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媒體演繹“狗咬呂洞賓”,我只想說:哈嘍,要點臉行嗎?

最近,應法國政府之邀,中國給法國送去了大量的醫療物資。中法之間建立起了一條“空中走廊”,中國定期給法國空運去源源不斷的急需物資。這本來應該是個好事,但卻被一些法國“主流媒體”描繪成中國特意組織的“宣傳攻勢”。

看到這條消息,我自然而然地想到幾個典故:“狗咬呂洞賓”、“農夫與蛇”、“東郭先生與狼”!

法國媒體演繹“狗咬呂洞賓”,我只想說:哈嘍,要點臉行嗎?


法國媒體演繹“狗咬呂洞賓”,我只想說:哈嘍,要點臉行嗎?

說中國援助法國是為了“宣傳”,真是不要臉!好吧,既然你連臉都不要了,不妨讓我再打幾下!

給你第一耳光:縱觀世界疫情,中國還需要“宣傳”嗎?

眾所周知,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最先是在中國爆發的。勇敢的中國人民眾志成城,用“全國包一省”的壯舉實現了武漢的疫情控制;用全民參戰的豪邁熱情把疫情逐步消滅!目前中國成為了全世界最安全的國度!

在我們經歷了封城的艱難旅程、在我們還沒有徹底痊癒的時候,我們毅然向世界伸出了援助之手!即便如此,我們的善舉還被這些無良媒體看做是“作秀”,請問:良心何在?縱觀當前全球疫情形勢,中國用得著“宣傳”嗎?

法國媒體演繹“狗咬呂洞賓”,我只想說:哈嘍,要點臉行嗎?

給你第二耳光:請先搞清楚,中國是應邀給你們援助的!要懂得感恩!

新冠疫情在全球爆發之際,口罩、防護服等醫療物資緊缺可以說是大多數國家所面臨的最大難題。而此時的中國,在疫情形勢見好的情況下積極組織復工復產,很多原本不生產醫療物資的企業也紛紛投入大量精力參與到緊缺物資的生產上來。中國在疫情防控方面取得的成就讓世界看到了希望,在近乎絕望之時向中國求援!這個時候,中國彰顯了大國擔當,不遺餘力地向世界各地伸出援助之手,可恰恰是這樣,在使用中國援助物資的同時還要惡語中傷,這怎麼讓人感覺有點像“肉包子打狗”呢?說出那些言論的時候,你於心何安!

法國媒體演繹“狗咬呂洞賓”,我只想說:哈嘍,要點臉行嗎?

給你第三耳光:既然覺得中國的援助是“宣傳”,有種你別用!

大肆宣揚中國援助是“宣傳”的媒體大佬們,作為“知名媒體”你們的號召力和影響力應該是超強的,那就動用你們的優勢,號召你們的國民不要使用那些你們認為“動機不純”的援助物資啊,那多有個性!可惜的是,你們還在使用,不是嗎?

啪,又是一記清脆的耳光!疼嗎?臉發燒嗎?能醒醒了嗎?

法國媒體演繹“狗咬呂洞賓”,我只想說:哈嘍,要點臉行嗎?

每個行業都有自己的職業道德,媒體行業同樣如此。保持清正廉潔的作風,更準確體現新聞工作者職業道德的本質與內涵是新聞工作者的基本職業道德。新聞工作者作為客觀事物的反映者,必須真實地反映客觀現實,視真實地反映客觀現實為自己的精神支柱和道德生命,如果新聞工作者不能維護新聞的真實性,新聞不反映真實,那就失去了一個新聞工作者起碼的條件和資格,違背了新聞工作者的良知和道德,同時也給新聞帶來了不幸和悲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