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破了嘴,跑斷了腿”,辛苦而繁重的社區工作

作者 | 北辰


“說破了嘴,跑斷了腿”,辛苦而繁重的社區工作


社區作為我國基層的居民自治組織,發揮了團結、凝聚群眾的作用,是政府與百姓聯結的“樞紐”,也是反映民生福祉的“晴雨表”。無論是過去的“居委會大媽”走街串巷,還是當代高素質的社工隊伍,都是時代的發展和社會需求的“產物”。因此,對社區工作者綜合素質的要求越來越高,社區發展面臨的工作壓力、困難也與日俱增。


在這次疫情防控“阻擊戰”中,廣大社區工作者“活躍”在基層的每個角落,無論是政策宣傳、入戶走訪、人員隔離,還是值班值守、物資發放、排查隱患,都有他們“衝鋒陷陣”的身影。截至3月8日,全國城鄉社區工作者已有53位在疫情防控工作中因公殉職,其中,黨員佔92.5%。可見,社區在疫情防控“阻擊戰”中發揮了不可忽視的作用,但現實中仍面臨了一些工作的短板和不足,這些“通病”需要在發展中不斷的給予“治癒”。


“說破了嘴,跑斷了腿”,辛苦而繁重的社區工作


社區工作性質“變味”,行政職能日漸凸顯,自治組織演化成政府“派出機構”


隨著政府機構的改革和行政權力的下放,民政、計生、社保、殘聯等政府部門的工作重心開始下移,鄉鎮、街道承擔的行政任務加重,進而向社區“滲透”。為實現轄區百姓就近辦理各項手續和開具各類證明,享受政府服務民生的紅利,在社區開闢了便民服務大廳,行使各項行政權力,無疑給社區增添了很多“負擔”,也改變了社區原有的功能。


社區工作人員組成簡單,除“兩委”成員外,大部分都是公益性崗。他們享受的政府性補貼,即勞動報酬極低,工作量卻很大,高學歷的年輕人根本不可能幹,導致人員年齡大、素質偏低、結構極不穩定,尤其是一些業務性複雜的崗位,勝任者寥寥無幾,頻繁換人已成常態。


“說破了嘴,跑斷了腿”,辛苦而繁重的社區工作


社區工作人員是從廣大群眾中走出來的,具備了很強的群眾工作基礎,但不代表業務水平高,很多行政性事務讓他們“水土不服”,也很難確保工作質量和效率。減少社區的“行政色彩”才能讓他們騰出手來,開展更多的群眾工作,真正發揮社區基層組織的“堡壘”作用。


群眾工作五味雜陳,需要雙向的理解,社區的被認同感是制約工作的關鍵點


“跑腿”是社區工作者每天必備的任務,無論是鄰里糾紛、維修費收取、信訪化解,還是宣傳政策法規,都需要社區人員入戶和現場組織,與群眾面對面接觸。隨著社會的發展,新的居民小區陸續拔地而起,而“老舊散”小區的管理都壓在了社區身上,這些居民區普遍沒有物業管理,業主委員會行動虛設,管理難度非常大。


有時,一個單元下水管道堵塞,需要單元內所有業主掏錢維修,社區只好組織收錢,但現實是一樓、二樓住戶乾著急,高層和頂層住戶根本不買賬;而當樓頂漏水需要集資維修時,頂樓業主催社區幫忙收錢,低層住戶直接將社區人員拒之門外,類似的群眾工作不勝枚舉,令人唏噓不止。


“說破了嘴,跑斷了腿”,辛苦而繁重的社區工作


社區工作最大的障礙就是與百姓溝通的“失靈”,有些便民、利民的政策未宣傳到位,容易引起群眾的誤解,久而久之產生了心理防備和極端化思維;而有些百姓對法規、制度的認識不足,對自身該承擔的責任和履行的義務推諉扯皮,導致社區與百姓間雙向溝通受阻;另外樓內鄰里間缺乏感情交流,彼此間冷漠相處,“各家自掃門前雪”成為常態。尤其是涉及百姓切身利益的收費、維修問題,社區人員“說破了嘴、跑斷了腿”也未必見效,不得不動用各種關係,讓其親戚朋友、單位領導同事勸說,才最終奏效,歸根結底就是認同感和被認同感的問題。


社區的發展需要人才的支撐和智力的支持,更需要實實在在的機制保障


一直以來,大眾普遍認為社區是大齡人員的“集中營”,主要工作是“張家長李家短”這類雜事,根本用不上高素質人員。殊不知,隨著社會的發展,社區工作日漸複雜,很多任務的完成都需要一定的知識儲備。比如,加強基層組織建設,就需要樹立社區品牌、打造主題名片、設計活動載體、明晰思路環節。每一項工作都需要文字編輯、電腦操作和高效溝通,只有初高中水平的四零五零人員根本無法勝任。


人才難尋、人才難留問題,直接原因就是待遇低下和前景“暗淡”。因此,社區在換屆選舉時應該突破原有限制,通過選舉委員會為高素質人員設立專崗,當地政府應該打破補貼無差異化的禁錮,組織部門應該為這類人才開闢上升渠道,從而讓能人和幹事者願意從群眾中走出來。同時,社區也應該是公職人員鍛鍊成長的陣地,通過派駐黨員幹部、組建志願者隊伍、定期召開駐區單位聯席會等方式,增強社區人才和智力支持。


“說破了嘴,跑斷了腿”,辛苦而繁重的社區工作


在組織架構上,鄉鎮、街道便民服務大廳無法輻射的區域,可由鄉鎮、街道統一調配和管理,派專人在社區固定場所坐班開展工作,同社區完全脫鉤。同時,杜絕政府各職能單位向社區隨意攤派任務,有些必須由社區執行的也要實行有償服務,讓社區人員全身心投入到基礎工作中去。


社區工作“千絲萬縷”,但核心就是自我管理、自我約束、自我監督是否到位,無論是服務百姓的態度,還是工作的透明度,都應該接受群眾的監督和質疑,能者上、庸者下,心繫百姓者受推崇,利慾薰心者受懲處。百姓事無小事,件件都要全心全意,容不得半點馬虎,社區工作如此而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