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英格拉姆本賽季能突飛猛進,除球權增加外,還和這三點有關

賽季至今,英格拉姆場均可以拿到24.3分6.3籃板4.3助攻1.0搶斷0.7蓋帽,值得一提的是

這五項數據均為職業生涯的新高

深度|英格拉姆本賽季能突飛猛進,除球權增加外,還和這三點有關

英格拉姆本賽季在鵜鶘隊能迎來突飛猛進從而進入全明星,顯然球權的增加(場均18次出手可以排在聯盟第20位同時也是生涯新高)是非常重要的,畢竟在有實力得不到重用或不給出手機會也是百搭。但與此同時球權也並非決定性的因素,如果說光是球權增加,但個人能力沒有隨之呈比例增漲的話也是百搭。就像昔日的阿里扎那樣,在08-09賽季跟隨湖人隊獲得總冠軍後,被火箭隊千萬大合同挖走奉為核心,但給足球權、球隊地位下表現較之前並沒有明顯的提升,最終僅僅一個賽季就被交易到了黃蜂隊。顯然,英格拉姆本賽季能突飛猛進,不光是球權的增加,還有其他因素的進步。咱們從幾方面說起。

深度|英格拉姆本賽季能突飛猛進,除球權增加外,還和這三點有關

三分能力提升

本賽季,英格拉姆變化最大的就是三分,場均出手由上賽季的1.8次增加到了6.3次、命中率由33%提升到了38.7%、場均命中數由0.8個增加到了2.4個,三項數據幾乎都翻倍的情況下也創下了生涯新高。有數量和質量保證下,這三分已經達到聯盟頂級。英格拉姆三分能進步如此之大,和兩點有關:其一在有JJ雷迪克這樣頂級無球投手的情況下,金特里為球隊制定了大量的定點投籃戰術,而英格拉姆也成為了受益者,本賽季定點投籃佔個人進攻的20.6%(生涯新高)。定點投籃對於英格拉姆來說就是揚長避短,在有身高臂展優勢下,對手很難干擾到他,最終定點投籃下每回合可以拿到1.13分,比聯盟78.9%的球員都要優秀,兩項數值同樣也為生涯的新高。

深度|英格拉姆本賽季能突飛猛進,除球權增加外,還和這三點有關

其二就是日復一日的投籃訓練收到了效果。英格拉姆選秀前人稱『小杜蘭特』,除了指二人身材相似外,更多的是指英格拉姆有著和杜蘭特一樣的與身高不符的三分能力——大學時期,前者是一個有著41%命中率場均命中2.4個三分的高產射手。之所以進入NBA後,英格拉姆前三年三分能力沒有體現出來,這更多的在於核心力量不足的情況下,不足以支撐這多出一米的三分線(NBA比NCAA三分線要遠一米)。而本賽季,在核心力量增加下,不斷的投籃訓練也找回了射手的潛能。說白了,進入NBA之前不斷的三分投射、訓練已經形成了『肌肉記憶』,本賽季找回的話,這進步能不大嗎!畢竟這基礎已經打的非常牢固了。

深度|英格拉姆本賽季能突飛猛進,除球權增加外,還和這三點有關

三分能力的提升,可以說讓英格拉姆的進攻如虎添翼。生涯至今,英格拉姆場均個人進攻中有14%的比例來源於面框單打。不同於前三個賽季,本賽季英格拉姆面框單打效率很高,每回合可以拿到0.99分,比聯盟72.2%的球員要優秀外,46.8%的命中率要遠高於字母哥的42.2%和詹姆斯的39.4%。這在於優秀的三分能力能夠牽制住對手(字母哥和詹姆斯因為缺乏穩定的外線投射,對手對於他倆的單打更多的是將兵力部署在禁區,這就造成有球空間非常的小),從而獲得非常大的有球空間對手如果不跟防出來的話,那麼就直接外線投三分,如果跟防出來的話,利用大長腿的優勢基本上一兩個大跨步就能甩開對手』。這點是前三個賽季所沒有的,當時因為沒有三分能力,對手防他的單打基本上就是禁區內的“合圍”給其處理球的空間非常小。

深度|英格拉姆本賽季能突飛猛進,除球權增加外,還和這三點有關

與此同時,10-16英尺的中距離投籃佔出手比雖然由上賽季的20.4%下降到了16.6%,但命中率卻由38.9%提升到了43.7%。該區域命中率上升,和麵框單打道理一樣:三分起到了很好的牽制作用,從而有球的空間很大。『這就好比A方原先在一個半徑為5米的半圓中放兩個球員防守,但現在因為B方射程的增加,A方迫於無奈必須擴防出來,在人數沒有增加的情況下,顯然A防球員每個人的防守面積增加了,就此B方的得分效率會由此增加不少』。三分能力提升,從而進攻端如虎添翼,這是原因之一。

