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化石燃料的使用,使人們變富裕,但人類的壽命卻沒有增加

最近發表在《環境研究快報》(Environmental Research Letters)上的一項針對70個國家的新研究指出,40多年來,能源和化石燃料的消費不斷增長,但卻沒有在這些國家的預期壽命增長中發揮重要作用。這項由英國利茲大學領導的新研究,旨在量化不同發展因素在國際範圍內對改善人類身體健康的重要性。

科學家:化石燃料的使用,使人們變富裕,但人類的壽命卻沒有增加

由於一個國家的能源使用與任何單一時間點的預期壽命高度相關,此前人們通常認為,提高預期壽命需要能源使用的增長。然而這項研究揭示了一個意想不到的悖論:雖然能源或者說化石燃料的使用確實與任何一個時間點的預期壽命密切相關,但在很長一段時間內,人們並沒有發現它們之間有密切的聯繫。

科學家:化石燃料的使用,使人們變富裕,但人類的壽命卻沒有增加

在1971年至2014年間,世界人均碳排放量的增加最多促進了國際預期壽命改善的四分之一。在此期間,國際預期壽命總體上提高了14歲,這意味著擴大化石燃料的使用只促進了國際預期壽命4年的增長。然而,能源使用的增長與國民收入增長的90%掛鉤。

在氣候危機和需要大幅度減少全球能源使用的背景下,這些調查結果使人們看到了一些希望,各國可以在不需要更多能源消耗的情況下改善其公民的生活。

科學家:化石燃料的使用,使人們變富裕,但人類的壽命卻沒有增加

利茲大學(University of Leeds)的首席研究者朱莉婭斯坦伯格(Julia Steinberger)教授說:“增加化石燃料的使用可能有助於使國家變得更加富裕,但這對人類健康的改善沒有多大作用。我們的調查結果直接反駁了很多人之前提出的看法,即化石燃料產品是幸福所必需的。但今天我們發現,減少碳排放的同時,保持人們的健康,是可行的。”

來自墨卡託全球公域和氣候變化研究所的研究合著者威廉·蘭姆博士(William Lamb)說:“在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方面,面臨的挑戰是為所有人提供負擔得起、可靠和清潔的能源,同時確保人們享有公開和公平的機會來滿足基本需求,如營養、保健、教育、安全飲水、清潔空氣等。”

科學家:化石燃料的使用,使人們變富裕,但人類的壽命卻沒有增加

我們必須認識到我們今天作為人類所面臨的雙重緊急情況。我們不僅需要儘快阻止氣候變化,同時也需要讓全世界數十億人擺脫貧困。現在我們有證據表明,面對這種雙重緊急情況,我們不需要繼續向我們的經濟注入化石燃料。因此,我們面臨的問題可以歸結為:我們應該優先考慮以化石為燃料基礎的經濟增長,還是應該使用清潔能源來滿足人們的生活?

科學家:化石燃料的使用,使人們變富裕,但人類的壽命卻沒有增加

研究人員還發現,一個國家的人均國內生產總值(GDP)的增長只對預期壽命提高的一小部分(最多29%)負責。相反,消除各國生活成本差異的另一種經濟衡量方法,稱為購買力平價(PPP),與44年期間的預期壽命關係更為密切。購買力平價的增長與研究期間預期壽命增長的一半以上有關。

這表明,在國家內部和國家之間消除極端不平等的重要性。解決這一雙重挑戰並不需要在我們的經濟中增加更多的東西,而是需要更平等地優先考慮福利和分配現有資源。

科學家:化石燃料的使用,使人們變富裕,但人類的壽命卻沒有增加

研究結果表明,優先考慮經濟增長和燃燒越來越多的化石燃料不會導致人類壽命的顯著改善。相反,發展努力應直接著眼於福利目標,如滿足人類需求,包括醫療保健、良好營養和以清潔能源為動力的安全住所,才會改善人類的壽命。簡言之,這項研究表明,我們需要優先考慮人類福祉和應對氣候變化,而不是經濟增長,因為更多的化石燃料不會帶來更健康的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