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對服務行業的降維打擊

疫情從1月到3月,現在疫情基本已經平穩了,除了國外我們基本上以及安全了,當然我們也不能掉以輕心。


疫情對服務行業的降維打擊


從3月9號開始我們已經陸續復工,現在已經復工兩週了。

但為什麼會感到焦慮呢?

企業是由人組成的 很多中小企業依舊是家族企業 服務行業更甚

這次疫情影響最大的是中小企業、個體戶以及自由職業者。其中小企業、個體戶受到衝擊最大。中小企業佔企業總數的99%,貢獻了中國60%的GDP、50%的稅收和80%的城鎮就業。而個體工商戶從業人員超1.7億人口。並且這次疫情對服務業的打擊最大。我國2018年服務業佔比達到52.16%如下圖。


疫情對服務行業的降維打擊

大部分人都因為疫情減小了對預期收入的期望,降薪、輪崗這些企業應對疫情所作出的無奈之舉,並非所有人都能理解。當然站著說話不腰疼,誰收入被減少了都不好理解。所以產生了不確定性,不確定會產生焦慮。

疫情恢復期最大的矛盾是:你與房貸、花唄、信用卡的矛盾

對於上班的人來說更需要焦慮的是老闆,對於創業者,自由職業者們這次疫情更是切膚之痛。因為對於創業也好,自己幹也好。服務業是最好上手的,因為大部分服務業的門檻很低。你可以做餐飲,懷著夢想開咖啡店,做民宿。也可以做旅拍攝影師,做跟妝,玩航拍。服務業品類太多加上咱們人口多,隨意一個細分行業都能讓很多人吃上飯,但疫情卻讓大夥兩個月來沒有了收入。可依舊要還錢給銀行,發工資,交房租。還要面對不確定的未來,堅持與放棄。


疫情對服務行業的降維打擊


現在復工了,但是依然很多服務業沒有正常運營,甚至連往年五分之一都做不到。不提賺錢不賠錢就不錯,這畢竟影響大部分人的錢包。對於沒有受到疫情影響以及在疫情中收入增加的人們,消費會集中於行業內的知名品牌,這次也是難得的大品牌降價時機。


疫情對服務行業的降維打擊


沒有收入便無法享受服務,或者說很多之前的隨意性消費會減少。對我們普通人來講,可能還完房貸、信用卡就沒啥消費了,這對疫情過後的經濟恢復很大影響。


疫情對服務行業的降維打擊


現在世界範圍的疫情大爆發,外國也會面臨同樣的問題。所以這次面對危機要謹慎,戰略撤回不是放棄,別讓面子把人耗死。97年金融危機、08年次貸危機,20年。經濟危機每過十幾年我們都會遇上一次,別放棄,好好活下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