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價小白升級指南:按這五步走,你將成長得更快

劉慶鏞

曾經的文科生,現在的造價男


我是一個文科生,卻報考了土木工程專業,陪伴我的從詩情畫意變成了鋼筋混凝土。入行三年以來,有過滿心怨氣,有過茫然懊悔,然而最終還是咬牙堅持了下去,曾經專業成績一塌糊塗的我,如今有了能活在這座大城市的本事。


今天我就給大家講講我走過的彎路錯路,以及身為過來人總結出的實用經驗,教你如何一步步補齊短板,打怪升級。如果你也是剛入行的造價小白,擔憂自己底子薄卻不知從何補起,看不懂圖紙,不理解計算規則,不知如何談判對賬,這篇文章也許會幫到你。


從迷茫到覺醒


2017年6月27日,我畢業了。2017年8月11日,我入職了。我似乎天生就應該來到工地,爺爺是泥瓦匠,父親和家裡的親戚們或多或少都靠工地謀過生,但我一點也不喜歡工地的生活。


當互聯網大佬們抱怨996是一種原罪的時候,我們土木人早就對007習以為常。白天跑現場,晚上忙算量,還要應付沒日沒夜的環保治理。所處的環境突然從青春洋溢的校園轉變為漫天塵土的工地,朝夕相對的人也從同學師長變成整天罵人的項目經理和滿口跑火車的監理。最不能忍的是食堂大廚做的菜那麼難吃,逼迫我們自起爐灶。我實在懊悔當初為什麼沒有偷偷改志願,或者畢業找個其他行業的工作,每天渾渾噩噩地應付著項目上的工作,夢想似乎也變得遙不可及。


就這樣虛度光陰了大半年,我發現自己似乎沒有一點有技術含量的工作技能,不由地陷入了思考,逐漸醒悟一切能持久帶來收益的工作都是有技術壁壘的。既然沒有進入其他行業的技能,那為什麼我不死磕造價,直到把它變成為自己的鐵飯碗呢?沒有金錢資本,沒有廣闊人脈,那我就用技術來打開局面,靠技術在社會上闖出自己的天地。


過來人經驗談 | 造價小白升級指南:按這五步走,你將成長得更快


打怪升級第一步:學會看圖


大學裡忙著文藝活動的我並沒有什麼基本功,所以一切都是從頭開始。對於施工單位或者諮詢單位來說,一切的一切都來自於圖紙,圖紙能給你想要的一切。所以識圖問題不解決,做造價根本無從下手。好比拿著一張地圖,如果看不懂就永遠找不到入口。


識圖的本領不是看完一本《房屋建築學》就能搞定的。理論聯繫實際,實體搭配模型。土木新人需要時間把二維的圖紙變成三維的高樓,不懂筏板導牆是哪個部位,我就等著筏板澆築完混凝土讓工長指給我看。不懂人防門怎麼安裝,工人施工的時候我就蹲在旁邊看。看不懂圖紙上的樓梯,那我想想爬過的樓梯是怎麼建的。什麼是建築面積的範圍,用哪條線來算防水面積,沒吃過豬肉總見過豬跑,看的圖紙多了自己也就明白為什麼了。


鋼筋識圖要反覆翻看平法圖集,只有掌握了平法圖集之後才能對鋼筋量進行準確計算。一級鋼筋末端彎鉤怎麼算,樑上下部縱筋伸入跨內長度怎麼區分ln3、ln4、ln5這三個長度,向上取整+1還是四捨五入+1,這些問題在16G101平法圖集(現行規範)裡都有答案。


打怪升級第二步:將施工與圖紙結合

我父親是沒有廚師證的廚師,他總能找到食材間最合理的搭配,過年回家他總能炒出我最喜歡吃的家鄉菜。清單就是菜譜,定額就是食材。


過來人經驗談 | 造價小白升級指南:按這五步走,你將成長得更快


圖紙看懂了,就相當於知道這個菜長什麼樣子,但是不知道這道“菜”用什麼食材(材料、工藝組成)來炒最好吃,不知道是按體積、面積還是重量去售賣(計算規則)最划算,也不知道這道菜什麼時候加大火(乘以係數)來翻炒,那即使看懂圖紙了,也等於路痴拿地圖,一籌莫展。一定要多去現場看施工工藝、工序,如果連需要哪些工序都不知道,那一定組不了價。


很多人存在誤區,尤其是剛畢業的學生們,都以為懂施工就要去施工單位工作,其實不然,懂施工不一定非要在施工單位工作。互聯網時代最不缺乏的就是信息,互聯網給我們提供了更為方便快捷的學習路徑,施工動畫、現場照片滿天飛,工藝工法的PPT已經不再是稀罕之物,廣聯達造價圈更新的現場施工工藝和方法,還有B站做施工教學的UP主們,這些都可以讓我們不身處施工現場而能瞭解施工工藝,精進自己的專業知識。


在施工單位的那段時光是我一直覆盤的經歷,因為它有太多的實體案例來讓我學習和研究。什麼是真石漆,南方地區保溫和北方地區保溫的區別,裝飾抹灰如何保持平整度,包括最近的造價熱點疫情索賠,這對我來說已經很容易了,因為我自己曾親自操作過停工和搶工索賠,兩者都是索賠,大同小異。


