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名廣東人,自己小孩已經不會說粵語了,為什麼?

邑門三少


我覺得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原因:

1、普通話的推廣普及

作為一名80後媽媽,我上小學的時候已經開始普及普通話了,想必很多小夥伴們跟我一樣,對小學印象最深的就是學校大門兩邊的兩行大字:請講普通話,請寫規範字。

老師講課全部使用普通話,跟同學之間交流也全部是普通話。只有回家跟父母或者跟爺爺奶奶、外公外婆聊天時採用粵語。

上班之後更是不用說了,同事們來自五湖四海,講粵語也不合適,所以一般也是講普通話。

2、外地人越來越多

每年過年的時候,整個廣州就像個空城一樣,馬路上沒什麼人,地鐵上沒什麼人,商場裡也沒什麼人。只看這一點就知道廣東的外地人有多少了吧。

外地人的融入勢必會讓本地文化受到影響,首當其衝的就是語言。不同地域的人需要溝通,就必須使用統一的語言,普通話作為官方語言,自然是首選,雖然我覺得粵語真的好好聽。

這種情況造成一部分老人不得不使用普通話了,出去買東西,除非是老街坊,不然大家都使用普通話。我的孩子今年快四歲,很少講粵語,但是聽得懂,跟家裡的老人也用普通話溝通,老人家有時候被逼無奈也會說上一兩句。

3、粵語主流媒體越來越少

我小時候打開電視,幾乎都是講粵語的。官方新聞拼單、動畫片、各種電視劇,都是講粵語。對於我來說,講粵語就像吃飯、睡覺一樣正常。可是現在打開電視,很難找到講粵語的頻道額,手機上各種音樂播放app,粵語歌曲的數量也是越來越少了,至於原因,就不再多說了。

學語言本身就需要環境,周圍越來越弱的粵語環境,也是造成孩子不會講粵語的原因之一。


瓜媽育兒


現在,幼兒園小學中學大學都說普通話的了,甚至去市場賣菜,也得講普通話,粵語很少有機會說。我小孩在幼兒園時候,我曾試圖教他說粵語,我甚至說他“廣州人不會說廣州話會笑死人的”,他卻回應我“我是普通人,要說普通話”。


皇家師爺


作為一名廣東人,自己小孩已經不會說粵語了,為什麼?


先說原因,中國在五十年代的時候就推行了學說普通話的政策,至於為何如此,史上有先例,秦始皇車同軌書同文的道理,我想應該是沒人不知曉的。

----回答之前,先曬一下我的二甲證書。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第十九條規定:“國家推廣全國通用的普通話。”《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第二條規定:“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是普通話和規範漢字。” 第三條規定:“國家推廣普通話,推行規範漢字。”第四條規定:“公民有學習和使用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的權利。國家為公民學習和使用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提供條件。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及其有關部門應當採取措施,推廣普通話和推行規範漢字。”第五條規定:“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的使用應當有利於維護國家主權和民族尊嚴,有利於國家統一和民族團結,有利於社會主義物質文明建設和精神文明建設。” 第十條規定:“學校及其他教育機構以普通話和規範漢字為基本的教育教學用語用字。” 第十一條規定:“漢語文出版物應當符合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的規範和標準。” 第十二條規定:“廣播電臺、電視臺以普通話為基本的播音用語。”第十三條規定:“提倡公共服務行業以普通話為服務用語。”第十四條規定:“廣播、電影、電視以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為基本的用語用字”。第十八條規定:“國家通用語言文字以 《漢語拼音方案》作為拼寫和注音工具。初等教育應當進行漢語拼音教學。”第十九條規定:“凡以普通話作為工作語言的崗位,其工作人員應當具備說普通話的能力。以普通話作為工作語言的播音員、節目主持人和影視話劇演員、教師、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的普通話水平,應當分別達到國家規定的等級標準;對尚未達到國家規定的普通話等級標準的,分別情況進行培訓。”第二十條規定:“對外漢語教學應當教授普通話和規範漢字。”《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族區域自治法》第三十七條規定:“招收少數民族學生為主的學校 ( 班級 ) 和其他教育機構,有條件的應當採用少數民族文字的課本,並用少數民族語言講課;根據情況從小學低年級或者高年級起開設漢語文課程,推廣全國通用的普通話和規範漢字。”第四十九條規定:“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機關教育和鼓勵各民族的幹部互相學習語言文字。漢族幹部要學習當地少數民族的語言文字,少數民族幹部在學習、使用本民族語言文字的同時,也要學習全國通用的普通話和規範漢字。”《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第十二條規定:“學校及其他教育機構進行教學,應當推廣使用全國通用的普通話和規範字。”《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第六條規定:“學校應當推廣全國通用的普通話。招收少數民族學生為主的學校,可以用少數民族通用的語言文字教學。”

