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滸》開篇,沒有他就沒有林沖武松魯智深,宋江吳用公孫勝。

01.

《水滸》開篇,沒有他就沒有林沖武松魯智深,宋江吳用公孫勝。

公元1058年3月3日凌晨3點50分,大宋第四位皇帝宋仁宗趙禎坐在紫宸殿上,開始了一天的工作。

身旁的小太監,尖著嗓子喊了一聲: “有事啟奏,無事退朝。”只見從百官中走出一人,跪倒在地,說道: “現在天下瘟疫橫行,民不聊生,很多軍官也得了疾病。臣斗膽懇請陛下大赦天下,減免賦稅,以禳天災,救濟百姓。”

趙禎聽了以後,立刻讓翰林院,起草詔書。 一方面赦免全國大小罪犯,並免除了老百姓所有的賦稅;一方面命人在東宮觀寺院,做法事以禳天災。

沒想到,過一段時間,瘟疫變得更嚴重了。

趙禎聽完,鬱悶了生了病。不得已,再次開集體大會,讓百官出主意。

“朕已經大赦天下,減免賦稅,還修院做法,祈求天佑,但現在瘟疫反而變得更嚴重了,眾愛卿有何良策?”趙禎無奈的說道。

參知政事范仲淹上前跪拜: “以臣愚見,要渡過這次天災,可宣嗣漢天師速速進京,在京城禁院做一場隆重盛大的祭天神儀式,奏聞天神,如此方可保百姓無恙。”

“愛卿之見,甚合孤意。來人,宣旨: 讓殿前太尉洪信為欽差天使,攜朕聖旨,前往江西信州龍虎山宣請天師入朝,祈禳瘟疫,即刻啟程,不得有誤。”

《水滸》開篇,沒有他就沒有林沖武松魯智深,宋江吳用公孫勝。

洪信領了聖旨,辭別天子,不敢久停,帶了數十人,就奔著龍虎山去了。行至山下,隨即派人通知上清宮住持道眾,準備接旨。

第二天,山上被前來迎接的人圍了水洩不通,眾道童侍從,前迎後引,把洪太尉接到三清殿上,將天子聖旨,居中供養著。

洪信開口問住持: “天師現在在哪兒?”

住持回道: “報太尉,這天師號‘虛靖天師’,天性清高,不喜熱鬧,一個人住在山頂的草廬裡面,不在這兒。”

“現在天子下旨宣他,既然他在山頂,你們現在派人去請他下山聽宣。”

住持道: “太尉,這天師雖然在山頂,但是道行高深,能騰雲駕霧,行蹤不定,我等凡夫俗子是請他不動的。”

“那怎麼辦?皇上派我來請他去京城祭天神,如果我請不來,皇上會弄死我的。”

住持道: “朝廷天子要救萬民,如果太尉心誠,齋戒沐浴,更換布衣,休帶從人,親自上山禮拜,叩請天師,方許得見。”

“行,那我明天一早就去。”


02.

第二天凌晨3點左右,洪信洗臉刷牙吃早飯,換了一身乾淨衣服,穿著草鞋,揹著聖旨,就準備出發去請天師。

上山之前,住持一再招呼: “太尉要救萬民,休生退悔之心,只顧志誠上去。”洪信點頭,別了道眾,縱步上山。

爬了沒多久,洪信累得眼冒金星,雙腿發軟,心想: “我是朝廷命官,在京城時好吃好喝,什麼時候受過這樣的罪啊!也不知道他天師在哪兒,叫我怎麼去找?”

又往上爬了十幾米,雙手叉腰不停的大喘氣。突然,山凹裡一陣狂風撲面而來,緊接著從松樹後面跳出了一隻吊睛白額大老虎,對著洪太尉一聲大吼。洪信當時就嚇尿了。那老虎聞到一股尿騷味,瞟了他一眼,從後山坡跳下去了。

老虎走了有十來分鐘,他才爬起來,抖了抖褲子,接著往山上爬。又爬了十幾米,開始嘆氣道:“皇帝親自給了期限,命我來這裡,不曾想受這份驚嚇。”

話音剛落,不知道那裡刮出來一陣陰風,吹得洪信睜不開眼,風中還帶著腥氣。風弱以後,洪信瞪大眼睛才看清面前出現一隻水桶粗的雪花大蟒,正衝他直樂。 “來了,老弟,等你多時了。”

“我命休矣。”洪信直接嚇暈過去了。不知道過了多久,才慢慢轉醒過來,那條雪花大蟒已經不見了。他用手摸了一下,全身都溼透了尤其是褲子,便在心裡破口大罵“這幫該天殺的臭道士,讓我受了這麼多的驚嚇。如果我到山頂找不到天師,下山以後一定弄死他們。”

他拍了拍屁股上面的灰,正準備繼續往山上爬,忽然聽到一陣悠揚的笛聲慢慢的鑽進耳朵。抬頭四顧,原來是一個道童,倒騎著一頭黃牛,橫吹著一管鐵笛,從山凹中轉出來。等走到眼前的時候,發現道童正看著他,也不說話。

洪信便開口問道:“你從哪兒冒出來的?認得我嗎?”道童也不理他,只顧著自己吹笛子。

一連問了好幾遍,道童卻哈哈大笑,用手指著洪信說:“你來這兒,是為了見天師吧!”

