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遞分類擺放、建立居民“花名冊”,群眾工作隊成“大塊頭”小區防疫“主力軍”

3月30日中午12時許,江漢區漢興街常遠里社區萬科城小區值守點,剛結束居家辦公的李曉斌,顧不上吃飯,馬上趕來值守。“最近返漢、復工人員多,中午值守壓力大,我過來頂一下,換隊員們吃口飯。”湖北省生態環境廳下沉黨員、社區臨時黨支部書記、群眾工作隊隊長李曉斌說。

萬科城小區有居民2800餘戶、9000餘人。隨著疫情防控工作的推進,社區成立臨時黨支部,在黨員先鋒引領下,一支以下沉黨員幹部、物業工作人員、群眾志願者為主體的群眾工作隊逐步成型。

快遞分類擺放、建立居民“花名冊”,群眾工作隊成“大塊頭”小區防疫“主力軍”

下沉黨員幹部進行消殺。 通訊員 供圖

快遞分類擺放、建立居民“花名冊”……做好社區防控、物資保障、政策宣傳工作同時,工作隊“妙招”頻出,用擔當豎起科學防控的圍牆,讓居民點贊、社區放心。近日,萬科城小區被列入“無疫情小區”名單,至今已連續20多天無“四類人員”。

圓高齡老人“一碗南瓜粥”的心願

小區大門是唯一通道,無論颳風下雨,群眾工作隊協同民警24小時值守。3月24日下午,一對老兩口出門忘帶鑰匙,當班黨員志願者得知,立馬冒雨替老人取來了備用鑰匙。“群眾無小事。我們多承擔一點,居民風險就小一點。”李曉斌說。

特殊時期,守好群眾的“菜籃子”“米袋子”“藥罐子”也讓黨員志願者們時刻牽掛。

2月21日,李曉斌帶領隊員給小區困難戶送完菜,在樓下碰到年近八旬的祁師傅兩口子。李曉斌詢問有何需要。老人家說,他們牙口不好想喝南瓜粥。疫情防控期間,不應季的南瓜更是稀缺物資,李曉斌四處打聽,終於在小區一熱心居民家找到小南瓜,給老人送去,老人非常感動。

武漢市稅務局下沉黨員、社區臨時黨支部副書記肖衛華常騎電動車為居民購藥,被隊員們笑稱“電動車小王子”。為幫小區一女士父母買重症藥,他特意趕到沌口取回藥品送到該女士手上。

截至目前,臨時黨支部帶領群眾工作隊每週幫小區開展各類團購、物資配送30餘次,米、面、肉、魚、菜等4000餘份,基本保障小區居民生活必需。

主動“找活幹”妙招頻出

黨員志願者在上門走訪時發現,居民樓道內垃圾較多。3月9日,近20名志願者身著防護服,對小區18個單元樓逐層“掃樓”,清運出近60大包垃圾。

快遞分類擺放、建立居民“花名冊”,群眾工作隊成“大塊頭”小區防疫“主力軍”

黨員志願者幫助清運居民垃圾。 通訊員 供圖

走訪困難群眾充實“幫扶名單”、送菜上門“就手”把垃圾帶出……在社區黨支部副書記黃豔萍眼裡,這些黨員志願者從不“等活幹”,而是主動“找活幹”,用實際行動推動社區防疫工作的開展。

為避免高峰期出入口擁堵,湖北省交通運輸廳道路運輸管理局下沉黨員鄧海蓉自創“居民花名冊”:將前期居民登記信息彙總,居民進出報人名、房號,測溫掃碼即可通行,提高了居民通行效率。

快遞分類擺放、建立居民“花名冊”,群眾工作隊成“大塊頭”小區防疫“主力軍”

“母女檔”志願者姜明、孫品一整理快遞物資。 通訊員 供圖

疫情防控期間,外賣、快遞扎堆,武漢商學院志願者母女姜明、孫品一拿來紙和記號筆,在包裹上醒目寫下門牌號,並按照生活用品、外賣、零食等分類擺放,讓居民取件更加有序高效。

黃豔萍說:“他們是真的心沉到社區裡來了。小區他們管,我們放心。”(長江日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