優勢穩中有升

本賽季至今雖然防守效率只有聯盟第376位的111.1,但我們仍然不能忽視英格拉姆在防守端的表現。根據NBA官網數據統計,在體現防守積極性上的截斷、活球爭搶、干擾投籃較上賽季幾乎全面提升。

深度|英格拉姆本賽季能突飛猛進,除球權增加外,還和這三點有關

這其中上升幅度最大的就是截斷(截斷大意是指防守球員在對方非投籃狀態下觸碰到球,從而改變球的路線)。想要截斷數據上升,最重要的就是不斷的積極跑動,而跑動正是英格拉姆的優勢之一:腿長、體力好。在此基礎上英格拉姆還有著臂展優勢,這讓他看起來就是一個快速移動的大蜘蛛,時刻能將對方“罩住”。雖然因為對抗不足單防那些有噸位的球員效果並不好,但出眾的靜態天賦讓他很有希望能成為頂級的協防者。而防守也恰恰是英格拉姆前三個賽季沒有打出預期榜眼表現,但依然備受關注的地方

積極的防守下,效果如何呢?最顯著一點變化就是在他的防守下,對方小於6英尺、10英尺的命中率從上賽季的62%、59%下降到了58.9%和57%。能使對手的內線命中率下滑,也能看出英格拉姆這對抗能力也在不斷增強,畢竟相對來說還是高大、笨重的內線球員在這個區域投籃多。對抗能力增加這點不難理解,怎麼說也是加盟NBA四年了,就是增漲的速度在慢也會有效果的。當然也正是得益於對抗能力的提升,在本就有身高臂展優勢下,這籃板能力也是穩中有升,再者就是因為三分能力的提升,使有球空間、處理球空間變大的情況下,使原本就不錯的助攻能力得到了昇華,場均4.3次助攻數據已經可以媲美聯盟大多數後衛球員了

。防守、籃板、助攻,原本有優勢的地方穩中優勢,這是原因之二。

深度|英格拉姆本賽季能突飛猛進,除球權增加外,還和這三點有關

出勤率

本賽季至今,英格拉姆的出勤率高達87.5%,這是近三個賽季以來的新高。『健康』雖然不像得分、防守等那樣對籃球天賦很高,但也是必須要具備的存在。NBA歷史上有多少球員,因為健康問題而過早泯然眾人,又有多少球員在歷史長河中書寫了屬於自己的輝煌。如果說詹姆斯生涯健康始終是個問題,沒有著高達91.5%的出勤率,很難說還能否取得如今的成就;如果說格雷格·奧登一直保持健康,那麼當今是否還是“小球時代”也很難說。

英格拉姆前三個賽季沒有打出榜眼的表現,你可以說和球隊的培養模式、自身習慣性慢熱有關係,但也不能忽視『健康』的問題,拋去新秀賽季,第二年、第三年的出勤率分別只有72%和63.4%。出勤率低最大的弊端就是所取得的進步戛然而止,就像上個賽季那樣,在全明星之後英格拉姆打出25+5+5的明星數據,但傷病讓之前的所有努力付之東流,與此同時也錯過了漲球的機會。而本賽季不錯的出勤率,讓英格拉姆有了將努力兌換成進步的時間,而在場上與高手不斷的過招,也更能激發前進的動力。保持健康,出勤率高這是原因之三。

深度|英格拉姆本賽季能突飛猛進,除球權增加外,還和這三點有關

整體來看,本賽季英格拉姆能突飛猛進從而進入全明星,除球權增加外,還和以下三點有關:

  1. 三分能力提升
  2. 優勢穩中優勢
  3. 出勤率

這3點之中,第1點是最直觀最重要的,這讓英格拉姆以往不足之處得到了巨大的提升,而且以點帶面促進其他方面全面進步;第2點起到了很好的輔助作用,一個人的進步終歸是在現有的基礎上所取得的,不然不足之處進步了,優勢不斷弱化,這進步的程度還是非常小;至於這第3點起到了“緩衝”的作用,說白了就是留有時間將努力轉化成為成果。這3點可以說缺一不可。

深度|英格拉姆本賽季能突飛猛進,除球權增加外,還和這三點有關

寫到最後,英格拉姆本賽季的突飛猛進(數據均為生涯新高)、所取得的成就(首次入選全明星),也再次告訴我們,一個人的成功離不開機遇和努力這兩點。至於這2點哪個佔成功的比例更大一些,已經不重要了,重要的是隻要肯努力就一定能得到機遇從而收穫成功。現在NBA又進入了休賽期,對於英格拉姆來說,這或許又是一個非常好的能促進自己更加強大、成功的機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