溝通為什麼是先“求同”再“存異”


溝通為什麼是先“求同”再“存異”

會議是要先“求同”,還是先“存異”?

流程管事,制度管人,團隊打天下,管理定江山,這裡只說團隊。團隊的力量無窮盡,要想激發它的凝聚力、向心力,就必須掌握“求同”和“存異”的辯證關係,尤其在企業。

在一個企業中,有老闆和打工者之分,有部門主管和屬下員工之分,有老、少之分,有先來的和後到的之分,有出類拔萃的和平凡普通的之分,有科班出身的和半路出家的之分,不管怎麼分,一個共同的事實是,人和人是有差別的,幹什麼都要一刀裁齊不是件容易的事。

舉幾個簡單的例子:要求大家按照統一時間上下班,那麼對家遠的出行不方便的員工好像太苛刻;要求大家在規定時間內必須完成多少工作量,好像對年老的、手慢的員工不公平;要求 有錯必究,好像對初次犯錯的員工不近人情,因為在這之前同類的錯誤已經有人犯過很多次;要求優勝劣汰,對被裁掉的人好像有失公允,因為工作需要,他走後沒幾天又來了新人,新來的恰恰在各方面幹得又不如已走的……諸如此類的例子只要職場中的你仔細想一想,你就會發現還有很多很多,舉不勝舉。那麼,面對這些問題,作為企業的決策者或管理者應該如何處理或應對呢?

溝通為什麼是先“求同”再“存異”

首先,要知道尊重“異”並知道去“存異”,而不是一開始就去“求同”,這是前提和基礎,也是一種人道主義的出發點,這是一種掌握了人的生理和心理差別的管理技巧。一娘生九種,說的是一個媽養的兄弟姊妹都不一樣,何況一個企業裡的員工不是一個媽養的呢?

其次,在“存異”的基礎上“求同”,爭取在定製度、定規範時理性、合理、不偏不向、不失偏頗,只有這樣 ,一個企業的制度再嚴也不失人性化,再松也會有人遵守,因為一種由企業發出的由內至外的文化氣質已經散發出來,身處其中的員工耳聞目睹、潛移默化,不由得讓他自己努力去改變自己,不然,他要麼感到臉上無光,要麼就要以很低的成績被淘汰。

求同存異,說起來輕巧,但做起來不易,尤其在企業,誰不希望企業的員工出力時全是清一色的棒小夥,用腦時全是高智商的智多星呢?但是,誰又能真正做到呢?部隊上應該算是清一色的吧,但打仗時是不是有怕死的、是不是有當逃兵的?學校裡算是清一色的吧,為什麼有的人金榜題名有的人卻名落孫山呢?

何況現在我們說的是企業,它本身屬於社會,所以它就不可能不帶有社會屬性,而大家都知道,一個社會是多麼複雜啊,可以說要多複雜有多複雜。光鮮明亮的背後總是有黯淡無光的,日行千里的背後總是有舉步維艱的,輕鬆愜意的背後總是有沉痛負重的,勞有所獲的背後總是有顆粒無收的,如果一個企業把這些因素都考慮進去,那麼企業的決策者或經營者是不是都覺得有點幹不下去的感覺呢?因為誰還敢招人僱人啊,這麼多的負擔都讓企業承擔了,那企業還靠什麼生存呢?

然而,話題看著沉重,就不等於沒有變通或解決的辦法。逃避是不可能的,因為這是社會的發展規律,所以我們只有坐下來,靜下心,沉住氣,尋找出發點,尋找突破口。那麼,這個問題的出發點或突破口在哪裡呢,或者說在企業我們如何才能讓“求同”和“存異”不是矛盾的對立體而是相融合相促進的聯合體呢?答案很簡單,也很好找,因為它就在你、在我、在他、在我們的愛裡面。

企業愛員工,制定方針策略時才能考慮到最多數人的最大利益,施政時才能避免陷入千事萬事都是高標準嚴要求的“一刀切”誤區。重要的是,這樣做籠絡住了人心,抓住了人的感情紐帶,把最多數人的力量聚集了起來,形成向心力,匯成同方向,成為不能用金錢來衡量的寶貴財富,這麼大的利好誰不喜歡呢?