-------上述引用文字是所你問詢的答案。


不過我還是要說說自己的觀點。


至於如今你所言的粵語確實如此,在學說普通話的大方針之下,你的粵語和千萬曾經存在過的語言一樣,即將被歷史的滾滾潮流落在身後。


現如今有人問起來這個問題,我想那人不僅僅是哀嘆自己的語言即將消失,還是有所考慮的,至於考慮為何,今天我就為大家分析一下。


第一,那些說過本地語言的人不想拋棄的絕大部分原因,還是自小就生活在這種語言氛圍中,他們對自己的語言從小就有感情,至於普通話那是在學校學的,和後來與旁人交流才日漸瞭解的。孩提時代的語言,感情至深,不可名狀。

第二,有些人的文化認同感,就以我來說,我經常逛b站,發現一個問題那裡的人經常會為以前的粵語電影配音而吵起來,吵架的主要觀點就是粵語是原汁原味,其他語言不行,另一方的觀點是不懂粵語的人為大多數,說普通話配音更好。至於是非對錯我不談,但是那些說粵語的人的明顯會為了粵語和別人吵起來,這就是一種文化認同

第三,這是一種自傲,就像某些大城市的人看不起農村人一樣,類似粵語或者其他話語之類的,他們明顯有一種驕傲在裡面,有點錢了,就想要話語權,這明顯是不對的。


以上所述,我們可以得知國內某些語言消失是符合歷史潮流的,題主不必過度傷心,就像人死一樣,某些事情不可逆轉。


而另外一些人擔憂的事情,我也明白,他們認為粵語作為一種古文化,如果消失在中國的歷史長河中,對於文化的傳承保留是有損害的。


但是為什麼我就經常在b站的彈幕中看見粵語怪呢?為什麼不見巴蜀之地的人刷四川話呢?為什麼不見江浙上海安徽的江南人士刷吳儂軟語呢?為什麼不見國內貧困地區的人刷自己的語言呢?


很明顯說什麼話是不重要的,歷史書保留一部分就可以了,所有人能夠無障礙的互相通話,才是重中之重!秦始皇焚書之後,很多歷史學家說無數的先秦文化瑰寶損失掉了,可是相繼而來的是中國千古一帝,始皇帝的宏圖偉業,車同軌書同文,難道不比出門帶翻譯要好嗎,我們至今學說普通話全國用一樣的語言,難道不是繼承始皇帝書同文的靈魂嗎?


故有些東西只要保留在歷史書中就好了,我們還是順應潮流。


不知條友們以為如何?歡迎在評論區中指出來你的看法!


自由史話


1.外來人口越來越多,佔比越來越大。試想一下在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那時候絕大多數廣東人都是說廣東話(除了客家人講客家話,潮汕人講潮汕話之外)。當時剛剛改革開放,興起到廣東打工,廣東本地人的比例和數量還是很大的,更多的情況是外來人口學習廣東話。但現在外來人口越來越多,以普通話為主,廣東話的交流環境變得十分有限。

2.國家大力提倡普通話教育,從小灌輸孩子們講普通話。廣東地區多了很多外地來的,普通話標準的教師。多方面推動了普通話教學,不免有貶抑廣東話現象的出現。孩子們在校時間禁止講廣東話,大大地壓縮了廣東話交流空間

3.廣東話難學難教,孩子們更願意學習容易且成體系的普通話,粵語教育難以推廣

4.粵語文化的式微很大程度上也影響廣東話的推廣


linff444


不只是在廣東,兩廣地區都有類似的現象。我認為,[撒花]首先,義務教育一直在用普通話進行教授,很多小孩在學校的時間比在家的時間長,小孩在與老師或同學交流時都會用到普通話。[玫瑰]其次,在兩廣地區,很多家長本身普通話講得並不是很標準,為了讓孩子不輸在起跑線上,家長們在與孩子交流的時候會有意或無意地選擇用普通話交流,久而久之,孩子便習慣了講普通話,而不會講本土的小語種。[不看]最後,個別人會認為,小孩能講好普通話是接受過良好教育的體現。還有極少部分人會認為,本土小語種比較土,不時髦。所以在大環境下,小孩更傾向於講普通話而忽略了當地的語言。這種現象是近幾年來很多地方的一個共性現象。


mci斜陽草樹


這也是個大環境吧,我大女兒,二女兒都會說雙語,粵語和國語,唯獨三女兒現在很頭疼,只會說普通話,才三歲,因為她姐姐跟她說普通話,我兩夫妻對她說粵語,現在弄得她雙語都能聽懂,卻只說國語[捂臉][捂臉]可見前幾年國家推行普及普通話做的有多麼的成功。不過這些都是小問題吧,畢竟大勢如此,學好普通話也是好事,粵語能聽懂就好,以後長大了也會慢慢撿回來的,畢竟這是自己的母語,身邊都是本地人,無需擔心。都說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嘛,起碼現在的孩子比我那時候強多了,我要到初中的時候才能夠流利的使用普通話,即便如此,還是很容易分辨出我是哪裡人


起點小說狂


現在學校教育的全是普通話,根本不會教粵語,只能回家家長自己教,我女兒三歲半,才上幼兒園半年,也已經是滿口普通話了,回家我們根本不跟她說普通話,所以我女兒現在就是粵語夾帶普通話的,有些話她不懂用粵語表達,只能說普通話了


盧小妞


其實對廣東人蠻有好感的,但一提到方言問題,就覺得在中國講方言的區域裡邊唯獨就廣東人最矯情,一會兒杞人憂天的擔心粵語會消失,甚至還有人說什麼粵語不是漢語方言的一種(講這種話的真特麼該死,狗蛋的想鬧獨立是吧?)。那麼多講方言地區的都沒有廣東人這般聒噪,歷朝歷代無數的語言不都消失在歷史長河之中了?一個個這麼哭天搶地的幹嘛?即便某一天粵語真的消失,但中國這個偉大的國家依然會存在,中華文明依然會繼續傳承。因此,你擔心個毛哇!


