外的救下了一隻差點被卡車軋過的貓咪。而這次無意的善舉,卻給小春帶來了很多麻煩。

《貓的報恩》:生命可以隨心所欲,但不可以隨波逐流

原來被小春救下的貓咪是貓王國的王子,名字叫做月牙。貓王國國王為了感激小春,便邀請她去貓王國做客,並有意想讓她做貓王國的王子妃。小春猶豫不決,稀裡糊塗的便答應下來,事後卻特別後悔。自知此事無法回絕,在左右為難時,有一個聲音告訴小春,讓她去找貓事務所求助。

《貓的報恩》:生命可以隨心所欲,但不可以隨波逐流

小春跟著一隻叫胖胖的貓來到了貓事務所,卻只看見一隻很漂亮的陶瓷貓和一隻石雕烏鴉。正在小春滿腹疑團之時,太陽落山了,陶瓷貓化成了一隻很有風度的真貓名叫男爵,而石雕烏鴉也變成了一隻真的烏鴉叫波波。小春大為震驚,男爵告訴小春:“當人類用感情和希望去創造一樣東西時,那一樣東西就會被賦予靈魂。”

《貓的報恩》:生命可以隨心所欲,但不可以隨波逐流

他們知道的小春的遭遇之後,便決定幫助小春。胖胖告訴小春,貓王國裡都是沒有自我的人。男爵告訴小春,你應該要學會做你自己,面對真實的自我,只要做到這一點你就什麼都不用懼怕。

夜晚降臨時,貓國王派人強行帶走了小春。而來到貓王國的小春,漸漸在眾星捧月的感覺中迷失了自我,變成了一隻貓,正當她萬分沮喪時,男爵出現了。他對小春說:“你不能等到別人來安排你的人生,自己想要的,自己爭取。

最終,男爵和胖胖帶著小春逃離了貓王國,而小春也在一次又一次的抉擇中,找回了自我,恢復人形。回到現實生活中的小春,一改原來唯唯諾諾,毫無主見的性格,變成了一個自信而又果斷的姑娘。

宮崎駿在本片中塑造的小春是一個極其平凡的女孩,善良卻自卑,有點虛榮且極容易被別人的意見所左右。好在最後小春終於明白了,生活中不能迷失自我,從而喪失勇氣的治癒。在我們生活中,有很多人就像影片一開始的小春,迷茫的在生活中尋找自我,卻又清醒的看著自我在生活中沉淪,迷茫似乎成為了青春的標誌。那麼,是什麼原因造成現在年輕人如此迷茫,又如此焦慮?那又有什麼辦法能夠幫助年輕人走出迷茫,找到自信?

《貓的報恩》:生命可以隨心所欲,但不可以隨波逐流

1. 我們賦予他人看法的價值,為了獲得他人的好感孜孜不倦的努力,與我們希望得到的結果極不相稱

小林上大學期間是個成績非常優秀的姑娘,也非常勤奮,由於英語較好,也經常做一些翻譯文稿的兼職。在別人看來,她就那種“好評率”極高的女孩子,智商情商雙高,相貌才氣上佳,而且還非常上進。

但是,有一天她卻在朋友圈裡留下了“我的人生毀了”這句遺言,而選擇輕生了。幸好被發現的及時,小林自殺未遂。

原來,小林著了虛榮心的魔。為了和室友擁有一樣的化妝品,她花掉了幾個月的兼職工資;為了買到那雙最新款的鞋子,她啃了一個月的饅頭;最後為得到某品牌限量款包包,她捨棄了收入微薄的兼職,而是去了KTV當起了服務生,當然,一開始只是端茶倒水,最後……

一個人墮落的速度是多少?怕是有五個愛因斯坦也算不過來。

當問起為什麼時,小林說,一開始她很喜歡那種有很多人點贊,有超高回頭率的生活,為了儘快過上她想要的生活,如果單憑努力,她恐怕大半生都得小心翼翼,省吃儉用的活著,所以,她便做起了賺快錢的活。最終,深陷其中,無法自拔了。

像小林這樣的姑娘,現在還有很多。為了享受別人羨慕的眼光,有的身陷“校園貸”,整天提心吊膽,無法擺脫;有的出入風月場所,自毀一生。

她們迷失了,迷失在了虛無的物質世界,所以她們分不清什麼是合理的夢想,什麼是失控的慾望。只能把別人的眼光當成行為的最高標準,把別人的點贊當作生活的最高獎賞,最後在自以為是的小聰明裡迷失,在慾望的迷宮中左右為難。

人生這場遊戲,誰都開不了外掛,即便是你在某一段時光意氣風發,日升月恆,但拋棄了自我,丟棄準則,人生必然變得空洞,最後會演變成一個永遠無法彌補的悲劇。

《貓的報恩》:生命可以隨心所欲,但不可以隨波逐流

2. 努力辛苦,但混日子更辛苦。最難看的辛苦,是內心的迷茫與無知。

幾乎每個人都曾有這樣一段焦慮不安,又充滿無力感的時光。會覺得人生依舊擁有無限的可能,卻又不太確定自己能否實現。覺得自己應該追隨夢想的腳步,卻又不確定這條道路是否正確。不確定自己能否成為自己想要成為的人,不確定自己能否過自己想要的生活。

其實,每個人都有機會,去成為你想成為的人。很多人都為此行動過,不過很快就陷入了迷茫和焦慮。他們不明白的是,不是地下沒水,而是你挖的不夠深;不是成功來的太慢,而是你放棄的太快。

任何人的成功都不是一蹴而就的,每一個階段的成功,背後都是一步一個腳印的積累。努力的你,可能依舊是個普通的你,如果停止努力,那麼,你就會變成一個“既窮,又失敗”的普通人。但是如果你咬緊牙關,熬過去了,這些努力就成為了你的人生里程碑;熬不過去,放棄了,你就掉進了迷茫的無底洞。

退一萬步說,只要你願意努力,那麼你人生最壞的結果,也不過是大器晚成。

《貓的報恩》:生命可以隨心所欲,但不可以隨波逐流


3.人生的路很長,總有時間去實施備選方案,但不要一開始就退而求其次。

在2008年的哈佛畢業典禮上,校長福斯特對畢業生們說過這樣一段話:“我聽過你們談論未來,知道你們的煩惱。我也知道你們擔心收入,擔心職業選擇,擔心人生的意義能不能實現。我要對你們的是,只有試過了才知道。不論是繪畫、生物、還是金融,如果你們不去嘗試做你喜歡的事,如果你不去追求你認為最有意義的事,你會後悔的。”

其實,一人生根本就沒有標準答案,在“亂花漸欲迷人眼”的選擇背後,往往只有一個真相,那就是“試試”二字。人得逼自己一把,才能看到更多的可能性!如果千萬個不甘心,也換不來一個“試試”,那你就活該後悔。

當面臨選擇的時候,不要猶豫徘徊;在權衡的時候,也不要怕累;選擇了之後,更不要去後悔。只要你喜歡,只要你認可,就沒有什麼不好的,最怕的就是,一切都是自己的選擇,最後卻還在怨天尤人。

活著,最大的失敗不是跌倒,而是從來不敢奔跑。

不要輕言放棄,但凡放棄了一次,人生就會習慣性的知難而退。如果克服了,人生就習慣於乘風破浪。這看著只是一個簡單的選擇,其實影響非常大,它帶來的是截然不同的人生。


《貓的報恩》:生命可以隨心所欲,但不可以隨波逐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