息縣推進“廁所革命”:美了村莊,方便了生活

  “現在換上衝水式廁所,手一按,水一衝,乾乾淨淨。尤其是我們老人用起來,很方便。”提起新改的廁所,河南省息縣孫廟鄉胡莊村75歲的老奶奶肖鳳田讚不絕口。

  小康不小康,廁所是一樁,農村改廁事關農民生活質量。孫廟鄉胡莊村按照“因地制宜,因戶施策”工作思路,“三有(有牆、有頂、有硬化)四不改(長期在外的無人戶不改,城區有房或安置過的貧困戶不改,危房不改,已納入城市規劃即將拆遷的村莊不改)”標準,實施農村廁所改造,本著“以改為主、以建為輔”原則,整村推進改廁工作。

  “我們改廁不搞‘一刀切’,給農戶更多的選擇權。”胡莊村村黨支部書記管學禮說。村“兩委”通過召開群眾會議、到村民家中走訪、村廣播等形式廣泛宣傳,讓村幹部起示範帶動作用,並拿出一個村民組整組推進,讓老百姓看到實實在在的變化,從而帶動更多的群眾參與到改廁當中。管學禮說:“不到兩個月的時間,已經有115戶實現了改廁入戶、改廁進家,通過改造,部分農戶家已經用上水衝式廁所,受到了群眾的一致歡迎。”

息縣推進“廁所革命”:美了村莊,方便了生活

  河南省息縣東嶽鎮秦圍孜村因地制宜將廁所改造與小果園、小菜園、小花園一體謀劃。餘 江攝(中經視覺)

  胡莊村的改廁是息縣改善人居環境的一個縮影。

  在東嶽鎮秦圍孜村,說起村裡的變化,村民們都稱讚“廁所革命”既美了環境,又方便了生活。

  “現在冬天不冷、夏天不臭,比以前乾淨多了。而且,俺家小菜園用的就是這化糞池的有機肥料。”秦圍孜村崔莊組村民閆樹紅說。

  莊稼一枝花,全靠肥當家。改廁如何兼顧農民生活與生產的需要?息縣各鄉鎮帶領各住戶利用原有條件,因地制宜與小果園、小菜園、小花園一體謀劃。秦圍孜村村黨支部書記說:“我們採用三格化糞池處理設施,通過自然過慮、發酵、淨化,最後的淨化水可以澆菜地,都是天然的有機肥料。家裡留守老人不能勞動的,我們配套建立了長效管護機制,配備車輛定期清理抽運,還成立了維修服務隊定期維修。”

  “戶看戶,村看村,以點帶面,逐漸鋪開。基層幹部經過探索、試點,再探索、再試點、再推廣,因地制宜,一鄉一策。”息縣農業農村局副局長秦明總結出一套農村廁所改造的經驗。

  在息縣,“廁所革命”已成為民生工程建設重點。據悉,息縣穩步推進改廁工作,成立息縣農村改廁工作領導小組,由縣農業農村局牽頭,實行縣、鄉、村三級聯動,分級負責的工作機制,對改廁工作的謀劃、推進,改廁建設的流程、質量、資金保障,改造後的使用、後期維護,實行督導監管,確保改廁工作真正落到實處,群眾真正得到實惠。

  改廁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就是改善農村人居環境,息縣在做好農村廁所改造的同時,還發動群眾開展村容村貌治理,不僅徹底改變了村容村貌,也改變了農民陳舊的衛生觀念和生活習慣。

  “‘廁所革命’不僅帶來文明習慣上的改變,也帶來健康效益、社會效益、生態效益,進而轉化為經濟效益,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加快城鄉一體化的進程,推動城鄉融合發展。”息縣縣長袁鋼表示,他們將按照河南省廁所革命三年行動計劃要求,有計劃、分階段實施,做到全縣範圍內應改盡改。

(本文轉載於【息縣1044】,經【凱升融媒】編輯,轉載此文請標明原作者,保持文章完整性。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