過來人經驗談 | 造價小白升級指南:按這五步走,你將成長得更快


打怪升級第三步:學習軟件


軟件在很大程度上解放了人的雙手,提高了造價工作的效率,但是造成了一個問題:我們知其然,但不知其所以然,不懂其中的底層原理。軟件不是萬能的,它總會有各種各樣的BUG,圖紙卻千變萬化,有些東西是軟件做不出來的,有時候手算比軟件計算要快要準確的多。舉個例子,雖然廣聯達GTJ2018具備房間裝修佈置功能,可以佈置踢腳線,但是仍然敵不過大開腦洞的建築師們,各種不規則的踢腳線樣式層出不窮,令你眼花繚亂。這時我們就要回歸原始,迴歸手算。


手算對於新手而言,是最能讓人理解計算規則的方式,最能讓我們理解算量軟件的邏輯語言,最能鍛鍊我們的耐心和細心。找一套簡單些的圖紙,建個模型算個量,再拿出計算稿紙算個量,兩算對比,就能找到差異,找到自己的盲點。


過來人經驗談 | 造價小白升級指南:按這五步走,你將成長得更快

(這種形狀的踢腳線很難用軟件準確計算面積)


打怪升級第四步:談判與對賬


造價的最高境界是談判,工程量和價格不是一成不變的死數。我們各有各的立場,有各種各樣的施工方法,產生爭議在所難免。


我自己操作停工和搶工索賠時,甲方並不認同索賠單上的人工數量、單價以及一些其他索賠事項。為了讓對方相信我的數據是真實的,每次工人點人頭我都拉上甲方工程師,用勞務市場上詢到的人工價來回懟甲方成本,找法律條文和合同條款來解釋我的索賠項是成立的。甲方工程經理說我的現場照片不合適,那我就從項目部近萬張照片中找最合適的那一張;甲方工程師懟我格式做的不好,那我就多做幾版,總有一版資料包您滿意。我到現在也十分感謝那位甲方工程經理,沒有他的批評,我的心態還是很浮躁,沒有他的挑剔,我的工作質量可能還是那麼爛。


造價行業一直有個令人頭疼工作程序——對賬,對賬一點不亞於律師打官司,前期摳細節摳量,中期談價格,後期爭議部分搬合同法律,過程中有人溫文爾雅,有人吹鬍子瞪眼,它不單單是一個技術問題,還是一個心理問題。對賬是造價人員提升自己最快的方式,比任何學習的效率都高。在這來來回回的交鋒中,無論最終是勝了還是敗了,都能學到對方的技巧和經驗,找見自己的缺點和不足。下次對賬,這些技巧又會化為自己的武器。


打怪升級第五步:自我學習與成長


越來越多的人說土木行業是夕陽行業,沒有什麼技術含量可言,說這話的人一定不是這個行業的人。5G技術的成熟讓安裝智能化更加複雜,追求生活品質的要求倒逼給排水工藝的深化,環保理念讓我們研發更多環保建材,各種先進的施工方法也逐漸被工人所使用。奶奶常說“一天不學習,趕不上劉少奇”,作為造價人的我,每天吸收著各種各樣的知識,鑽研怎麼算量更快,怎麼套價更準,什麼是裝配式,自己做全過程諮詢應該用什麼辦法?這是一個必須快速奔跑的時代,而我已經落後了很多,

所以必須虛心求教,躬身入局,稍有不慎,恐怕掙得錢連自己都養不起了。


越來越追求經濟效益的市場主體逐漸放棄了師傅帶徒弟的模式,導致造價新人很多基本功沒有得到很好的鍛鍊。在很多諮詢單位,注重速度而不在乎造價技能培養,讓一批年輕人蹉跎了人生學習知識的最美好的時光,失去了獨立思考的能力。在學校里老師唸經式的講課洗禮後又讓市場上“十天學會算量套價”的爛課程佔滿了時間。工作起來,就像一臺沒有拼裝的機器,無法自行運轉起來,更別說能生產產品。剛剛畢業出來做造價,首先花大量時間去練習算量軟件,同事間又有技術壁壘限制,造價師成才的路上,永遠沒有抓到造價的真相,全部是規範和所謂的“經驗”。俗話說師傅領進門,修行在個人,沒有好師傅,好的苗子也會長成歪脖樹。希望各位未來的造價師能夠有個好師傅領進門,自己潛身修行。


這就是我從業三年的成長曆程,從校園到職場,我完成了從學生到“社會人”的轉變,期間有過掙扎,有過迷茫,但我相信天道酬勤,走過的路,讀過的書,終究會成為自己的一部分。那些刻骨銘心的痛苦記憶,過很長時間後,細節模糊,留下的可能只是一笑而過的灰白回憶。


我相信自己會更好,未來的造價天地有我一席之地!


歡迎大家在留言區交流~



過來人經驗談 | 造價小白升級指南:按這五步走,你將成長得更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