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將仇報?中國企業捐贈美國後,被狂告15年,賠了20多億?

3月29日,中國政法大學法律專家吳法天在微博發文提醒:

恩將仇報?中國企業捐贈美國後,被狂告15年,賠了20多億?

​此文一經發出便引來一片譁然:

恩將仇報?中國企業捐贈美國後,被狂告15年,賠了20多億?

後來,這位法律專家本人也出來闢謠:訴訟是因為北新建材出口引起,並非捐贈。

首先,這種提醒的確非常及時,不僅是針對美國,在特殊時期無論我們向哪一個國家伸出援手,都得確保送出去的東西實實在在能給對方幫助,質量及安全問題不能馬虎大意。倘若是質量出現問題,即便是出於好意的捐贈,造成的後果還是得承擔的。

其次,“給美國捐贈物資不僅要產品過硬,而且必須是符合美國的標準”,給出幫助的同時還要懂得明哲保身,不同國家對產品的標準及要求不同,這批物品在這邊符合要求,可拿到別的國家是否也符合標準我們不得而知,按照對方的標準檢驗後說了沒問題才是真的沒問題。

恩將仇報?中國企業捐贈美國後,被狂告15年,賠了20多億?

俗話說,幫人幫到底,送人送到西,拿意大利提出希望中國專家接管他們的ICU病房一事來說,一方面可見意大利對中國醫療專家的信任和依賴,另一方面也在提醒我們,出於人道主義的援助畢竟有界限的,接管意大利倫巴第ICU的首選目標,世界衛生組織或者國際紅十字或許會更加合適。

不管是國內的疫情防控工作,還是出於人道主義對世界各國的援助,中國的表現都很出色,但其中又有哪些需要我們多加斟酌?歡迎留言分享你的看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