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說大成拳“遇力即鬆”的練法

一般人的想法,練拳無非是力越大越好,胳膊越硬力氣越大,高手卻不是這樣。

我們不妨把練拳劃出兩個層次。

第一個是求力大,站樁、試力時跟假想敵逆著勁練,敵力和我的力同步增減,這種練法,注重的是肌肉筋腱的收縮力度,為意力相逆。

第二個層次為高層次,叫意力相隨。

意力相隨,就是題目上說的站樁、試力的”遇力即松”。

在高手身上,你根本摸不著人家的勁兒,一使勁就落空,等你的力剛用完,還沒蓄上二次力,人已經被放得騰空而起了。

因此在站樁練緊有一定基礎後,有必要練練站樁的“遇力即松”的功夫,試力上稱之為意力相隨。

這種練法,最簡單的一種就是,單人站樁想著假想敵輕碰自己的小臂前端,自己有意識的先撐上勁,也就是想著敵我著力點是輕的,但我樁架子先把筋撐起來,撐個三到五成力,靜靜等著小臂與假想敵接觸點的力量變化。

可以意想敵人突然,也可以意想敵人緩緩地加大接觸點的力量,在敵人力量加大的時候,我的力同步減弱,卸他的勁兒。

但站樁外形只是微動,或者不動僅僅肌肉筋腱的回松,骨骼樁架依然保持住,只是體認接觸點自己的力同步減小就可以。

意想接觸點敵人的力減輕的時候,我的力同步加大,跟對方反著來。

意想敵人拉我的時候,也是類似意思,就著他的勁兒走,別頂著,隨著他,敵人由拉變推,也隨他,力向回收。

凡此種種,都是就乎著假想敵的力,隨著他,但樁形不動,頂多是微動。

試力的時候,總想有個人跟自己在小臂上有力量接觸。

推我,我回來;拉我,我跟他;按我,我手臂下來;抬我,我的手臂再上去,總是隨著。

這種隨點的功夫,隨勁裡面,處處含著蓄力,隨時含著爆發,這是檢驗個人是否邁向高手的關鍵。

凡高手者,要緊有緊,要松有松,經常身體兩邊分別有鬆緊,一邊讓人感到有座山,另一邊令敵深感虛空摸不著底,這不是形容,是我們後學者努力的方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