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如今只是縣級市,漢武帝為何要在敦煌設重鎮?

漢武帝為了鑿通西域,出兵打下了連接中原與西域的河西走廊,設敦煌、酒泉、張掖、武威四郡。歷經兩千多年,酒泉、張掖、武威依然是地市級(甘肅省省轄市),只有敦煌則是酒泉市下轄的縣級市。不過,由於敦煌莫高窟和月牙泉的原因,敦煌在國內外的知名度可能要略大於另外三市。敦煌莫高窟興建於五胡十六國時的前秦,歷代多有增建,以至於形成今天的規模。由於敦煌莫高窟具有重大的藝術價值和歷史影響,1987年敦煌莫高窟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國際影響力與日俱增。

敦煌如今只是縣級市,漢武帝為何要在敦煌設重鎮?

酒泉市位於甘肅省西部,轄肅州區,金塔、肅北、阿克塞、瓜州四縣和玉門、敦煌兩個縣級市。敦煌東接瓜州,東南接肅北,南接阿克塞,西與新疆接壤。需要說明一下,大名鼎鼎的玉門關,其遺址並不在現在的玉門市,而在敦煌市。別看敦煌只是一個縣級市,面積卻比很多省的省轄市都要大,約3.12萬平方公里。不過敦煌人口卻不是很多,還不到20萬人。

這座充滿歷史神秘感的城市為何叫敦煌呢?按東漢大學者應邵的解釋,敦者為大也,煌者為盛也,也就是盛大輝煌的意思。在稱為敦煌之前,敦煌還有一個名字,就是三危。三危其實是一座山的名稱,位於敦煌市區東南約30公里處。

敦煌如今只是縣級市,漢武帝為何要在敦煌設重鎮?

河西走廊連接中原與西域,敦煌則位於河西走廊的西端,出了玉門關和陽關就是茫茫西域。匈奴人知道漢朝想通過河西走廊加強與西域的聯繫,他們對敦煌一線的重視程度是非常高的。可讓匈奴人無奈的是,天才少年霍去病橫空出世,將匈奴的歷史撕得粉碎。匈奴人打跑了在這裡種瓜的月氏人,自己也留下一地雞毛被轟出九天之外。

敦煌如今只是縣級市,漢武帝為何要在敦煌設重鎮?

漢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漢朝設敦煌郡,這意味著漢朝將空前加強與西域的聯繫,以制約匈奴。在此之前,敦煌主要是作為一個純軍事意義上的要塞存在著,設郡之後,意味著人口的大量增長和經濟發展。漢武帝不但打算將敦煌打造成連通中原與西域(絲綢之路)的重要節點城市,還要把敦煌打造成穩定河西走廊的重要經濟推進器。敦煌畢竟遠離中原和西域,如果不發展經濟,僅從中原運輸物資到敦煌,就是一個巨大的難題。

敦煌如今只是縣級市,漢武帝為何要在敦煌設重鎮?

敦煌郡的轄區約包括現在甘肅省酒泉市的西部,就是敦煌市、阿克塞縣、肅北縣等地。敦煌郡東南是青藏高原的西北緣,這裡有土爾根達坂山、黨河南山、野馬南山、祁連山西段(大雪山)。這裡的雪水資源非常豐富,距離敦煌郡治所也不算遠,足能提供本郡經濟發展所需要的水資源。經過西漢百餘年的經濟發展,到了東漢時,敦煌已成涼州大郡。東漢時有都護西域副使者校尉一職,簡稱設護西域副尉,職責是為朝廷管理西域,而這個職務就長駐敦煌。這個很好理解,畢竟敦煌距離西域最近,而且經濟已成規模。即使在短期內,敦煌失去中原的支持,也能支撐一段時間。

敦煌如今只是縣級市,漢武帝為何要在敦煌設重鎮?

等到五胡十六國時,涼州相繼建立了五個涼國,如前涼、後涼、南涼、北涼、西涼。這些涼國大多控制著涼州和西域,敦煌依然是涼州本部與西域聯繫的重鎮,西涼初建時還以敦煌為國都。唐朝就不用說了,和漢朝(西漢、東漢)的情況基本差不多,為了控制西域,依然把時稱沙州的敦煌當成重鎮。到了安史之亂後,唐朝國勢大衰,敦煌等地為吐蕃吞併。在此之後,敦煌為西北各勢力爭奪的焦點。

敦煌如今只是縣級市,漢武帝為何要在敦煌設重鎮?

圖-敦煌航拍

咱們都知道河西地區有唐末出了一個收復唐家山河的英雄張議潮,他就是起兵先收復敦煌,再次第收復河西舊地的,時間是唐宣宗大中二年(公元848年)。此後,敦煌一直控制在中原手中,北宋景佑三年(公元1036年),西夏國(還未正式稱帝)太子李元昊出兵佔領了敦煌,從此敦煌成為疆域狹小的西夏國的重鎮。

更多歷史地理文章,請關注微信公眾號:地圖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