員工愛企業,大家才能想著積極去融入集體,適應集體,積極去發揮自己、展現自己,才能在公私面前分清哪個重哪個輕,先小我後大我。更重要的是,把自己積極向上的情感融入了集體的員工更具有榮譽感,更具有崇高的價值觀,他們才是真正代表社會進步方向和正能量的群體,他們也正是值得我們保護、發揚、學習和致敬的群體。

這就是一種和諧,“同”在裡面,“異”也在裡面,但你就是看不出哪裡是“同”,哪裡是“異”。這也是一種興企之法,治國之策,在這裡,“同”融合了“異”,“異”時刻努力著向“同”靠近,向“同”看齊,團隊的凝聚力就是這樣產生的,民族的進步性就從這裡被彰顯出來的,這也是一個管理者應該努力的方向,不管是興企者,還是治國者。這也是我們每一個普通老百姓加強自身修養、適應社會發展變革的必修之課,必經之路

溝通,先求同再求異

若不先聆聽,找出雙方都可以“認同”的點,那麼再多的理也說不清。

人們必須“心”先認同了,“理”才進得去。明明是一句話,怎麼說關係很大,說不好,惹了人家生氣還可能斷了後路;說得好,對方喜在心頭,一切都好談。我有好幾次經驗,要跟人溝通不同的意見或有爭議的題目時,倘若在還沒有共識的基礎下就單刀直入,直接說明,很難達成目的。反之,若能在同意對方的某些觀點的情況下,再表達自己的不同觀點,對方的接受度就比較高。

與客戶的溝通中經常發生這樣的情節:同事們要說服客戶一個提案,客戶的高層聽完簡報後眉毛一皺,提出了很多的疑問,我們同事很著急,又再次強調了這個提案的好處與利益,但是客戶完全聽不進去。我轉而把提案先放一邊不談,先問客戶他現在考慮的是什麼?有什麼是我們沒想到的?此時客戶才把他所關心的另一個議題說出來,當下我們同事才表示這個議題其實我們也有一些備案,只是沒有及時表達。當我們花了一點時間解答了客戶的疑慮之後,取得了他的認同,接下來的提案就順暢無比。

另外一個經驗是,最容易發生爭執的都是來自於跟親近的人溝通,很多男人感嘆跟女人溝通時有理說不清,愈講愈氣。那是因為男人總喜歡說道理,而女人喜歡說感覺,女人感覺不對時什麼道理也聽不進去的。女人要得到了那個“你瞭解我”的同理心之後,才能好好地聽進男人的建議與理性的忠告。

我們要說服某人之前,要先認同他、接受他,我們的建議才會被接受。先求同了,異才有機會被接納。

這個經驗運用在職場上更是重要。我們往往急於表達自己的意見、販賣自己的專業,但是若不先聆聽,找出雙方可以“認同”的點,那麼再多的理也說不清。原來人們必須“心”先認同了,“理”才進得去。

做事堅定,做人柔軟

“做事堅定,做人柔軟”,這兩句話放在個性上,似乎是很衝突的,但是卻是在職場上所必須維持的一種絕佳平衡。在職場與人情上, 如何取得一個平衡點,獲得雙贏局面?

“做事堅定,做人柔軟”,這兩句話放在個性上,似乎是很衝突的,但是卻是在職場上所必須維持的一種絕佳平衡。

做事要堅定,是因為工作上有目標要達成,在執行細節上必須要一絲不苟、鉅細靡遺,才能盯緊進度,符合預算,協調各方意見,完成使命。如果稍有鬆散或有便宜行事之心,則會讓事情有所遺漏或瑕疵,拖累團隊。因此,做事本身需要紀律與效率來完成。

可是我們發現,通常做事犀利的人,卻在做人方面容易目標導向、沒有耐性,身段不夠柔軟,以致其他人不配合而事倍功半;然而做人和善之人,卻因心腸較軟,很難在工作上要求嚴謹,有效率地完成使命。因此如何在兩者取得平衡,需要智慧,但要從做事與做人的分別開始。

有一部電影叫《攻其不備》,女主角黎安就是這樣兩者兼具的人物。她在事業上決定事情果斷,是十足的女強人,看她在商場上該殺價時一點也不手軟。但面對陌生少年麥可的遭遇,卻伸出援手,將麥可這樣一個孤苦無依的黑人,納入自己的生活圈內,收養成為家中一份子,並且培養他。這種做事堅定、做人柔軟的態度,在她的人生中形成了完美的反差與融合。

通常做事精明能幹的人,不免在做人上會有咄咄逼人的傾向,我們必須提醒自己在對人的要求上要多點尊重與關懷。例如:有人做事馬馬虎虎,我們應當合理要求,說清楚明確的改進事項,並設定期限內完成及驗收,而非謾罵或口出輕蔑。這兩者應分辨清楚,前者是合理的要求,令接收者心領承受;後者是人身攻擊,令接收者覺得受辱。

工作上該要求的時候就要要求,怕得罪人而不要求就是偽君子。但對人要求時要尊重,若態度欠佳,張牙舞爪,就會令人生厭。我有一位客戶,工作量多,但是他總是有條不紊地說明原因及要求明確的項目,甚至提供充分信息與參考資料,因此他的工作團隊總是在限期內達成目標,雖然辛苦,但同仁都覺得值得。

另外一位客戶恰恰相反,目標設定朝令夕改,不清不楚,要求團隊做事時,先指責先前毛病以示警戒,結果團隊噤聲且士氣低落,團隊效率反而無法發揮。明顯的例子卻是多麼不容易做到。

你在怕什麼?

