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離不隔"網"辦公方式的思考

2020年註定是不平常的一年,初始就爆發了新型冠狀病毒,這場疫情以其快速的傳播方式,讓華中重鎮武漢淪陷,之後在全國蔓延,今天在全球許多國家都發生。國家政府採用強制隔離的管控方式,從上到下開始阻擊這場疫情的快速蔓延。工廠停工,職場遠程,員工共享,裁員降薪,社保延期繳納,中小微企業降稅減稅等等這些一系列舉措都和每個人密切相關。

這場疫情讓職場中的人感受最明顯的是辦公方式的變化。平時家---職場--家的工作方式,變成了家(臥室)--家(書房)--家(臥室)的方式。讓多少人感覺從未有過的幸福,也讓多少人感覺壓抑了很多。隔離不隔網,每天只要打開電腦遠程辦公工具,連接上VPN就可以進入內網的會議室,像往常一樣談論工作內容。這會是未來的辦公方式嗎?不妨從以下幾個角度來看:

隔離不隔

隔離不格“網”

一、【遠程辦公的好處】:

1、每日不用擠公交地鐵,通勤時間節約

2、不用每日現場打卡,只要網上籤到就行

3、吃飯不用排隊擁擠,吃飯變得正常規律

4.、睡眠時間增加,大部分人睡眠時間增加

二、【遠程辦公的弊端】:

1,缺乏工作溝通氛圍,很多工作沒有當面溝通需要花費更大精力去講解(尤其是集體會議)

2,整日悶在家中,缺乏體育鍛煉,長期下去人的精神容易煩躁

3,生活起居不規律,容易降低體質,久坐容易傷腰背。

4,長期網絡,離群索居,讓人性格更加孤僻。

5,不注重儀容儀表,人顯得有點頹

三、【職場辦公的好處】

1,溝通方便,尤其是集體會議

2,可以走路騎行鍛練,看看外面的景色與人,心情開闊

3,生活規律,吃飯規律,起居規律

4,有工作氣氛,集體感增強

5,注重職場的儀容儀表,人現得精神

四、【職場辦公的弊端】

1、每日擠公交地鐵,通勤成本高

2、每日惦記打卡,生怕遲到被罰

3、吃飯排隊擁擠,浪費時間

4.、睡眠時間較少,早出晚歸

有人說996變成了007,隨時手機要保持能聯繫狀態,感覺還不如職場辦公;有人說在家辦公可以增多睡眠,減少不必要的通勤排隊時間成本,感覺沒那麼心累。那麼未來職場辦公會不會被遠程辦公所取代?未來會是怎樣的一種工作狀態?其實每一次技術進步,每一次勞動方式的變化,都是有得就有失,要符合時代發展的需要。

目前來看當下國內的用工方式還是主要以職場辦公為主,遠程辦公為輔助的方式。如果說完全遠程辦公,勢必會增加溝通成本,降低工作效率。很多時候現場辦公一兩句話,一兩張案場圖講清楚的事情,在電話中可能就要喋喋不休的三番五次去強調。一旦工作安排下去,大家去落實中,假如工作質量有問題,在職場就直接拉著對方解決問題了,避免幹到最後發現結果不符合預期,推倒重來,費時費力。其實很多互聯網公司,其實都是不打卡的,但還是要去職場辦公。

隔離不隔

高效溝通,效率第一

同時完全線上辦公,從用工的法律風險角度來看,如果在職場辦公,員工發生意外,企業是負有責任的。但在家辦公,如果員工不自覺,自己出去一旦發生意外,牽扯到法律糾紛,企業也是不願意給自己找這種麻煩的,畢竟牽扯到責任舉證,太麻煩。

隔離不隔

職場辦公,安全保障

最近幾年國內外掀起了聯合辦公的方式:聯合辦公是一種為降低辦公室租賃成本而進行共享辦公空間的辦公模式,來自不同公司的個人在聯合辦公空間中共同工作。在特別設計和安排的辦公空間中共享辦公環境,彼此獨立完成各自項目。典型的代表就是Wework、國內的優客工場。這種辦公方式不僅僅是集體辦公,而且是人脈社交,分享信息、知識、技能、想法和拓寬社交圈子等的一種新型辦公方式,特別適合小型的創業團隊。而線上辦公在創意交流,人脈拓展上不具備優勢。

隔離不隔

聯合辦公,人脈拓展

技術的創新給辦公方式帶來了更多的選擇,但目前來看,我們還是會以線下辦公為主,線上辦公為輔的辦公方式。人類是屬於群的,要不就沒有了組織的觀念。人和人的交流需要的不僅僅是網線,更需要社交的會議室、飯桌、咖啡廳等等。最後感謝技術進步,給我們更多的選擇,豐富我們更多的辦公方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