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單體規模最大的海上可移動波浪發電平臺在西沙永興島投入使用

世界單體規模最大的,海上可移動波浪發電平臺在西沙永興島投入使用

世界單體規模最大的海上可移動波浪發電平臺在西沙永興島投入使用

我國海洋島礁上的電力供應,要麼通過海底電纜併入大陸電網,要麼自備發電。鋪設電纜,成本很高,如果距離過遠得不償失。自備發電就需要燃油或者燃煤。如果是在本來用地就極為緊張的小島,自備電站不僅規模無法保證,燃油也需定期補給,運輸壓力大。

在島礁之外連上一個波浪能電站,既不佔地方,也不大量消耗油料,對環境沒有汙染,相當於增加了一個外掛電源。投放到西沙的“先導一號”就是目前投入使用的單體規模最大、發電效率最高的可移動式波浪能發電平臺,平臺裝機容量260千瓦,通過2000米長的電纜由電站連接至岸上電力接入點,已成功併入三沙市永興島電網。有專家認為,“安排3個這樣的平臺,就能滿足500人至1000人的海島生活用電”。

鷹式“先導一號”波浪能發電裝置,是目前國際上單體規模最大、發電效率最高的海上可移動式波浪能發電平臺,前不久已竣工並在西沙永興島附近海面投入使用。該波浪能發電裝置為半潛式平臺結構,平臺主體長度36米、寬度24米、總高16米,工作吃水12米。

世界單體規模最大的海上可移動波浪發電平臺在西沙永興島投入使用

該裝置鋪設電纜2000米,一端連接波浪能發電裝置,一端上岸連接電力接入點。鷹式“先導一號”由中國科學院廣州能源研究所和招商工業合作打造。2017年,招商工業聯合中科院廣州能源所等單位,共同競標獲得了國家海洋局“南海兆瓦級波浪能示範工程建設”的合同。

近10年來,廣州能源所瞄準我國“建設海洋強國”戰略目標,積極開展適合遠海島礁和海上設施的大型漂浮式波浪能裝置研究,成功研發出了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海上可移動能源平臺技術,在波浪能裝置整機設計、能量俘獲與轉換、液壓自治控制、深水錨泊等方面取得一系列發明專利,其中裝置整體方案獲中、美、英、澳發明專利授權,設計圖紙獲國際船級社第三方認證。建成了10kW概念樣機“鷹式一號”、100kW工程樣機“萬山號”、260kW海上可移動能源平臺“先導一號”;突破了海上大型漂浮式波浪能裝置無法長期穩定發電的系列難題,完成了鷹式波浪能技術由試驗樣機向工程樣機的轉變,建成的海上波-光-儲-海水淡化系統在遠海島礁完成了併網供電技術驗證。

以後,海上可移動波浪發電平臺可適用在我國南沙群島各島礁。

前往“南海秘境”公號,可看到《1988年我國為什麼沒控制條件更好的東礁,卻控制了它旁邊的華陽礁》《納土納群島到我國南沙萬安灘不到350公里,曾是我國島鏈組成部分》《把瓊臺礁變瓊臺島,它的戰略地位不輸萬安灘和黃巖島》等文章。


世界單體規模最大的海上可移動波浪發電平臺在西沙永興島投入使用


世界單體規模最大的海上可移動波浪發電平臺在西沙永興島投入使用


世界單體規模最大的海上可移動波浪發電平臺在西沙永興島投入使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