怕對人和善了,對事情就不好要求了。

你應該這麼做……

事情一定要要求,目標要清楚,不要打模糊仗。但記住對人說話時,要有尊重的心,要求或指正人錯誤時,要點出事實及你的觀察,譬如可以這樣說:“我觀察你有遲到的習慣,你是否有什麼困難……”“你覺得要如何改進才不會影響團隊的進度……”讓對方說出他的原因及解決方案,這樣才能事半功倍。

不要有媳婦熬成婆的心態

惡婆婆客戶在專業上多半隻是半桶水,因為專業的人合理、有自信,不需要運用自己的權勢或位階來使他人屈服。很多年輕人在公關或廣告代理商待久了,都會很嚮往到客戶的企業內做事。一方面是因為代理商工時長、加班多、壓力大,另一方面是因為客戶有預算,可以發揮的空間大。還有一個隱藏的想象空間是當客戶威風多了,可以頤指氣使地對代理商。

年輕人離開原本辛苦卻有挑戰的代理商到企業工作,可以理解。我尤其鼓勵那些從未待過企業端的年輕人,快去企業端了解產業鏈與組織運作,藉由企業的歷練讓自己更瞭解客戶的需求。倘若未來有機會再回到代理商工作,將更能體會客戶的要求,做出符合客戶需求的傳播計劃。但是我最怕的卻是那些具有“媳婦熬成婆”心態的人,離開了代理商,回過頭來欺壓代理商。他們因為待過代理商,清楚代理商的組織及成本結構,知道如何為難代理商。

幾年前有一位客戶方來了一位新的公關,她在多年前也曾在公關公司待過,第一次會議公司的團隊就被給了下馬威。據瞭解,團隊才把新的企劃案拿給這位公關看,沒想到,這人瞄了幾眼就把文件甩在桌上冷冷地說:“這是什麼企劃案我看不懂。”正要跟她解說,她也不想聽,只是情緒性地說:“不要以為我沒待過agency, 回去重寫。”她生氣生得很有氣勢,但是邏輯和觀點一點都沒有。

溝通為什麼是先“求同”再“存異”

惡婆婆最可怕的心態是,好不容易換我掌權了,我也不要別人好過。於是藉著發脾氣或尖酸刻薄,來展現她的權威。這種人,動不動就拿以前待過代理商的經驗來指揮人事和預算,刀刀見骨,對同袍們毫不留情。這種人只會讓合作的代理商團隊噤若寒蟬,愈避愈遠。更甚者,惡名遠播,斷了自己的路,以後很少代理商願意與之合作。

我們當然也曾遇過好婆婆客戶,她們的聰明是因為做過媳婦(代理商),更能體會媳婦的辛苦,不會故意為難,且會適度地調節內部與代理商的距離,使得工作更順暢,達到雙贏,也知道如何用方法管理媳婦,讓媳婦心甘情願尊敬她,跟隨她。

好婆婆與惡婆婆的差異,其實只是心態而已。可惜,大多數的惡婆婆客戶在專業上多半也是半桶水,因為專業的人訴求合理、有自信,不需要運用自己的權勢或位階來使他人屈服。

你在怕什麼?

站在客戶的立場,我要先來個下馬威,以免很多廠商覺得我不夠專業,就糊弄我。

你應該這麼做……你找代理商的原因就是要他們補足你們的不足,所以不要浪費時間讓他們猜你的心思,直接告訴他們你需要什麼,希望達到什麼目標,預算範圍,希望的合作模式等等。相信自己的智慧可以判斷最適合的代理商,當你越誠信,越合理,代理商越會用他們專業的服務來回饋你。

以上是我看著一個貧窮山區家庭出生的同學,當過十幾年的打工族的人,靠著第一桶金圓了自己無比熱愛的事業夢,之後又在經濟不景氣時逆流而上,發展數十家投資公司。做事堅定,做人溫柔的秘訣讓人覺得他那十多年的路看似走得很穩很順,我悟到的其中的理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