在自由的道路上前行


廣東的地方方言也並不只有粵語,還有客家話、潮汕話等,但是我一定相信生長在珠三角地區的孩子普遍是會說粵語的,就如生長在大潮汕地區的孩子一定會說潮汕話一樣,這個是地方方言的歷史文化傳承,絕對不會中斷,但是中國是一個有著五十六個民族的多民族國家,國家為了在各族人民之間建立一個可以相互交流的、統一的語言(國語),在國民教育中推廣的是普通話,廣東地區的所有孩子就自然有用普通話與他人在學習、生活之中交流的機會,這也體現了廣東地區的孩子有能力能夠溶入全國這個社會主義的大家庭,成為這個大家庭中的優秀一員,承然,地方方言與普通話的同時存在絕對不會衝突,而生長在珠三角地區的廣東孩子,在歷史上,不論以前、現在及至以後,我相信絕大部份人是一定會講粵語的!


揭陽隨波


我是葉隨楓飄,很榮幸來回答這個問題。

作為一名地道的80後廣東人,我蠻幸運自己會講粵語。雖然家鄉話不是講粵語,但我們這個年代的人,以前在家裡看的電視劇電影都是港片,從那時開始,粵語(我們說的白話)就成為了我們要學的第三語言(第一語言是普通話,第二語言是本土客家話)。

因為覺得會講粵語是一件很榮耀的事情,走遍廣州還沒有語言溝通障礙。

為了融合廣州的語言環境,我記得當時身邊的很多朋友都開始學講粵語,只要自己肯開口講,很多人都慢慢講的很溜了。

但是,現在發現00後、10後都普遍講普通話了,連家長也是一邊粵語跟別人聊天,一邊畫風一轉,就是用普通話跟小孩說話。

我家侄女就是一個典型的代表。她可以說是土生土長的廣州人了,但是一句粵語都不會。

我曾問過她:你會講粵語嗎?

她說:不會。粵語是什麼?

我很驚訝又好奇:粵語就是廣州話了。你們同學都沒有講粵語。

她不以為然:他們都講普通話,沒人講粵語。

我挺感慨的,想當初我們是拼命看港片學粵語,現在的小孩連粵語是什麼都不是很清楚。

那為什麼現在的小孩都已經不會說粵語了?我覺得有以下兩個方面可以參考:

1、經濟的開放發展,語言文化也被同化了。

經濟的發展,促進了全國各地的人們交流越來越頻繁,同時,廣東作為一個大的人才輸入省,越來越多的人來廣東發展,在相互適應各自語言的過程中,普通話在商業領域的應用更加廣泛,也更加適用。

外來人員流入的佔比已經超過了本土人士,在生活中,普通話也被慢慢廣泛使用了。比如去菜市場買個菜,如果菜販不會講一點普通話,交易過程中也是很困難的,促進了普通話的生活化。

學校教育的發展,也把普通話列為唯一的教學語言。大環境的影響下,如今在農村,普通話也慢慢在普及。

2、粵語的侷限性以及粵語文化的宣傳。

粵語有一種耐人尋味的魅力,獨特的音調、有趣的詞彙都讓粵語非常生動悅耳,而且還自帶幽默感,隨便都能說出詼諧的金句:

唔理搭船定搭車,出街最緊要擔遮

著鞋唔著襪,大方兼老實

作為廣東人,覺得粵語非常親切。但是使用的範圍比較地域化,有侷限性:

它的語言用詞並不適合我們文化的統一性傳播,對於不會粵語的人,根本沒有辦法理解其中的意思,因為就算去拆解也會很吃力,而且還沒法完全意會。

在文化大統一的環境下,這種侷限性會越來越明顯。同時,年輕人的交流圈也更加靈活,不在被限制在一個地域環境裡。

還有一個很重要的,也是比較有爭議的話題,就是說地方政府在宣傳本土文化的力度不夠,導致本土語言被慢慢弱化。

當然,保護本土文化也是一種措施,在大力宣傳的同時,也可以融合其他文化,才能讓整個文化圈子隨著時代的進步而進步。

時代在進步,新一代的孩子也會隨著文化浪潮而越來越進步。

父母在教育孩子的同時,也可以多點跟孩子講自己本土語言文化,多渠道的去接觸本土語言,讓他們知道:原來,我還能用自己的本土語言去表達更多的東西。

綜合化的運用,會讓我們的語言文化更加的多姿多彩。

我是葉隨楓飄,點擊我的頭像,一起探討更多的廣東文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