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的是他們,憑什麼讓她們反省呢?

3月19號,韓國“N號房”事件的主犯“趙博士”趙主彬被韓國警方逮捕歸案。


犯罪的是他們,憑什麼讓她們反省呢?


首爾地方警察廳認為趙主彬犯罪情節極其惡劣,經身份信息公開審議委員會會議通過,決定公開他的姓名、年齡、肖像。


今天上午,在被移送至檢方的過程中,趙主彬僅著護頸、全臉無遮擋地清晰曝光,面對媒體鏡頭向全韓國人民謝罪。


犯罪的是他們,憑什麼讓她們反省呢?


但這顯然不是一次發自內心的懺悔。


表情平靜、情緒也未見波瀾。


在丟下這句“謝謝你們讓我停下這惡魔般的人生”之後,趙主彬沒有對記者們提出的“是否散播影片”“是否對犯罪行為感到後悔”“是否對未成年受害者有罪惡感”等問題做出任何回應。


犯罪的是他們,憑什麼讓她們反省呢?


到了下午,就看到劇情更新:


“N號房”原來並不是個例,而是早有模仿犯罪行為出現。


韓國警方剛剛逮捕了4名未成年作案者,受害的卻是本該憂無慮的女中學生。


犯罪的是他們,憑什麼讓她們反省呢?


當中穿插著明星名人們的呼籲抗議,和女性力量的集體應援,大家都在努力。


但一切都顯示我們這些天裡的出離憤怒、驚懼惶恐,或許只是個開始:


#受害者中或許有藝人……


犯罪的是他們,憑什麼讓她們反省呢?


#在N號房裡進行消費的潛在犯罪者,包括教授、公司CEO、體育明星和人氣藝人……


犯罪的是他們,憑什麼讓她們反省呢?


#和N號房類似的、流傳非法視頻的聊天室裡,曾出現過現任高級警官,但暫時沒法確認此人行為動機……


犯罪的是他們,憑什麼讓她們反省呢?


好遺憾,很難熬的冬天過去了,春光卻沒能讓這個世界明媚一點。


經過這幾天的刷屏,即使不清楚前因後果、事件詳情,大家也大概知道了:


韓國有個“N號房”,“N號房”是超越了普通人類想象的罪惡。


犯罪的是他們,憑什麼讓她們反省呢?


一切要從Telegram這個即時聊天工具說起。


單就功能種類和實用性來說,Telegram不是同類軟件裡最出色的,但它有個很特別的賣點——安全。


犯罪的是他們,憑什麼讓她們反省呢?


使用者可以做到完全隱蔽,信息傳送也能做到在發佈後一段時間內自動刪除,是絕對匿名的“閱後即焚”。


犯罪的是他們,憑什麼讓她們反省呢?


很多忠實用戶都用Telegram來發布敏感信息,而在“N號房”事件裡,這樣的信息代表“非法視頻”。


犯罪的是他們,憑什麼讓她們反省呢?


而“N號房”裡這些並非一般的成人內容,而是已經涉及到了刑事犯罪。


它帶有強烈的羞辱意味,視頻裡的女性都是被脅迫著出鏡的,而部分主題甚至是反人倫的。


犯罪的是他們,憑什麼讓她們反省呢?


很多受害者是被騙進這場悲劇漩渦裡的。


有些是想要找兼職賺錢,因為透露出了自己急需用錢的慌亂而被犯罪分子盯上,


犯罪的是他們,憑什麼讓她們反省呢?


有些則是在社交軟件上收到了各種“釣魚”鏈接,看似在提示受害者信息被盜,但鏈接背後才是噩夢的開始。


犯罪的是他們,憑什麼讓她們反省呢?


無論是哪一種方式,都會讓犯罪分子獲得用來要挾受害人的關鍵資料。


犯罪的是他們,憑什麼讓她們反省呢?


最開始,犯罪分子的策略還只是放話要公開這些個人信息,讓受害者出於暴露私密的恐懼而被迫聽命。


到後期,他們甚至會“主動出擊”,去一些社交平臺上搜那些為了年輕學生們博取關注而上傳的出位照片,然後冒充警察給對方發消息,說對方被舉報了,要對方配合自己的調查……


犯罪的是他們,憑什麼讓她們反省呢?


犯罪分子會要求受害者們拍下自己的照片,說要“驗明身份”。


最初只要露臉,後來會指定裸露部位。


再後來連裝都不裝了,直接用“我可是有你的照片和全部信息哦”之類的話術,逼迫受害人拍下各種我已經想不到該用什麼詞彙去形容的視頻。


犯罪的是他們,憑什麼讓她們反省呢?


有膽子做到冒充警察這一步,已經算是窮兇極惡。


而最能讓人喪失理智、喪心病狂,一步步變成惡魔的,就是錢和權了。


在這個以剝削女性為樂、通過踐踏她們人格尊嚴來獲得滿足的暗黑深淵裡,也存在著森嚴的階級差異和“上升體系”。


犯罪的是他們,憑什麼讓她們反省呢?


