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山大,孤山小,上了孤山,忘不了!

孤山大,孤山小,上了孤山,忘不了!

孤山由此得名!


自小得闻,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中的诗句“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小时候的我常在想,孤山?怎么起了这么奇怪的名字?

后来,从明代张岱的说法中才得知,“山不连陵曰孤”!

孤山大,孤山小,上了孤山,忘不了!

孤山东接白堤,西连西泠桥,海拔35米,占地20万平方米。唐宋之际即已闻名于世。恍然千年,热闹至今!

我初识孤山,是在枕石师的引导下结缘的,畅聊间还知晓了“孤山不孤,断桥不断,长桥不长”的西湖三绝,故事多多,数不胜数!

真是一幅山水交融,如幻似梦,四时皆佳的绝美画作!


孤山大,孤山小,上了孤山,忘不了!

2019年 张大伟《上孤山》之一 铃印:张大伟 18cm*15.5cm


【孤山是不孤的】


只说山门上的孤山这两个红红的摩窠大字,仿佛就告诉你,我不孤啊!

不信你看,这是孤啊,还是孤啊,还是,孤啊?


孤山大,孤山小,上了孤山,忘不了!

在孤山的周围有数不尽的名胜古迹。

如浙江省博物馆,中国印学博物馆,文澜阁,西泠印社,俞樾故居,楼外楼等,太多了。每天游人如织,络绎不绝,绝对是一处闹里有钱的所在。

山上有许多小径,纵横交通,曲径通幽,林木繁茂,苔藓碧翠,说个欲滴,还真能打湿衣衫。沿径而行,奇花怪石,鸟声蝶影。

凿刻于崖壁山石间的石刻文字,如同历史的U盘,记载了全部的依稀过往,等待着我们去双击打开,里面可能会是慷慨激昂,也可能会是打湿眼眶。

此间小坐,好一个静处安身的奇妙之地!

孤山大,孤山小,上了孤山,忘不了!

2019年 张大伟《上孤山》之二 铃印:张大伟 18cm*15.5cm

林和靖当年,“只觉青山绿水与我情相宜”。其实当年的杭州西城门距离他的草庐真的很近,但骨子里的冰种质地,绝不为之所动,说个不入城,真就一辈子不入城。我想他老人家真的是老字辈儿的“宅男第一号”,不过人家宅在这世界文化景观遗产里面,比之现在的海景别墅,山林大宅不知要高级上多少倍呢!

然而,现实中更多的人正在为每月的房贷,车贷,辛辛苦苦,忙忙碌碌,吃吃喝喝,老婆孩子一大家子人,叹!芸芸众生……

“孤山处士,梅妻鹤子,是世间第一种便宜人”。袁弘道在说此番话的时候肯定也在为自己减压。现在西湖边的房产多少钱一平方米,杭州人是最清楚的,现在是规矩的文明社会,是没有便宜可寻的!

孤山大,孤山小,上了孤山,忘不了!

2019年 张大伟《上孤山》之三 铃印:张大伟 18cm*15.5cm

张岱的3000株梅花,种在何处,花开几枝,现在已经弄不灵清了!但是那“云出无心,谁放林间双鹤;明月有意,即思冢上双梅”。确是秒杀一切的深情酸汤,正所谓,怎一个酸爽了得!

艺术之道,性灵所至,最为紧要,文心玲珑,艺事乃成。

黄宾虹曾说过,“华滋浑厚,秀润天成,是为正宗”。说到底也是告诉我们只有勃勃生机,才可以生发自然,合乎天道!

孤山大,孤山小,上了孤山,忘不了!

2019年 张大伟《上孤山》之四 铃印:张大伟 18cm*15.5cm

西泠印社始创于1904年,百年岁月,生生不息,金石鼎圣,名家荟萃。当年王福庵,叶为铭,丁辅之,吴隐等人相聚西湖,结社孤山,西泠桥畔,人以印集,社以地名,金石永寿。

这百年里的故事是写也写不完的,我们在以后的岁月里且吟且行,慢慢道来吧。

无论是浙博的翠竹,文澜阁的古松,还是西泠的经塔,汉三老的石碑,都是点缀湖山,熠熠生辉的颗颗宝石!

凭古思今,如苔映石!

求学月余,诗书画印,受教匪浅,返鲁途中,高铁行至南京,觅得小诗一首,拈来一吟!

宝石山下岳庙东,西子湖畔藕庐中。

云烟满映栖霞路,又上孤山一道同!

诚然间,海拔35米的孤山,已经壁立千仞,与天无极了!

——张大伟《上孤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