《水滸》開篇,沒有他就沒有林沖武松魯智深,宋江吳用公孫勝。

洪信大驚:“你一個小道童的,怎麼會知道我來此的目的。”

道童笑著說:“我是在天師草廬裡面服侍的童子,聽天師說:‘當今天子差太尉洪信攜聖旨宣我去京城做祭天神的儀式,為百姓祈福。我如今乘鶴駕雲去也。’現在他肯定已經去了,你不用再往山上爬了,這山裡毒蛇猛獸極多,恐傷了你的性命。”

洪信大驚:“真的假的,我讀書少,你別騙我。”

道童笑了一聲,又不理他了,吹著笛子晃晃悠悠的走了。

洪信一想:“他一個小道童怎麼會知道這些事情呢?肯定是天師告訴他的。”我爬了一路,嚇得靈魂都要出竅了,不是我命大,已經死在這山上了,既然天師已經知道了,我還是下山去吧!”

洪信一溜煙的跑下了山,見著眾道士,氣不打一處來,劈頭就罵:“我是朝廷命官,為什麼讓我受這份罪。一路上不是猛虎就是大蟒,若不是我福大有天佑,那還能活著下得山來。都是你們這群臭道士出的餿主意,我看你們是故意戲弄我。”

住持開口道:“我們怎麼敢戲弄太尉,這都是天師試探太尉是否心誠。山上雖有蛇虎,但並不傷人。太尉可曾見到天師?”

“沒有”洪信還在氣頭上,“快到山頂的時候看到了一個小道童,他告訴我天師今早已經乘鶴駕雲去了京城,我就回來了。”

住持道:“可惜了,太尉,那道童就是天師。”

“胡說八道,那道童看上去也就十一二歲,怎麼可能會是天師呢?”

住持道:“這代天師非比常人,雖然年幼,但是道行高深,有求必應,非常靈驗,世人稱他為道通祖師。”

《水滸》開篇,沒有他就沒有林沖武松魯智深,宋江吳用公孫勝。

洪信一聲嘆息:“我真是有眼不識泰山,竟然當面錯過了。”

“太尉放心,既然天師已經知道了皇上的旨意,等太尉回京的時候,這場祭天神儀式應該已經結束了。”

住持安排人將聖旨供奉於正殿,隨後大擺筵席,款待洪太尉。


03.

第二天早上,吃完早餐以後,住持請洪太尉遊山。洪信大喜。住持引著洪太尉從三清殿開始,一路看了九天殿、紫薇殿、北極殿、太乙殿等。走到一處殿宇時洪信停下了。

血紅色的牆面和大門,門上還用特大號的銅鎖鎖著,上面貼著數十道封皮,封皮上重重疊疊的蓋著朱印,洪信一抬頭,匾額上赫然寫著四個張牙舞爪的大字“伏魔之殿”。

《水滸》開篇,沒有他就沒有林沖武松魯智深,宋江吳用公孫勝。

洪信指著大門,“開門,本官要進去看看。”

住持連忙開口阻止道:“太尉,使不得,這是祖老大唐洞玄國師封鎖魔王所用。每傳一代天師,便添一道封皮,並囑咐其子孫不得妄開。若放跑了魔君,恐天下大亂。”

“一派胡言,光天化日朗朗乾坤,那裡來的魔君。再說本官讀過京城圖書館所有的藏書,從來沒聽說過有什麼鎖魔之法。我不相信這世上有什麼魔君,趕緊開門,放出來我看看。”

住持一再強調“若放跑了魔君,恐天下百姓要遭殃啊,太尉,這萬萬開不得。”

洪信大怒,指著住持罵道:“別給臉不要臉,再不開門,本官讓你連這小小的住持都當不了。待本官回到京城後,在皇上面前參你一本,說你妖言惑眾,借魔君之說愚弄百姓。你該當何罪?”

住持那裡敢再勸,只能命人砸爛大鎖,撕下封條,打開了大門。門打開以後,裡面陰森森的一片漆黑。洪信讓人點上火把,照亮以後,眾人發現殿裡空無一物,只有正中間豎著一個石碑,半埋在土裡。

石碑正面刻得都是天書符號,洪信一個都不認識,只有石碑背面刻著四個大字“遇洪而開”。

《水滸》開篇,沒有他就沒有林沖武松魯智深,宋江吳用公孫勝。

洪信看後大喜,一把將住持拽過來,指著那四個大字跟他說“你非要攔著我,卻沒想到幾百年之前就把我的姓名刻在上面了。“遇洪而開”這是天意啊,就等著本官來開啊。這魔君一定是壓在這石碑底下了。來人,給我把這石碑挖開,我倒想看看魔君長啥模樣。”

“太尉......”住持正準備開口。

“誰再敢攔著本官,本官一會兒就直接將他埋在這石碑底下,與魔君作伴。”住持一聽哪敢再開口。

眾人把石碑放倒,沿著原石碑的位置往下挖,挖了1~2米深時,看到一塊大青石板。住持正欲開口,被洪信瞪了一眼,沒吱聲。眾人將青石板抬上地面後,石板底下出現了一個地穴,深不見底,陰風陣陣。

不多時,地穴內轟隆隆一陣響聲,似打雷一般,緊接著一柱亮光噴將出來,直接把大殿屋頂給掀開了,衝著天上就去了。那亮光在空中散落成百十道黑氣,往四面八方去了。

《水滸》開篇,沒有他就沒有林沖武松魯智深,宋江吳用公孫勝。

眾人大吃一驚,撇下洪信,從伏魔殿中狂奔而去。洪信嚇得目瞪口呆,面如土色,跑到住持面前叫苦不迭。

洪信問道;“走得都是什麼妖魔?”

那住持一番話,嚇得洪信又尿了一褲子。

本回完。


本文作者公子小龍,一個文武雙全的男人,專注於寫《水滸》。如果喜歡小龍的文章,請給我一個點贊或評論,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