所謂的“房間”,就相當於我們在微信上的群聊。


房間用戶數和內容刺激度、完整度隨著“門牌號”上的數字遞增而不斷上揚。


通常1號房是最容易進的,流傳視頻的數量也最少。


與之相對的則是“N”,聚集用戶少,“資源”卻最豐富,甚至還能對視頻內容進行指定。


犯罪的是他們,憑什麼讓她們反省呢?


在這個世界裡,唯一的通行密碼就是錢。


砸的錢越多,就能體會到更多所謂刺激,這種自我滿足所折射的人性也就越黑暗墮落。


犯罪的是他們,憑什麼讓她們反省呢?


犯罪的是他們,憑什麼讓她們反省呢?


“N號房”事件的可怕,不只是當中的脅迫或是交易,而是人性。


犯罪的是他們,憑什麼讓她們反省呢?


最早建立這個收費房間模式的人叫godgod,至今沒有人知道他的消息。


網友們分析“N號房”的幾次轉手時發現,godgod把房間交給繼任者Watchman的時間,剛好是韓國高考的節點。


而Watchman在去年9月也消失了,據報道稱他在去年年年底被京畿南部地方警察廳拘捕了。


犯罪的是他們,憑什麼讓她們反省呢?


而文章開頭所提到的“趙博士”趙主彬,算是“N號房”的第三代主人,但他給這個罪惡泥潭帶來了更加狡猾、殘暴的“玩法”,也有人把他所把持的房間們叫做“博士房”。


犯罪的是他們,憑什麼讓她們反省呢?


用虛假的高薪招聘信息來吸引“奴隸”,並且讓受害者在自己身上刻下“我是奴隸”或者“博士”字樣,就是趙主彬想出來的辦法。


趙主彬還要求用戶們使用虛擬貨幣付款——這樣做是為了避免被追查,或者說為了提升了警方追查難度。


犯罪的是他們,憑什麼讓她們反省呢?


在進階的“博士房”裡,每個用戶都必須說出侮辱性的語言或者上傳同類視頻,才能保證一直在房間裡不被踢出局。


這種要求進一步激發了人性之惡,也讓用戶之間產生了利益捆綁,沒有誰可以輕易“下船”,更不要說檢舉或者揭發了。


犯罪的是他們,憑什麼讓她們反省呢?


對godgod的描述裡,最多的是“據說是為了釋放壓力的高中生”,自帶辯護立場的預設性說辭讓我很憤怒。


是高中生又如何,有壓力又如何?


哪個高三學子沒壓力?哪個成年人不委屈?有誰是用傷害他人的違法手段來排解的?這同理心也未免來得太容易且可笑了點吧。


犯罪的是他們,憑什麼讓她們反省呢?


又再說趙主彬,也是在他被抓、消息公開之後,人們才將他在網絡上的罪行和現實生活中品學兼優的樣子聯繫起來。


犯罪的是他們,憑什麼讓她們反省呢?


這個25歲的罪人在讀大學的時候拿過不少次獎學金,是校報編輯部長,還在校報上發表過“防治性暴力”的文章。


犯罪的是他們,憑什麼讓她們反省呢?


也熱心公益,大學時期去幼兒園和養老院當志願者,積極參與各種捐款獻愛心行動。


但以上事實和他的犯罪行為並不衝突。


犯罪的是他們,憑什麼讓她們反省呢?


把大學畢業當做重要轉折點是如何,韓國校園空氣跟普通人呼吸的版本不一樣還是咋的,能讓人一出校門就上軟件倒騰各種賣違禁品的虛假信息?


而且趙主彬還差點為了錢去殺女童好嗎……


犯罪的是他們,憑什麼讓她們反省呢?


憑良心說,按照趙主彬的履歷和他在“博士房”發展運營中所展現出的頭腦靈活度來看,不可能找不到工作所以“在潦倒中生出了原始之惡”,無非是肯用他的他看不上罷了。


事件爆發後,那些“N號房”用戶所發出的理直氣壯的反問,讓我們出離憤怒。


因為他們完全不覺得自己在圍觀犯罪、助長犯罪、參與犯罪,對於這些人來說,一切不過是“消費”。


犯罪的是他們,憑什麼讓她們反省呢?

犯罪的是他們,憑什麼讓她們反省呢?


在覺得自己無辜的同時,他們還反過來指責,“那些女生們呢?她們的錯誤就不該被懲罰嗎?”


“N號房”事件裡的女性們到底哪裡有錯?


犯罪的是他們,憑什麼讓她們反省呢?


中計上鉤是錯嗎?


收到“你的信息可能洩露”所以馬上點開鏈接去確認是不是真有這事,不是因為謹慎嗎?不是擔心個人隱私被曝光被流傳所以著急嗎?


可能在部分人眼裡,點開帶有木馬的陌生鏈接是不太聰明的做法,但我想提醒大家,可以說她們過於單純,但不是每個人都對數碼世界裡的彎彎繞繞那麼瞭解的。


犯罪的是他們,憑什麼讓她們反省呢?


