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作家是母親,用溫暖的文字記錄《疫情下的紐約人》卻不幸去世

在一切道德品質之中,善良的本性在世界上是最需要的。

深以為然。

2020年的春天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從醫護人員到社區管理人員再到小區的保安、快遞人員、普通人,每個人都在奉獻著自己的一點點力量,為了這場戰疫有的人連續工作24小時,有的人捨棄了與家人相聚的時光,有的人英勇犧牲了,雖然我們做不了什麼,但也自行居家隔離,不給福國添亂,不浪費醫療資源,這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沒有人是局外人。

她是作家是母親,用溫暖的文字記錄《疫情下的紐約人》卻不幸去世

如今,世界的各國疫情嚴重,同樣在各國的疫情期間,有很多好人,她們用自己的行為給身處困境的人人們傳播正能量,她們是一群善良的正義的英雄。


疫情期間,社交平臺上一名網名為《紐約藍藍》的作家一直奔波於美國疫區中心紐約,以日記的方式為網友報道當地疫情最新狀況。

她是作家是母親,用溫暖的文字記錄《疫情下的紐約人》卻不幸去世

張蘭出生1969年,本科畢業於蘇州絲綢工學院藝術系,之後獲得密蘇里大學藝術碩士學位。即是獨立策展人,同時又是設計師,還是北美華人作家協會會員,堪稱才女。

疫情期間,她給自己的日記起名為《疫情下的紐約人》,從剛開始的幾十個人感染到後來成千上萬的數字,作者觀察、記錄並感慨。

她是作家是母親,用溫暖的文字記錄《疫情下的紐約人》卻不幸去世

這是3月25日,這似乎也是張蘭發表在公眾號中的最後一篇日誌的部分內容。

女軍醫Dr Birx以優雅女性化的妝容受到大眾矚目,特別是她每日一換的絲巾,被我很多朋友稱為“絲巾女士” 。網上已經有好事者收集了她每天戴的絲巾圖案。她彷彿具有母親一樣安撫的能力,就像我總具有帶歪樓的能力一樣。今天紐約州有30000多例確診病例,其中3805例住院,住院率為12%。888例住在ICU病床,ICU住院率為3%。州長庫莫表示,住院率增速正在下降。他還說紐約人的“親密的關係”讓紐約成為此次疫情中心。但這種“親密”既是紐約最大的弱點,也是紐約最大的優點。它讓紐約在面對任何困難時戰無不勝。而紐約最終一定會戰勝疫情。

她的日記裡全是美國太好了之類的正面報道,即使是美國成為全球確診病例最多的國家,她的日記的主題仍然沒有走向追責以及對負面的放大!

可這位正能量的美籍華人作家,在3月27號因車禍不幸去世!


她不僅是一位華人作家,她也是一位優秀的母親。

張蘭雖然一直生活在美國,在日記中,我們可以明顯地感覺到,她時刻關心著當地的疫情,並把我們華人在當地的助人行為記錄在日記中。

我們華人行動非常快,民間公益組織華藤會昨天已經把採購到的第一批口罩分別送到了ElmhurstHospital和Harlem Hospital。這次全美華人捐助的行動都非常迅速,而且層面廣,大城市,小鎮上都有,在這青黃不接之季很管用。

羅曼.羅蘭曾說,行善的人應該覺得自己快樂才對。

我想,她即使身處困境,卻依然能夠用太陽般地溫暖記錄著身邊的好人好事,此刻的她,正在用善良的行為讓這個世界保持著多一分的美好,她不僅是一位善良的作者,也是一位快樂的普通人。

她是作家是母親,用溫暖的文字記錄《疫情下的紐約人》卻不幸去世

在作家的身份外,她也讓我們看到了一位好母親的身影。

中午出去給買女兒最愛吃的韓國炸雞,因為她說好久都沒吃過了。又給她買了一杯奶茶。有喜歡的美食就會覺得日子還不錯。這個月幾乎沒有什麼花錢的機會,現在就多花錢在食物上吧。小鎮主街上的人很少,車倒不少。大概是看天氣好大家都開車出來了。郵局旁邊的玉蘭花已經開了,和往年並無別樣,只是樹下多了幾個匆匆忙忙戴著口罩的行人。

給孩子買東西是每一位母親最平常的一件小事,也是每一位偉大母親的最平凡的小事,通過買東西而記錄下來的筆記,讓我們看到了一位身兼作家的母親的生活軌跡。

她是作家是母親,用溫暖的文字記錄《疫情下的紐約人》卻不幸去世

在某社交平臺,她也用自己的文字記錄自己孩子的學習過程。

二女兒拿到錄取通知書以後就有很多朋友詢問我們爬藤的經驗,對我這樣一個大撒把的媽還真有點為難。除了她的申請論文我算參與了以外,她平時的學習細節我其實都不過問。所以對於很多希望能取經的父母來說,這篇文章很可能會讓你失望。因為我家實在沒有孩子一定要爬藤的想法,也沒有為爬藤專門做過任何事情或者花費錢財。

雨果曾說過,慈母的胳膊是慈愛構成的,孩子睡在裡面怎能不甜。

每個優秀的孩子背後都站著一個優秀的母親,母親的偉岸是每個孩子最後的避港灣,她不斷指引著孩子前進的動力,以無形的力量讓孩子通往更高的地方。


這是一位好母親,也是一位好作者,用自己的文字印記疫情下的一花一草,一人一物,給世人帶來了溫暖和力量。雖然此時很多人身處在困境中,但我相信有人看到她的筆下的文字,內心也會充滿了陽光和力量。

她是作家是母親,用溫暖的文字記錄《疫情下的紐約人》卻不幸去世

就像她日記中所記載的,

很多父母覺得讀了我的文章以後會安心很多。現在已經有很多的華人作家以自己的親身體驗來寫疫情,他們的文章也都非常值得看。真實的記錄越來越多,讀者就可以拼出一個大概的面貌來。僅靠一個人的書寫都是永遠不夠的。如果每天只看數字再加上一些添油加醋的描述的確會覺得我們生活在人間地獄裡。但是目前我們其實都還算好。

這是一位善良的作家,也是一位偉大的母親,除了日記本之外,這是她留給我們最深刻的印記。

願逝者安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