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道德經第十一,十二

☞卅輻同一轂,當其無,有車之用也。埏埴為器,當其無,有埴器之用也。鑿戶牖,當其無,有室之用也。故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道德經十一☜

☞五色使人目盲,馳騁田獵使人心發狂,難得之貨使人行妨,五味使人口爽,五音使人耳聾。是以聖人之治也,為腹不為目,故彼取此。道德經十二☜

♞三十個輻輳成一個車輪,是因為轂是空的,才能容納車軸,車輪才能轉動,這才有了車的用處。碗,住的房子都是被人利用的恰恰是那個虛空部分,那個虛空就是無,體現了用的價值。但不要忽略了包裹虛空的″有″—碗壁那個用埴(粘土)做的碗壁。

♞五色,五味,五音,馳騁,田獵,貴重東西,過度了都讓人發狂不已,不得安寧,所以要丟棄過度物慾享受。只有吃飽穿暖,不要過度追求外在享受,才能長治久安。

♛這二章文意較為易懂,但其意味挺幽遠。比如杯子,碗日常生活天天使用。碗的功用很好理解,盛水,但功用因為什麼而存在。”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這也是“有”和“無”的相生依存關係,無是用的產生,有才是用的保障。有、無是一體的,同謂而異名。有可以理解為存在,可以被感知,因為可以被感知所以產生利,產生利,就可以琢磨使用,被利用。無之以為用,那個產生利,才能依存的,才能被感知的,是因為無是用,用才能產生利。所以被感知的存在,其存在產生的利或者用處,全在其看不見的“”無“”中產生出來。只有無沒有有的存在,是不可以被感知,不能被感知也就是真正的無,也就不會有利。只要有了“有”,可以被感知,其利就會有,無就會生出用來。


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道德經第十一,十二

聖人治理天下,就是讓人填飽肚子,放下慾望,不去追求令人發狂的東西,就是要人們滿足最低慾望需求,降低“有”的存在度,守在“無”也就是虛處。在這個“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的邏輯裡:難得之貨作為“有”,他的存在過度,其產生的作用是什麼,令人行妨。過度的體驗過度的奢求,就會產生令人發狂的傾向。人應該減少慾望,迴歸原始狀態,就會平靜安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