平常寫各種數碼段子時,各位可沒管這個世界上是不是存在著女攝影師、女IT工程師、女UI設計師……給她們的設定可都是不管性能和硬件升級,只要“相機能自拍磨皮瘦臉就好”的無腦花瓶。


憑什麼當這些女孩子因為欠缺相關了解或者其它因素而中了木馬病毒而陷入被害絕境的時候,她們就要被罵“蠢”“活該”呢?


犯罪的是他們,憑什麼讓她們反省呢?

△事實上有很多受害者都是未成年人


又或者自己的私人信息被犯罪分子掌握了,也是錯嗎?


要知道“N號房”事件裡,有相當一部分受害者都是因為遭到前男友或者求愛不成所以懷恨在心的追逐者報復,才掉下懸崖的。


甚至在這些房間裡還有一個專門的“熟人”分類。


有錯的難道不是這些這些故意洩露他人隱私、看著自己認識熟悉甚至愛過的女孩被折磨來獲得卑劣快感的變態嗎?


犯罪的是他們,憑什麼讓她們反省呢?


又或者這些“N號房”用戶是在責怪將整件事曝光出去的女大學生?


但如果不是她們在調查另一起和色請信息有關的案件時,無意發現可疑鏈接都指向了這款軟件,並對此保持高度警覺……


如果不是這些記者忍著極度的噁心、冒著絕對風險在“博士房”裡調查取證了好幾個月,才能重拳出擊一舉打碎那些醜惡嘴臉……


不知道還有多少無辜的女性會遭遇類似的夢魘。


犯罪的是他們,憑什麼讓她們反省呢?


犯罪的是他們,憑什麼讓她們反省呢?


每次寫女性權益保護相關的話題時,都會有人問,你為什麼會寫這個?或者“你對某些情緒是不是太過感同身受?”從而推導出我賣號了、我找人代筆了,或者乾脆猜測起我私生活裡的種種……


本來不想一次又一次地強調這些小事,但聽多了也挺無奈的。


是,我是男性,我是男性博主。


但在用性別區分你我在生理心理上有什麼不同之前,請記得我是個人,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人。


身在現在這個時代,沒有誰是在單一性別的環境里長大的,世界上沒有女兒國也不存在完全接觸不到任何異性的男性學校、公司、居住小區、所在城市的。


從私心裡說,我有女性親屬和女性好友,我希望她們能夠平安健康,我也可以因為彼此共處了這麼多年的默契和關心而對她們所面對的一切產生共情。


把自己抬高一些,那麼即便現在的各位再看不起自媒體,但我的意見至少可以在短時間內傳播給更多的人。關注我的粉絲裡,有很多是並肩走了很多年的老朋友,也有一些是因為看選秀或者其他事情才知道CJ這個人的追星女孩,我希望在某些共悲歡的時刻盡我所能地為大家做點事情,哪怕是不被尊重的寫推送發微博而已。


每次寫相關話題之前,我會做功課,也會向女性親友諮詢,之前有些文章裡已經提到過問過誰誰誰所以如何如何了。


那麼再說回到我,作為一個男性的我,對“N號房”事件的感受。


我覺得在那些房間的觀眾都是loser,所以才要通過網絡,用脅迫、誘騙的方式,在看不見人的角落裡滿足自己那些陰暗齷齪的慾望。


犯罪的是他們,憑什麼讓她們反省呢?

△可笑,真的可笑


在寫到這裡的時候,都覺得胃裡一陣翻江倒海,這是一種無關兩性分別、之與人性有關的生理抵制。


簡單說就是我噁心,我想吐。


難以想象“N號房”事件裡的女性們在從前、現在和將來,會遭遇什麼樣的精神折磨,會不會在午夜夢迴時陰影重現。


犯罪的是他們,憑什麼讓她們反省呢?


白天在微博上發了水原希子po文控訴的前因後果梳理,,我說的誤讀和“澄清”也就是為了強調那是兩年前的舊聞。


雖然很多人覺得這沒什麼好補充的,畢竟都是在為女性發聲,但我還是希望大家可以在“同”中找“異”,因為不同的起因也是在提醒各位:冒犯無處不在、危險無處不在。


不止是“N號房”這樣性質惡劣的大案才是犯罪。


像水原希子那樣在不得不進行的工作狀態中被人凝視不加遮擋的身體,她覺得自己受到冒犯了,即使被指控的男士們並沒有上下其手,那也是騷擾,也應該要被控訴,也必須要因此而警醒。


在回顧當年舊事的時候,我看到一篇國外媒體的評論文章。


作者覺得韓國方面在類似事件上的徹查表態是好的開端,而無論是伊藤詩織還是水原希子和她仗義出頭想要袒護的KaoRi卻並沒有獲得同樣的好待遇。因為政客們的發言、記者的導向都逐漸偏向了“荒木經惟沒有給模特報酬所以過分”,卻逐漸遠離了因為被注視了私人領域、受到了相關壓迫的最初主題——#MeToo。


雖然不願意看到後一種解讀發展成常態化的現實,但此時此刻,我希望這位作者的前半句預判是真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